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來,岳葉洼團
(云南鳳慶縣人民醫院放射科CT室,云南 鳳慶 675900)
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診斷不典型肺結核的效果分析
熊春來,岳葉洼團
(云南鳳慶縣人民醫院放射科CT室,云南 鳳慶 675900)
目的:探討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診斷不典型肺結核的臨床效果。方法:將165例不典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這165例患者均使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進行診斷,并對其進行臨床多種檢驗及抗結核治療。然后,將臨床多種檢驗及抗結核治療后的結果作為最終的診斷結果,觀察這些患者使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進行診斷的結果。結果:經臨床多種檢驗及抗結核治療后,這165例患者均被確診患有不典型肺結核。對這165例患者使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進行診斷的結果為:其均患有不典型肺結核。其中,存在結節腫塊的患者有36例,存在肺節段或肺葉實變的患者有75例,存在淋巴結腫大的患者有44例,存在支氣管內結核的患者有10例。在這165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肺下葉后基底段,有7例患者的病灶位于肺門區及縱隔內,有4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肺中葉及右肺下葉背段,有45例患者的病灶位于雙肺上葉尖段及前段,有3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肺上葉舌段和左肺下葉背段,有13例患者的病灶位于支氣管內。結論: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診斷不典型肺結核的效果顯著。
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診斷;不典型肺結核;效果;影像學表現
肺結核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此病屬于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近年來,肺結核的發病率呈明顯增高的趨勢[1]。由于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圖像特征越來越不典型,故對其進行診斷的難度越來越大[2]。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具有掃描速度快、圖像后處理的功能強大等特點,在臨床上診斷不典型肺結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為了進一步探討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診斷不典型肺結核的準確性,筆者對云南鳳慶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65例此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云南鳳慶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65例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在這165例患者中,有男性107例,女性58例。他們的年齡在1歲~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歲。其中,有39例患者出現無明顯誘因發熱的癥狀,有22例患者出現咳嗽、咳痰的癥狀,有41例患者出現咯血的癥狀,有19例患者出現胸悶、胸痛的癥狀,有23例患者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有15例患者的紅細胞沉降率加快,有2例患者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的結果為強陽性,有4例患者進行痰結核菌檢查的結果為陽性。
1)患者的病情符合不典型肺結核的診斷標準。2)在進行CT檢查時,患者未被確診。3)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4)經臨床多種檢驗及抗結核治療后,患者被確診患有不典型肺結核。
對這165例患者均使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進行診斷,并對其進行臨床多種檢驗及抗結核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本次研究使用的儀器為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 AS全身螺旋CT。2)進行掃描的參數為:將電壓設為120KV,將電流設為150~320mAs,將層厚和層間距均設為7mm。3)進行掃描的范圍為:自患者胸廓的入口至膈平面,采用吸氣末法進行掃描。4)進行MPR重建的方法為:利用原始數據進行1.5mm的重建,重建的間隔為1.0mm。如患者的病變的直徑若<2.0cm,則對其進行0.75mm的重建,重建的間隔為0.5mm,以其病灶的中心為固定點,在X軸、Y軸和Z軸上任意轉動平面,尋找最佳的圖像。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165例患者中,存在肺節段或肺葉實變的患者有145例,存在淋巴結腫大的患者有13例,存在支氣管內結核的患者有7例。
在這165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肺下葉后基底段,有7例患者的病灶位于肺門區及縱隔內,有4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肺中葉及右肺下葉背段,有45例患者的病灶位于雙肺上葉尖段及前段,有3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肺上葉舌段和左肺下葉背段,有13例患者的病灶位于支氣管內。
多數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在就診時都伴有各種呼吸系統癥狀,且嚴重的程度不一,其結核病灶的部位與影像學表現均不典型,其進行痰菌檢查的結果為陰性,這就給其臨床診斷與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4]。在本次研究中,這165例患者病灶的影像學表現如下:1)肺節段或肺葉發生實變。有3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肺下葉后的基底段,有4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右肺中葉及右肺下葉背段,有45例患者的病灶位于雙肺上葉尖段及前段,有3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肺上葉尖段和左肺下葉背段。這些患者的病灶在MPR圖像上的表現為,其肺段、肺葉支氣管均未出現明顯的改變,肺內的實變影中可見空洞影,周圍可見沿支氣管播散的腺泡結節樣病變,小葉中心氣管旁可見小結節狀衛星灶。檢查醫生如果在患者的肺葉段內可見到滲出、增殖、纖維化、鈣化、空洞及肺門、縱隔淋巴結鈣化等特征,即可判斷其患有不典型肺結核。2)在13例支氣管內膜結核患者的MSCT圖像中,可見其支氣管狹窄與擴張相間,支氣管病灶周圍可見鈣化陰影,且多伴有肺不張。此類患者發生肺不張的肺組織密度不均,可見結節影、纖維條索、支氣管征象、支氣管擴張、空洞灶及播散灶,同時在其他的肺葉內可見結核灶。3)有7例患者的MSCT圖像中可見到肺門區及縱隔內淋巴結腫大的情況。縱隔和肺門淋巴結結核是原發性肺結核的主要特征。在進行平掃時,若患者腫大的淋巴結呈不均勻密度或中央呈低密度,且進行增強掃描時其邊緣出現環形強化,則可判斷該患者患有淋巴結結核。不典型肺結核可有“同病異影”的影像學圖像表現,會給其臨床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大量的研究表明,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的操作簡單易行,能在任意角度重建出高質量的圖像,突破了傳統CT掃描的橫斷限制,并可通過多平面重組技術仔細地觀察患者出現的節段肺葉實變、支氣管內結核、肺門區及縱隔內腫大淋巴結等情況[5]。
綜上所述,用MSCT多平面重組技術診斷不典型肺結核的效果顯著。
[1] 劉甫庚,潘紀戍,吳國庚,等.成人縱隔淋巴結結核的CT診斷[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1,35(9):655-658.
[2] 岳葉洼團,熊春來,熊光明.60例不典型肺結核CT誤診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7(7):821-822.
[3] 張志偉,劉孝勤,張建剛,等.不典型肺結核X線及CT診斷[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12(12):1820-1822.
[4] Turgut O,Tandogan I,Yilmaz MB,et al.CA125 in heart failure:im plications for activity.lnt [J].Cardiol,2011(1),146: 99-100.
[5] Comamala M,Pinard M,Thériault C,et al.Downregulation of cell surface CA125/MUC16 induces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 nsition and restores EGFR signaling in NIH: OVCAR 3 ovarian carcinoma cells.Br[J].Cancer,2011,104(10): 989-999.
R445
B
2095-7629-(2017)7-0136-02
熊春來,男,1981年出生,苗族,醫學學士,職稱為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心肺、冠脈及全身血管疾病的影像診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