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艷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婦一科,湖南常德 415000)
宮腔鏡治療宮腔粘連的臨床效果分析
曾 艷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婦一科,湖南常德 415000)
目的 探究宮腔鏡治療宮腔粘連的效果,總結臨床經驗。方法 對40例宮腔粘連患者采用宮腔鏡治療,以常規藥物輔助治療,評價宮腔鏡治療的效果。結果 40例宮腔粘連患者手術成功率為100%;其并發癥發生率為0;平均住院時間為(4.26±2.31)天;共計25例患者接受本次治療時對孕育提出要求,經過持續性隨訪至今,其中17例患者妊娠,妊娠率為68.0%。結論 宮腔鏡治療宮腔粘連操作相對簡單,利于臨床廣泛使用,同時實現了微創化操作,減少了手術創傷,經過治療后患者恢復良好,值得臨床借鑒。
宮腔鏡;治療;宮腔粘連;臨床效果
宮腔粘連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病情發生后對于患者的健康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表現為患者的宮腔因為粘連而出現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此后患者月經容易伴隨異常,且育齡期女性可能出現不孕或受孕后流產等現象,因此及時對患者實施相應治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著重分析宮腔鏡用于臨床治療的效果,目的在于為臨床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共計入選40例宮腔粘連患者,所有患者均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研究開始前已對患者或家屬說明了研究概況,并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40例患者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7.32±2.14)歲,患者的年齡最小值為22.5歲,患者的年齡最大值為34.5歲;40例患者均因為月經異常、停經或不孕等來我院接受診斷和治療,此后均對患者實施婦科常規檢查、激素水平檢查和宮腔鏡檢查等,明確發現患者存在宮腔粘連現象。
入選患者均采用宮腔鏡治療,患者的手術實施均需要按照其月經情況進行操作,一般在患者月經結束后1周左右安排進行手術,如果患者因為疾病影響出現停經現象,可及時安排對患者實施手術。手術開始前簡單對患者說明手術概況,使得患者在手術實施時能夠積極和醫護人員進行配合,一般可在患者手術前一天晚上使用400 ug米索前列醇放置于患者陰道內,使得患者宮頸和陰道得到擴張與軟化,為手術操作提供基礎。手術開始后指導患者保持在膀胱截石位,同時對患者實施常規的鋪巾消毒和全身麻醉干預,此后將宮腔鏡置入,對患者的宮腔內情況進行觀察,包括患者的子宮雙側情況均需要密切分析[1]。對患者執行分離可使用環狀電極將粘連部分劃開,同時將粘連組織進行切除,并觀察患者是否有出血情況,如果有出血可采用雙極電凝對患者實施止血操作,此后進行手術創口的清理,并使用透明質酸鈉放置于患者的宮腔內,預防手術后再次發生粘連,此后進行清創處理,并逐層關閉患者的手術切口。同時手術結束需要對患者進行感染的預防和干預,給予臨床常規治療[2]。包括手術后1天使用補佳樂讓患者口服,1天用藥3次,每次用藥2~3 mg,此后7天使用安宮黃體酮片序貫治療,1天用藥10 mg,患者連續用藥3個周期,按照實際情況準許出院療養。出院時對患者實施相應的出院指導,例如在短時間內患者應該盡量避免性生活,防止影響疾病的正常恢復,此外患者應該嚴格按照醫囑進行合理用藥,避免出現漏藥或擅自加藥減藥等情況,確保手術治療效果能夠得到鞏固,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個人衛生。出院后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教會患者簡單對自身健康狀態判別的方法,同時鼓勵患者在發現異常不適時及時和醫護人員取得聯系,必要時及時到訪采用B超或宮腔鏡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復查[3]。
手術后均對患者進行持續性隨訪,觀察患者的臨床情況,并評價治療的效果,包括患者的手術成功情況、月經恢復情況、宮腔鏡復查情況、以及妊娠情況。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實驗數據分析,用n表示計數資料,用%統計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數資料,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用t檢驗其是否存在差異,P<0.05說明差異明顯。
本次共計入選40例宮腔粘連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宮腔鏡進行治療,手術均成功實施,手術成功率為100%;對患者進行持續觀察未發現在手術過程中或手術后住院時間出現出血、傷口感染等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0。40例患者均在手術后3-5天內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4.26±2.31天。
對患者的月經恢復情況進行觀察發現,4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月經異常(包括月經減少或月經周期不規律),而經過治療后有33例患者的月經得到恢復,有效率為82.5%。而伴隨周期性腹痛、腹脹等不適的4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得到緩解,有效率為85.0%。
對40例患者均進行持續性隨訪,均進行宮腔鏡復查,宮腔鏡下可見患者的子宮內粘連情況均得到處理,子宮內壁恢復光滑,患者自覺無其他嚴重不適感。
本次入選的40例患者中有25例為無生育史者,因此患者接受本次治療時對孕育提出要求,經過持續性隨訪至今,其中17例患者妊娠,妊娠率為68.0%。
宮腔粘連在臨床中較為多見,可劃分為子宮內膜損傷性疾病,病情發生后幾乎全部患者會伴隨月經異常,包括月經過少、月經停止或不育等,多發生在為女性的育齡階段。停經并非正常現象,尤其對于有生育要求且尚未生育的患者產生的影響較大,給患者乃至家庭均帶來一定的危害,因此及時對患者進行相關診斷,并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對于其恢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目前臨床對患者治療的主要方法是實施宮腔粘連的分離,但是常規的粘連分離主要是運用刮宮等方法進行干預,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同時手術容易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創傷,導致出現相應的并發癥,非但無法對患者起到治療的效果,同時可能使得患者的身體健康再次受到影響,因此對于患者的恢復十分不利[5-6]。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轉型,人們的生活水平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女性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均發生十分明顯的變化,此外生活環境和壓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臨床發生宮腔粘連等疾病的患者數量越來越多,患者對于治療效果也往往抱有較高的期許,常規的方法由于其存在較多弊端,很難滿足臨床的需求[7-8]。