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玉婷


1月18日—19日,全國專業纖維檢驗工作會議在山東濟南召開。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清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質檢總局執法司、監督司、計財司等有關領導,中國纖維檢驗局領導及各處室負責人、部分省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領導及全國專業纖檢機構的代表共100余人參加會議。
重開拓,纖檢工作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1月14日在聽取纖維檢驗工作匯報時對纖檢工作作了這樣評價:“纖檢工作地位重要,專業性強。近幾年,每次聽取纖檢工作匯報都用較長時間,一邊聽匯報,一邊學習纖檢專業知識,一邊了解纖檢工作。聽了今天的匯報,很高興、很振奮,也很受啟發。應該說,2016年纖檢工作發展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支樹平指出,2016年纖檢工作很主動、很全面、很有效,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一是改革主動,動真格、見實效。從棉花的監管到毛絨、繭絲的監管,一直到學生服等纖維制品、成品的監管,都有改革的成分在里面,可以說“全鏈條監管”初具雛形,初見成效,纖維大質量監管模式初步顯現。二是服務主動,干得實,見實效。在圍繞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局的服務上、在圍繞國家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大局的服務上,纖檢工作確實做得很好。三是黨建主動,抓得嚴、見實效。纖檢黨建工作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班子建設到黨風廉政建設都做得有聲有色,把黨建工作壓到第一線,在新疆監管棉公證檢驗大會戰時,成立了20個臨時黨支部和37個臨時黨小組,發揮了臨時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纖檢班子團結、隊伍整齊、精神狀態好,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尤其在財政部組織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績效評價中,給予了棉花公證檢驗經費項目90分以上的優秀評價,在全國14個項目中名列前茅。
支樹平強調,2017年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質量提升開展工作,要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守住質量安全這個底線、重點盯住質量這個關鍵詞。同時對今年纖檢重點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是要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最大氣力貫徹落實棉花產業去庫存、降成本工作部署,使公證檢驗制度進一步深入人心,為纖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更大質量貢獻;二是要緊緊圍繞守住纖維質量安全底線,下最大氣力加強纖維及纖維制品質量監管,強化纖維及其制品質量監管的法治規范;三是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下最大氣力服務國家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持續推進棉花及毛絨繭絲質量檢驗制度改革;四是要緊緊圍繞全面履行纖檢工作職能的需要,下最大氣力強化基礎能力建設,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全面從嚴治黨,提升纖檢科研水平、標準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優化人才隊伍建設,夯實纖檢履職盡責的基礎保障。
吳清海在講話時指出,2016年,全國纖檢戰線干部職工勠力同心、奮發作為,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實現了新的發展,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重視,受到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黨委政府和廣大企業的普遍歡迎。
這是他連續5年親自出席纖檢工作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會議前一天晚上他召集部分省級纖檢機構負責人交流,對纖檢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深入了解,讓與會代表備受感動,深受鼓舞。
重實效,探索纖檢大數據服務產業經濟發展
吳清海對今年的纖檢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進一步深化纖維體制改革;進一步依法從嚴監管;堅持探索提高服務能力;切實加強纖維檢驗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纖維檢驗隊伍建設。
