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彥宇
【摘 要】隨著新聞媒體的競爭日益激烈,采到獨家新聞已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事。利用好新聞策劃,聽不一樣的聲音,是讓新聞獨樹一幟的極佳辦法。變大家共享的新聞為自己所獨享。
【關鍵詞】新聞 策劃 時機
近年來,隨著網絡媒體、戶外媒體的發展,無論是衛視臺還是地方臺,媒體的競爭日趨激烈。在許多采訪現場,我們常常看到的是話筒一堆、記者一群。許多事情雖然不大,可記者卻來了十幾個,真可謂長槍短炮齊上陣,電視、電臺、報紙一個都不能少。在通信異常發達的今天,想要采到一個獨家新聞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事。那么,如何在眾多的新聞媒體中獨樹一幟,讓觀眾看到、聽到一個與眾不同的聲音,加強新聞策劃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新聞策劃又稱特別策劃、主題策劃,是編輯圍繞著報道主旨,審時度勢,提煉主題,運用大量新聞事實進行創新組合,來表達與探討某個社會問題的做法。
新聞策劃的前提是對已經存在或肯定發生事實的策劃。它立足于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堅持“三貼近”原則,強調“特別”二字。歸納起來,它應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應時性、前瞻性和別樣性。
應時性——“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這里所說的應時性與新聞的時效性不盡相同。新聞要有時效性這是基本常識,新聞策劃的應時性含義則豐富得多,它的“時”大致包含了三個方面——時事、時令、時機。
一應時事。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政府和部門的重要措施,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老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是新聞媒體宣傳的重點,也是廣大群眾希望及時了解的內容。比如我市的沉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工程被市委、市政府列為一號工程、民心工程,那么工程的進展情況必將牽動著數萬百姓的心,在此時機,由我和部門同志采寫的《筑起廣廈千萬間 山城百姓盡歡顏》《春風化雨暖人心》《總理片語慰心田》等節目,從一件件小事著手,對我市的兩區改造工程進行了全方位、多側面、由點到面、由表及里的報道,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節目一經播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二應時令。抓住季節、節日、紀念日、特殊日子等做文章,也是新聞策劃的一種有效選擇。這些節令的特點是可預知性,一些相關部門也都會提前準備,這就為我們的策劃提供了可行性。把其背景、因果、意義等,適時地告訴讀者,將會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我在春節期間采寫的《喜慶春節》、六五環境日推出的《環境保護從小事做起》、為紀念“九一八”采寫的《回首再看9·18》等,就是以時令為坐標,主題集中,內容發散,充分滿足了觀眾喜聞樂見的心理要求。
三應時機。有許多非突發事件類的新聞原本很重要,卻往往引不起注意,花了很大氣力也難以取得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推出的時機不妥。韓愈曰:“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主觀愿望的實現必須有客觀時機的配合,只有瞅準適當時機,抓住最佳切入點,才能顯出策劃的意義。幾年前中央電視合《新聞30分》趕在中秋節前推出南京冠生園用陳餡制作月餅的新聞,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推動了生產廠家的自省與自律,據說這是一個被“捂”了大半年的“好東西”。時機瞅準了,好鋼便用在了刀刃上。
前瞻性——“春江水暖鴨先知”
一要走風氣之前。當你看準事態初露的端倪,馬上循著蛛絲馬跡,緊鑼密鼓謀劃,最先推出策劃,必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等大家反應過來,紛紛跟風,蜂擁而上時,讀者的新鮮感、聞知欲就已經下降了。可謂搶先一步,占盡先機。
二要開風氣之先。由于你的獨具慧眼或者獨特思考,敢于并善于將一個未被關注但有可能形成風氣的問題獨家打造,適時推出,自然會取得應和之聲四起、社會反響強烈的效果。如果沒有前瞻的眼光和膽略,《人民日報》怎么可能在第一時間推出特別策劃——“北京申奧成功 ,神州沸騰了” “申奧之戰,我們贏了!”,將北京申奧獲勝的喜訊帶給徹夜歡騰的人們?
無論是走風氣之前,還是開風氣之先,前瞻性都要求編輯具有超前意識和精品意識,具有高度的新聞敏感和準確的洞察力,做河邊知“春江水暖”的鴨子。
別樣性——“映日荷花別樣紅”
別樣性就是與眾不同: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變。湖南電視臺《爸爸去哪了》一經推出就獲得成功,凸顯了人無我有、一枝獨秀的優勢。世界杯期間報道世界杯的新聞比比皆是,《體壇周報》用顏色為著力點,在世界杯結束那天推出策劃《飛火流星·世界杯顏色報告》,描述了“黃色風暴”“紅色沸點”“白色利刃”“藍色悲傷”等,讀者反響極為強烈。這應是人有我新、別出心裁的成功一例。在本溪這樣的小城市,許多采訪也都是記者眾多,如何結合本部門的欄目定位,對相同的新聞作出不一樣的報道,聽我的聲音,是我們每個編輯、記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在這里,我要說,新聞策劃絕非某個主題新聞報道的大拼盤,靠簡單的“題目大”、盲目的“內容多”、一味的“形式美”,必定會造成膚淺、雜亂、夸張甚至低俗的印象,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新聞策劃是創造性勞動,它要求視角獨特,必須開掘縱深,它應當有“情”有“力”、有“角”有“度”,講求出奇制勝。電視編輯記者必須用心去謀劃,細心去準備,精心去實施,才能打好新聞策劃這張牌。
(作者單位:本溪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