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玲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對行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效果評析
馬 玲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討對進行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36例痔瘡患者隨機分成護理Ⅰ組(n=18)和護理Ⅱ組(n=18)。對護理Ⅱ組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護理Ⅰ組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對護理的滿意率。結果:護理Ⅰ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護理Ⅱ組患者,其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護理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能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手術治療;精細化護理;痔瘡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護理的滿意度
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肛門疾病。痔瘡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便血、肛門墜脹、疼痛等[1]。接受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在術后常會出現肛門出血、肛周水腫等并發癥,從而嚴重影響其治療的效果[2]。為了探討對進行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36例痔瘡患者進行了隨機對照研究。
將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36例痔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36例患者分成護理Ⅰ組(n=18)和護理Ⅱ組(n=18)。護理Ⅱ組患者中有男12例,女6例;其年齡在24歲至73歲之間,平均年齡(37.6歲±4.5歲);其中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下的患者有6例,為大專及以上的患者有12例。護理Ⅰ組患者中有男11例,女7例;其年齡在23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36.8歲±5.3歲);其中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下的患者有9例,為大專及以上的患者有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護理Ⅱ組患者進行基礎護理,護理方法是:1)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腸道清潔。2)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康復知識宣教。在進行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對護理Ⅰ組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進行精細化護理的方法如下:1)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術前檢查,以確認其是否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2)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定時進行床上排便訓練。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注意遮擋患者的隱私部位,以緩解其緊張的情緒。在進行手術前8h,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3)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主治醫生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處理[3]。4)在患者的生命體征恢復平穩后,護理人員應定時對其進行腹部按摩,具體的按摩方法是:讓患者平躺在病床上,然后對其臍部進行順時針按摩。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15min/次[4]。5)護理人員注意觀察患者的手術切口部位有無膿性分泌物。同時,定時使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對患者進行坐浴。在患者排便后,護理人員指導其仔細擦拭肛周皮膚,以防止其發生肛周感染[5]。6)對于發生便秘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指導其多食用芹菜、薯類、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7)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將其病房內的濕度控制在50%左右,將其病房內的溫度控制在22oC至25oC之間。同時,每周對患者病房內的空氣菌落數進行1次檢測,并定時對其病房進行通風。此外,應盡量限制探視患者的人數,并告知患者家屬不要在病房內大聲喧嘩。
使用SPSS17.0 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術后,護理Ⅰ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5.56%)發生了肛門疼痛,有1例患者(占5.56%)發生了肛門出血。護理Ⅰ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1.11%(2/18)。護理Ⅱ組患者中有4例患者(占22.22%)發生了肛門疼痛,有2例患者(占11.11%)發生了肛周水腫,有3例患者(占16.67%)發生了肛門出血。護理Ⅱ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0.00%(9/18)。護理Ⅰ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護理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
護理結束后,護理Ⅱ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不滿意的患者有6例(占33.33%),為一般滿意的患者有8例(占44.44%),為十分滿意的患者有4例(占22.22%)。護理Ⅱ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66.67%(12/18)。護理Ⅰ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不滿意的患者有2例(占11.11%),為一般滿意的患者有5例(占27.78%),為十分滿意的患者有11例(占61.11%)。護理Ⅰ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88.89%(16/18)。護理Ⅰ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護理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的對比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精細化護理的護理Ⅰ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護理Ⅱ組患者,其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護理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與學者金雪君[6]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進行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能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1] 劉威.優質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痔瘡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24(1):36 -37,38.
[2] 謝榮蘭.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痔瘡圍手術期的影響[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33(2):159-160.
[3] 張力,盧翔,李向陽,等.自動痔瘡套扎術治療老年人Ⅱ一Ⅲ度痔96例[J].武警醫學.2013,24(8):713-714.
[4] 張鳳梅,徐恒哉.健康自評與中老年人群常見病關系的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3):2479-2483,2486.
[5] 丁以山.地奧司明片聯合九華痔瘡栓治療痔瘡急性發作療效分析[J].河北醫藥.2011,33(24):2479-2483.
[6] 金雪君.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疼痛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32.
R473
B
2095-7629-(2017)7-0180-02
馬玲,女,漢族,本科學歷,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