他強調:公證檢驗、監督抽查、監督抽驗三項制度中,公證檢驗制度處于主導地位,政府、市場、企業對這項制度看得最重,盡管政策影響市場的方式一直在變,但公檢影響棉花價格形成和資源配置取向的重要作用一直沒變,為國家準確、及時掌握棉花產量和質量數據的基礎作用一直沒有變,對于控制棉花質量、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交易的歷史地位一直沒有變,也不會變。他要求各地纖檢機構主動思考和探索公檢大數據在服務產業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多項并舉,通過抓具體產品促整個產業質量提升,進而在宏觀經濟質量發展上發揮作用。要進一步總結好以大數據應用服務大質量格局、以具體產品促進產業質量提升的相關經驗,爭取做得更好。
吳清海指出,現在有兩個新情況需要大家高度重視。一是隨著棉花宏觀政策導向調整,新疆棉產量占比越來越大,帶來內地公檢比重不斷下降。內地纖檢機構要設計新的抓手和切入點,想辦法把棉花公檢比例拉升起來,把公檢和棉花產業聯接起來。二是國儲棉出庫公檢任務急劇增長,纖檢機構要扎實做好國儲棉公證檢驗工作,嚴把國儲棉出庫關。針對當前纖檢宣傳工作影響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的問題,他強調要切實落實樹平局長的新要求,立足服務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服務國儲棉“去庫存”、纖維質量大數據、纖檢黨風廉政建設等纖檢工作亮點,更加善于總結工作規律,以纖維知識、纖檢工作、經驗亮點為主要內容,通過拍攝纖檢工作宣傳片等各種形式,從更多方面宣傳纖檢,讓全系統和全社會更加了解、關心、支持纖檢工作。他還為2017年纖檢宣傳工作規劃了時間表,要求中纖局和各地纖檢機構高度重視落實。
重合力,助推纖檢事業改革發展新高度
中國纖維檢驗局局長張克才作了題為《穩中求進,攜手攻堅,推動纖檢事業不斷邁向新階段》的工作報告。他首先對2016年纖檢工作成績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全國各級纖檢機構全面貫徹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時代大勢,回應實踐要求,在質檢總局的正確領導下,堅決落實質檢工作“十二字”方針,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力促纖維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履行纖檢工作職能,狠抓纖維質量提升,嚴守質量安全底線,全面深化纖檢改革,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纖檢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主要工作成績體現在:狠抓質量提升,纖維質量供給水平有效增強;嚴守安全底線,維護產業經濟發展和群眾利益;深化纖檢改革,纖檢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進;強化自身建設,纖檢隊伍能力建設明顯增強。這一年來,我們在質檢總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系統的力量,上下通力合作、攻堅克難,凝心聚力謀發展,真抓實干促改革,實現了纖檢工作的新水平、新發展、新成效。
張克才指出,當前纖檢工作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對黨和國家的政策研究不夠深入,改革意識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纖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纖維市場秩序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公檢數據應用還不夠廣泛;監督管理、行政執法和公證檢驗的協調配合還有待加強;纖檢對外宣傳思路不寬,宣傳效果仍不明顯;基層基礎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業務技能、履職意識與改革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面對這些情況和問題,要深刻領會新形勢下的新要求,全力助推纖檢事業改革發展。要堅持質量為本,著力質量提升,在纖維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發揮作用;堅持安全第一,強化安全監管,在提升纖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方面發揮作用;形成改革共識,落實改革舉措,在深化纖檢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面發揮作用;凝聚纖檢力量,加強纖檢建設,在匯聚纖檢改革創新發展合理方面發揮作用。
張克才強調,纖檢事業當前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已走出了一條初具特色的中國纖檢工作道路。黨和國家一系列重大部署對纖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有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九大將于今年召開。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必須將做好當前工作與自身長遠發展結合起來,與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與產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開拓性、創造性地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實現纖檢事業發展新的飛躍。