基于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臨床醫學在進步的同時對于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促使我們不斷進行探討,完善臨床治療[9-10]。宮腔鏡的使用則克服了臨床傳統治療中的種種弊端,其對于患者的治療真正實現了微創化,通過宮腔鏡下的詳細探查,可發現粘連的具體情況,在宮腔鏡的引導下準確實施分離,不會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創傷,分離也更加直觀,而此外在進行宮腔鏡手術的過程中其如果存在較為復雜的出血或其他現象,可以及時實施電凝止血,而出血量的減少和及時控制,對于患者體力和能量的保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利于患者及時恢復[11-12]。同時宮腔鏡在對患者引導治療時,能夠避免盲目分離的發生,這對于患者的子宮保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明顯減少手術帶給患者的創傷,手術后患者子宮的情況恢復較優,如果患者有孕育的要求,在手術后子宮狀態良好則利于精子著陸和生長,最終滿足臨床對于治療的需求[13-14]。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討宮腔鏡治療宮腔粘連的效果,共計入選40例宮腔粘連患者,手術成功率為100%;并發癥發生率為0;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4.26±2.31)天;共計25例患者接受本次治療時對孕育提出要求,經過持續性隨訪至今,其中17例患者妊娠,其妊娠率為68.0%。通過本次研究數據即結果明顯可見宮腔鏡治療對于宮腔粘連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分析宮腔鏡治療宮腔粘連的臨床效果可見,其對患者的治療操作相對簡單,利于臨床廣泛使用,同時手術治療對患者實現了微創化操作,減少手術帶給患者的創傷,經過治療后患者恢復良好,因此值得臨床借鑒,意義在于通過干預積極幫助患者得到有效恢復,最終改善患者預后情況。
[1] 張晶.宮腔鏡下手術治療宮腔粘連的臨床療效觀察及宮腔粘連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49-50.
[2] 黃莉,施江平,蔣珺瑛.宮腔鏡下手術治療宮腔粘連的臨床療效觀察及宮腔粘連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3):3857-3859.
[3] 谷保雙.宮腔鏡手術治療宮腔粘連臨床效果觀察及對預后影響分析 [J]. 中國實用醫藥, 2014,9(7):132-133.
[4] 劉曉芹,張瑩.自擬方聯合宮腔鏡治療宮腔粘連不孕癥68例臨床分析 [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12(20):309-310.
[5] 邢焱玲.宮腔鏡手術治療重度宮腔粘連的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4):84-85.
[6] 陳素云,劉紅.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綜合治療的臨床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8):222-228.
[7] 姚月榮,王秀琴.宮腔鏡聯合幾丁糖治療人流術后宮腔粘連的效果分析 [J]. 繼續醫學教育,2016,30(3):154-155.
[8] 周冬英.宮腔鏡用于重度宮腔粘連治療的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8):96.
[9] 李彥俠.幾丁糖聯合芬嗎通在人流術后宮腔粘連預防中的應用優先出版 [J]. 河南醫學研究,2017,26(6):1075-1076.
[10] 程如,歐陽靜,張曉盨.預防宮腔操作后發生宮腔粘連臨床研究進展 [J]. 新中醫,2014,46(1):202-205.
[11] 張卉.重度宮腔粘連分離術后不同方法預防再粘連的效果比較[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7,30(7):1038-1039.
[12] 王丹,潘長清,鄧艷梅,等.重度宮腔粘連分離術后不同方法預防再粘連的比較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8):629.
[13] 李境.宮腔鏡下診治人流術后宮腔粘連64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5,8(7):653-655.
[14] 郭晨,江如,肖靜.宮腔粘連術后預防再粘連方法的臨床比較研究[J]. 臨床醫藥實踐, 2017,26(3):163-164.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of Uterine Cavity Adhesion
Zeng Yan
(Hunan Province Department of Changde First People’s Hospital,Changde,Hunan 415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of uterine cavity adhesion,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Methods Forty cas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ere treated by hysteroscopic treatment,and clinical routine drugs were given to the patients.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surgical success rate was 100%;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0;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patients was(4.26±2.31)days;among 25 patients with birth request,the pregnancy rate was 68.0%(17 cases)during follow-up time till today.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of uterine cavity adhesion shows relatively simple operation,which could be widely used for clinical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reducing patients’ surgery trauma with good recovery,so i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hysteroscopy;intrauterine adhesions;therapy;clinical effect
曾艷,副高職稱,本科,研究方向:婦科宮腔鏡在宮腔粘連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