方志見
(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探究
方志見
(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目的:探討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對某院收治的45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我院使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對這45例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這45例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這45例患者中治療結果為痊愈、好轉者分別有19例和23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他們中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為6.7%。在治療期間,這45例患者均未出現穿刺部位感染、腹腔出血和血氣胸等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0。結論: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降低此病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安全性高。此療法可作為臨床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首選方法。
重癥急性胰腺炎;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效果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危重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胰腺大量分泌胰酶,使胰腺組織發生水腫、出血和壞死引起的。此病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劇烈腹痛和體溫升高等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合并腹膜炎和休克等并發癥。此病患者若未能獲得有效的治療,可在短時間內死亡。過去,臨床上多使用保守療法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但效果欠佳。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5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這45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4例,女患者21例,年齡介于34~75歲之間,中位年齡為(47.53±5.22)歲,其病程在6~48小時之間,平均病程為(13.27±1.82)小時。他們中有20例患者合并有膽囊結石,有6例患者合并有膽總管結石,有3例患者合并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有6例患者合并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有10例患者合并有休克。這45例患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在入院時均存在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惡心、嘔吐、劇烈腹痛和胰腺腫大等癥狀。
1.2 治療方法 我院使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對這45例患者進行治療。進行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的方法是:選擇患者腹腔的最低點或結腸旁溝作為穿刺點。在B超的引導下,將穿刺針刺入患者的腹腔(在穿刺時要注意避開患者的結腸),使穿刺針到達距離胰腺0.5厘米的位置。在用B超確認穿刺針到達距離胰腺0.5厘米的位置后,撤出穿刺針,通過穿刺孔置入艾貝爾牌腹腔穿刺引流管,然后對患者胰腺周圍的炎性積液進行引流,直至積液完全消失[2]。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結束后,觀察這45例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生率。患者的療效評定標準為:(1)痊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2)有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3)無效:患者死亡。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這45例患者中治療結果為痊愈者有19例,為有效者有23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他們中有3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為6.7%。這3例患者的死因均為合并了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治療期間,非死亡患者均未出現穿刺部位感染、腹腔出血和血氣胸等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0。這些患者腹部疼痛和腹脹等癥狀得到有效緩解的時間為(4.5±1.4)天,其住院的時間為(24.5±8.4)天,其尿淀粉酶水平恢復正常的時間為(3.2±1.6)天,其腹腔引流管留置的時間為(1.2±0.5)周。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炎中病情最為嚴重的一種類型。過去,臨床上多使用保守療法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但效果欠佳。近年來,有部分臨床醫生使用開腹手術療法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但此療法非常容易導致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發生代謝功能紊亂和心肺功能失常,從而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因此,有學者提出,可以使用介于保守療法和開腹手術療法之間的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3]。
臨床研究發現,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發病的早期,其胰腺中會產生大量的胰蛋白酶、炎癥介質、細胞因子、內毒素和血管活性物質等有害成分。這些有害成分會聚集在胰腺的周圍形成炎性積液。這種炎性積液是導致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現各種臨床癥狀的根源。因此,使用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從理論上講是可行的。
在本在研究中,我院使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對45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具有引流徹底、對患者身體的危害小、操作簡單和起效迅速等優點。不過,為了有效地提高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臨床醫生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對患者進行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前,要對其進行禁食水、胃腸減壓、抑酸、抑酶和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2)最好選擇距離積液最低點最近的位置作為穿刺點,以盡量縮短引流的距離和操作的難度。(3)在穿刺時要注意避開患者腹腔內的腸管和大血管。(4)在進行引流治療期間,對于合并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者,可使用呼吸機對其進行輔助呼吸治療;對于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可對其進行透析治療;對于合并休克的患者,可對其進行抗休克治療。(5)在患者進行引流治療期間,臨床醫生要密切監測其身體重要臟器功能的變化情況,以免其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而出現生命危險。
本次研究的結果說明,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降低此病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安全性高。此療法可作為臨床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首選方法。
[1]陳修濤,鄒德平,何鐵英,等.B超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局部并發癥[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03(8):257-261.
[2]馮莉莉,周凱,王俊,等.超聲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2,06(3):829-830.
[3]駱永富,曾之耀,王湘英,等.早期多時點多部位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聯合血液凈化治療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5,01(2):33-36.
R657.5
B
2095-7629-(2017)3-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