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霞 楊曉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手術麻醉科
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有效溝通的應用探討
張志霞 楊曉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手術麻醉科
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有效的溝通交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溝通交流的過程、技巧、作用以及作學習培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希望本文對手術室護士的素質提高有所幫助,適當消除病人對手術所存在的顧慮以及不適感。
溝通交流;手術室;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有效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基礎,所以現如今,溝通交流逐漸表現出其獨特的藝術性和技巧性[1]。有效的溝通不但可以提升交流效果,還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更有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手術室作為一個搶救患者生命,進行手術的重要場所,相較于其他科室,略為封閉。手術也是一種治療的手段,由于手術的特殊性,患者一般對手術都存在緊張恐懼的心理,有可能因此會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以及造成醫患關系緊張,所以要增強對溝通交流的學習培訓。主治醫生、護士、麻醉師與患者作為溝通的主體,要各自發揮作用,共同努力,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與病人接觸最多的還是護士,因此,患者就會希望在整個住院期間能夠得到護士的照顧和支持,而不是不理不睬,漠不關心。所以護士一定要做好溝通交流的楷模,提高自身的溝通技巧并加強鍛煉,多與病人進行溝通,以便了解患者的心中所想,更好的照顧幫助病患,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
溝通指的是人與人對不同的意見,情況,觀點以及情感的交流。護理作為一種具有幫助性的服務,是一種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服務[2]。服務過程是對病患進行治療并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康復的過程,溝通交流是進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所以有效的溝通交流可以為病患提供更優良的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對人們的認知與健康行為的改善,建立。作為協助麻醉師與醫生進行麻醉與手術的手術室護士雖然與患者的交流不多,但隨著傳統的醫學模式、護患關系的變化,這就對手術室護士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與醫師、患者及病人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技巧,而優質的溝通交流則是改善醫患關系,化解矛盾,降低醫療糾紛的重要有效行為之一。
溝通交流作為一門藝術,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培訓及思考來完善,使其行為越來越完美。護理工作的實踐性極強,具體的表現在實際操作中,所以護理人員要不斷完善自我修養與技術水平,不斷增強自身與病患的溝通能力,作為醫院領導要經常為護士創造各種各樣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包括溝通交流藝術、技巧、禮儀等,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完善醫護人員的溝通技巧,促進醫護人員進行正確的溝通,為病患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溝通交流是護理人員與病患之間的溝通交流[3]。在手術進行前一天各責任護士要共同來看望關心患者,與患者深入交談,全面了解病人的身體、心理、肢體運動、體型及血管等各種情況,不但如此,還要認真閱讀患者的各種病歷資料以及化驗報告單,了解病人的各種看病就醫歷史以及患者的自身情況,要對患者的資料進行全面深入了解,并對此進行具體分析,然后制定具體的護理措施以及溝通內容。
手術室護士要讓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份,與患者積極溝通,減輕患者的陌生感與緊張感,尤其態度要真誠,友善,要尊重患者,要通過給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獲得患者的信任和積極配合,從而使手術順利的進行。手術室護士在與患者進行溝通使語氣要溫柔,語調要溫和,語音速度要適當不能過快或吐字不清,以此來表現出對患者的服務態度以及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在手術前,向患者仔細介紹手術室的設施設備、環境條件、主治醫師、麻醉師、麻醉方法、手術全過程以及注意事項,以打消病人的心理顧慮,減緩病人的心理壓力,同時使患者對醫生充滿信心積極配合。單方面的講話不叫溝通,溝通是雙方相互的交流,所以要仔細傾聽患者傾訴和提問,對病人的各種問題進行合理的解釋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一言一行都要耐心細致,讓患者時時刻刻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與支持,以便很好的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對于大多數的病人來說對手術本身就感到恐懼、緊張和焦慮。所以一定要良好的掌握溝通語言技巧,尤其要注重語言的道德要求,要嚴格遵守職業操守,謹遵醫德,嚴禁說出對病人身體或心理具有攻擊性、刺激性,傷害性的語言;更不能說出消極暗示的話語,打擊患者對治療的信心,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面對患者要多講具有積極鼓勵的話語,勸說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更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復。一個職業道德優良,心理素質較高的護士,在與患者的言語交談中必定是誠懇、尊重、謙虛的態度,不說臟話,不吐臟字,文明用語,讓病人及其家屬感到安心與溫暖,使疲憊的心靈感到些許的慰藉,緩和和放松緊張的心情,給患者帶來更大的勇氣面對手術及治療,并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在進行了術前的交談與訪查,護患之間進行了溫馨的溝通和接觸,護士對患者有了一定的了解,患者對護士也有一定的良好印象,所以患者在手術室中看到熟悉的面龐,使心理得到安慰,進而減輕手術所帶來的恐懼緊張的心情。手術室巡回護士在與患者進行交談時,語氣要溫柔,態度要和藹,或講一些令人心情愉快的笑話,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減少其心理焦慮和緊張。對進行局麻的病患可播放輕柔明快的音樂,有利于提升麻醉效果和促進患者放松心情。如若感到患者有明顯的緊張,也可以給予患者適當的觸摸,進行肢體語言交流,此時無聲勝有聲,給患者帶來莫大的勇氣,消除患者緊張的心情。例如:輕握患者的手臂,并適當的安慰鼓勵患者,可減少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臨床治療中,大多的醫療事糾紛就是由于雙方在交流溝通上存在障礙,不能進行直接或者是直接的溝通使矛盾加深,所以掌握正確的交流溝通技巧在當前的護理工作中就顯得尤為重要。護士應該充分掌握溝通的技巧,同時也要有一顆博愛之心,用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去幫助患者,從而減輕在手術室整體護理過程中患者出現的各種消極情緒。手術中患者高度的緊張感和焦慮不僅會對患者帶來心理上的痛苦,甚至影響到手術治療效果。所以手術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幫助患者及時的調整心態,為患者的康復提供助力。
[1]周欣.手術室護理中溝通方法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關系[J].河北醫學,2016,22(5):865-867.
[2]史春梅.護患溝通性語言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河北醫學,2016,22(6):1043-1044.
[3]蔣勁林.手術室護理中護患溝通方法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校醫,2016,30(6):457-457.
R224.8+1
A
1672-5018(2017)01-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