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少輝 李 拉 林麗琴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超聲科 福建 福安 355000)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效果探析
羅少輝 李 拉 林麗琴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超聲科 福建 福安 355000)
目的:探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效果。方法:選取近幾年某院收治的7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經病理檢查被確認患有子宮內膜癌。對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癌。觀察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癌的準確率及其影像學特征。結果:經診斷,這些患者中共有6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其診斷的準確率為80%。結論: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可有效地診斷子宮內膜癌。臨床醫生可根據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比較準確地判定其病灶浸潤子宮肌層的程度,為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子宮內膜癌;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學特征
子宮內膜癌也被稱為宮體癌,是常見的女性生殖器官三大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有80%以上的患者為絕經期女性[1]。超聲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診斷各類疾病的輔助方法。為探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效果,某院對近幾年收治的7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診斷其子宮內膜癌,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間某院收治的7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這些患者的年齡為41~80歲。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診斷被確認患有子宮內膜癌。其中,處于絕經期的此病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陰道不規則流血、陰道排液、陰道分泌物惡臭,未絕經的此病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下腹或腰骶部疼痛等。
1.2 方法 使用Philips HDI4000及Aloka a7超聲診斷儀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具體的方法是:將腹部探頭的頻率設置為3~5 Hz,對患者進行經腹超聲檢查。然后將陰道探頭的頻率設置為4~8M Hz,對患者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進行超聲檢查時,注意觀察患者子宮的大小、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子宮內膜的厚度、內部回聲情況、邊緣是否規則、內膜與肌層的回聲是否連續。在發現病灶后,觀察病灶的大小、形態、內部回聲情況、浸潤肌層的深度及宮頸受累的情況。然后觀察患者病灶內血流的情況, 用脈沖多普勒技術測量其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數。
2.1 這些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準確率 經診斷,這些患者中共有6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其診斷的準確率為80%。其中,有5例患者的病情被誤診為子宮內膜增生,有5例患者的病情被被誤診為子宮粘膜下肌瘤,有3例患者的病情被誤診為子宮內膜息肉,有2例患者的病情被誤診為宮腔積液。
2.2 這些患者的影像學特征 發病初期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其子宮萎縮或大小正常。當該病患者的病情發展至中期或晚期時,其子宮增大,外形規則或不規則。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宮腔改變可分為4種類型:1)患者的子宮內膜失去原有的結構,子宮內膜周圍低回聲的范圍不規則,與肌層分界不清。2)患者的宮腔內有強回聲、等回聲或低回聲的形態不規整的團塊,團塊與前壁肌層或后壁肌層分界不清。3)患者的宮腔內有不規則的液性暗區。4)宮腔內既有形態不規則、回聲各異的團塊,也有積液[2]。增厚的子宮內膜及受浸潤肌層內的血流頻譜呈低阻型,其血流阻力指數為0.40±0.04。宮腔內有不均勻的回聲,以不同程度向宮頸、宮旁組織浸潤。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被誤診患有內膜增生的患者,其超聲影像特征為:宮腔內有均勻的高回聲,可見正常的宮腔形態。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被誤診患有粘膜下肌瘤的患者,其超聲影像特征為:宮腔內膜邊緣不清晰,有低回聲的團塊。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被誤診患有內膜息肉的患者,其超聲影像特征為:病灶較小,回聲較高,未侵犯肌層,病灶局限于子宮腔內。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被誤診患有宮腔積液的患者,其超聲影像特征為:宮腔內無回聲。
子宮內膜癌的病灶多發生在患者的子宮底部,以雙側子宮角附近最為常見,其次是子宮后壁[3]。該病可根據病灶的形態和范圍分為彌漫型子宮內膜癌和局限型子宮內膜癌[4]。Granbery在其論文中稱,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為(17.7±5.8)mm,而健康的絕經后女性,其子宮內膜的厚度為(3.2±0.7)mm[5]。本次研究中選取的研究對象,其子宮內膜的厚度為5~28 mm。一般來說,若絕經后女性子宮內膜的厚度>5 mm,則可將其視為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需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子宮內膜癌患者的主要聲像特征為子宮內膜增厚,病灶區呈弱回聲或強弱不均的雜亂回聲。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對患者的病灶處進行檢查后可發現,其病灶處有豐富的血流信號。多項研究的結果顯示[6],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病灶部位血流雜亂,其血流阻力指數<0.4。子宮內膜癌對肌層浸潤的深度與其血供豐富的程度密切相關。子宮內膜癌對肌層浸潤的程度越深,其血供越豐富,流速越快,血流阻力越低。子宮內膜癌浸潤到深肌層的患者,其病灶處的血流信號為2~3級。子宮內膜癌未浸潤肌層的患者或僅浸潤淺肌層的患者,其病灶處的血流信號為0~1級[7]。子宮內膜癌是否浸潤肌層及浸潤肌層的深度是判定患者手術范圍的關鍵因素[8,9]。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將研究對象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與其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結合來看,Ⅰ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超聲表現為子宮內膜稍增厚,回聲欠均勻或不均勻,與肌層分界清晰或中斷;Ⅱ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超聲表現為子宮明顯增大,宮腔內回聲雜亂,可見不規則的條狀液性暗區;Ⅲ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超聲表現為子宮附件區出現腫物,但未超出真骨盆。由此可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診斷子宮內膜癌能比較準確地預測病灶浸潤子宮肌層的情況。
在本次研究中,有15例患者的病情被誤診或漏診。發生誤診或漏診的原因是:患者進行超聲檢查的聲像圖僅顯示其子宮內膜增厚,無法與子宮內膜炎、月經期內膜改變、內膜息肉、盆腔炎等進行區分。
病理診斷是臨床上確診子宮內膜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使用該方法診斷子宮內膜癌不能判斷子宮內膜癌浸潤的情況。因此,即使是經病理診斷確認患有子宮內膜癌的患者,也應在手術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進行檢查,以判斷其病灶浸潤子宮肌層的程度,確定手術方案[10]。
總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可有效地診斷子宮內膜癌。臨床醫生可根據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比較準確地判定其病灶浸潤子宮肌層的程度,為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1] 謝紅寧主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29.
[2] 孫欣,藺雪峰.子宮內膜癌的超聲診斷[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4,4(1):741.
[3] 王淑貞.婦產科理論[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1:520-522.
[4] 曲芃芃.子宮內膜癌的治療進展[J].國際婦產科雜志,1999,26(4):195.
[5] Granberg S.Endom etril thi ckness as measyred by endov aginal ultrasonography for identifying edom etril abon om a lity [J].Am Jobstet Gyneco,1999,164:47-52.
[6] 馮巧芝.經陰道高頻彩超對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0):92-93.
[7] Lee CN,Cheng WF,Chen CA,et al.Angiogenesis of endometr ial carcinomas assessed by measurement of intratumoral blood flow,microvessel density,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s[J].Obstet Gynecol,2000,96(4) : 615-621.
[8] 顧麗君,陳鳴.超聲檢查估計子宮內膜癌浸潤子宮肌層和宮頸的價值[J].上海醫學影像雜志,2004,13(1):3.
[9]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865
[10] 林淑貞.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9):1198.
R445
B
2095-7629-(2017)4-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