報告提出2017年纖檢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質檢工作“十二字”方針的新要求,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纖維產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圍繞質量為核心的纖維市場要求,推進以國儲棉“去庫存”為重點的纖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為本、安全第一、改革當先,全面加強纖檢自身建設,堅決深化纖檢各領域改革,努力創造纖檢工作新水平,促進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報告同時就“提升質量供給,主動服務大局;強化保障能力,嚴守安全底線;加強自身建設,彰顯纖檢作用”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和提出具體要求。
19日上午,中國纖維檢驗局黨委書記兼副局長徐水波作了會議總結。徐水波要求大家領會會議精神,下最大氣力,從加快“全鏈條”監管格局建設,加強纖維質量監督事中事后監管,提高棉花加工企業監管針對性,推動纖維質量公證檢驗大數據應用,完善棉花公證檢驗制度,持續推進毛絨繭絲質量檢驗制度改革,推進纖檢系統隊伍建設,加強纖檢事業宣傳,落實“十三五”規劃要求等9個方面落實2017年纖檢工作部署。最后,徐水波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繼續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開創纖檢事業新篇章。
重建言,攜手攻堅謀發展
與會代表在聽取了總局領導的指示要求、吳清海的講話及張克才的工作報告后,深受鼓舞,并進行熱烈討論,建言獻策。
天津紡織纖維檢驗所所長張占華:為落實國務院去庫存的要求,去年棉花輪出公證檢驗,要求是100%包包檢驗,當初中纖局部署任務的時候,我們聽了都直搖頭,認為不可能做到。剛開始進庫檢驗的頭兩天,的確感覺受不了,工作強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們所三分之一的人都去參加這個工作,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適應了。吳青海副局長還親自去天津的倉庫調研,在倉庫待了一個多小時了解情況。張克才局長也到天津調研兩次,讓大家很感動。棉花去庫存工作之所以能圓滿完成任務,與領導的關心和重視,與纖檢隊伍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我認為,2017年我們應該充滿信心能夠干得更好。《纖維制品監督管理辦法》的出臺,從原來的絮棉監管擴大到面料、校服的監管,為纖檢隊伍將來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隨著產業調整,內地棉花產量下降,《辦法》的出臺,給內地纖檢機構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天津纖檢所在《辦法》的宣貫、校服新標準的宣傳上做了大量工作,《辦法》出臺還不到一年,各項工作還在摸索。還有如下建議:一是纖檢這支隊伍很特殊,監管責任很重,建議中纖局每年組織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會議。二是棉花檢驗量大,希望能夠每年組織棉花公證檢驗的經驗交流會。
黑龍江省纖維檢驗局副局長于國良:現在來看,棉花公檢的覆蓋面在下降,如果棉花市場供不應求的話,面臨的壓力就更大了。我們的工作要轉變觀念,吳清海局長提到“轉圈棉”專項整治的提法應該改變,變為風險防控,這一點啟發我想到“黑心棉”監管工作,我們一直認為對黑心棉的整治應該保持高壓態勢,見到風頭就打擊,缺少風險防控的意識。關于“黑心棉”的監管,我們專業纖檢機構一直以來主要從事技術工作,現在要轉變角色,從絮纖到面料、校服的監管,我們要從專業技術人員轉變為行政管理。此外,黑龍江的麻類纖維一直是特色,亞麻行業近些年由盛轉衰,漢麻產業開始興起,我們的工作還應該做得更細,以前只管麻類的韌皮纖維,覺得用于紡織的部分才是跟我們工作有關,現在應該轉變認識,通過纖維檢驗數據來指導前面的育種,指導紡織生產,也就是總局領導講的要思考如何用纖檢數據來服務產業經濟發展。我在纖檢行業多年了,我們這個行業具有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我們宣傳做得不夠。
陜西省纖維檢驗局局長胡省:工作報告歷史、客觀、辯證地回顧了2016年的成績及分析了問題,對2017年如何鞏固纖檢陣地進行了工作部署。我們回去一定給領導班子和全體職工傳達到。尤其是吳清海副局長用哲學的觀點指導纖檢事業發展,對我本人很有啟發。陜西省纖檢局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目前協調的結果是,向行政類單位轉換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們的職能依據就是《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和執法,我們要站在全省纖檢事業發展的角度上來鞏固職能。去年我們投入10萬在《三秦都市報》以《針尖上的安全》為主題刊發了6個整版的纖檢專題文章,內容從棉花的公檢到纖維制品監督管理辦法的宣傳,我們以新聞的形式每次登半個版,每月兩次。宣傳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有個市民拿著買來的衣服找到我們,讓我們鑒別衣服的質量,雖然這個不是我們的職能,但是從一個角度說明,我們的宣傳起到作用了。
會議還表彰了22家全國纖維質量監督工作先進單位,有5家先進單位在大會上作了交流發言,其余17家先進單位以書面材料交流了各自的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