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盧昊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候選人羅伯特·萊特希澤當地時間14日稱,將施壓日本開放其國內農產品市場。同時他也提及中國“操縱匯率”問題。外媒分析稱,萊特希澤的表態,預示著特朗普政權將在經貿問題上對日本加大壓力。而在對華經貿政策方面,中國也會是美國目標,不過雙方也暗示將為對方留有余地,并展開積極對話。
路透社14日報道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代表提名人萊特希澤當天在國會聽證會上接受議員質詢,主要關于對美國主要貿易伙伴態度及政策。萊特希澤稱,將根據特朗普總統的“美國第一”原則,努力實現“更加自由和公平的貿易”,以嚴厲態度應對貿易爭端,并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積極行動。他特別提及與日本在農業領域的貿易談判,表示美國迫切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該議題)優先度很高”“無法理解日本在農產品貿易中至今依然保留眾多壁壘”。
日本共同社15日稱,萊特希澤公開表示,“(在農業貿易上)日本將成為(美國的)第一目標”。分析認為,萊特希澤的發言表明,日美在農產品及汽車貿易領域的摩擦可能因美方的強硬態度而加劇。萊特希澤本人也是日本的“老對手”,他在上世紀80年代的里根政府擔任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副代表,曾迫使日本主動削減對美鋼鐵出口。盡管萊特希澤同時表示,將與日本等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參加國推進雙邊談判,“力爭達成超越TPP的協議”。但日方擔憂,美方將目標瞄準了日本希望守住的大米、牛豬肉、乳制品等5種敏感農產品,可能會強硬要求開放市場。
作為敏感話題,中國的貿易和匯率問題也不可避免被提及。路透社稱,萊特希澤稱中國“曾是實質上的匯率操縱國,美國因此失去了大量就業崗位”。但他同時稱,并不確定中國是否仍在操縱匯率令人民幣貶值。他暗示,將運用反傾銷關稅等手段應對美對華的巨額貿易逆差。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表明美方在貿易問題上將加強對中國施壓,但也留有余地。中國總理李克強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不會打貿易戰”。而曾誓言上任后立刻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特朗普,上任后并沒有“挑起戰斗”。這表明中美均不打算直接沖突,而是準備展開協調以爭取自己的利益訴求。▲
環球時報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