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蘭+沈理明+田軍
摘要:信息素養是學生終身學習以及未來職業發展必備的綜合能力素養。化學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的化學化及具體化,對學生學習化學有著重要作用。文章采用自編問卷,對江蘇省南部地區1000多名高中學生從化學信息意識、化學信息知識、化學信息能力、化學信息道德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的化學信息道德處于中上等水平,而化學信息意識、知識及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論文針對調查結果提出了相應教學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化學信息意識;化學信息道德;化學信息知識;化學信息能力;調查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02-0058-05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18
信息素養已被當作跟傳統讀、寫、算能力一樣重要的評價當前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江蘇省現行化學考試說明(選修科目)中明確提出讓學生“能通過對自然界的、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化學現象,以及相關模型、數據和圖形等的觀察,獲取有關感性知識,并應用分析、概括、歸納等方法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初步的加工和應用”,同時“能夠敏捷、準確地獲取試題所給的相關信息,并與已有知識整合,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新信息”[1],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形成信息素養。
從國外研究者對信息素養研究的發展歷程看,信息素養被認為是能應用信息資源、使用信息工具,以形成信息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2];能夠確定何時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2001年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提出信息素養是一種基于查找、評價、利用信息,并最終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4]。國內外學者大都從這四個方面對信息素養進行研究。[5-6]國內劉曉文以及崔金玲分別構建了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7-8]
化學信息素養與信息素養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學科素養來說,化學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的化學化及具體化,是信息素養的下位概念。何謂化學信息素養,學術界并未給出統一的說法,唐生岳指出化學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與化學學科內容的有效整合。[9]劉江田則將化學信息素養界定為個體對化學信息活動的態度及化學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評價、創新、傳播等八個方面的能力。[10]沈旭東及李敏分別編制了包含9個及32個項目的化學信息素養問卷。[11-12]本文根據美國教育技術報告并參考劉江田等人對化學信息素養的界定,將化學信息素養分為化學信息意識、化學信息知識、化學信息能力、化學信息道德四個維度。其中信息能力是核心,內涵十分豐富;參考張靜波[13]和劉江田等人對信息能力的劃分,本文將化學信息能力細分為運用化學信息工具、獲取化學信息、理解化學信息、處理化學信息、應用化學信息、創新化學信息、表達化學信息、評價化學信息八個二級維度。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
為了明確化學學習對學生能力和素養發展的作用,了解新課程實施背景下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的發展現狀,旨在為提高中學生化學信息素養水平提供幫助。
二、調查研究過程
1. 問卷的編制
根據測評理論,參閱相關文獻[2-13],編制了《蘇南地區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問卷》,該問卷在編制過程中注意了化學學科性以及可操作性,突出了化學信息能力的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自評式5點量表計分法,“完全符合”記5分,“比較符合”記4分,“難以判斷”記3分,“比較不符合”記2分,“完全不符合”記1分。問卷中有3道逆向題,計分時應做相應的分數轉換。在某一維度里,得分越高說明情況越符合某個調查項目的方向。
用于試測的問卷共60個項目。選取蘇州某高一年級學生為試測對象,共發放9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0份,回收率為88.9%,運用SPSS18.0對回收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對樣本項目分析后,刪除6道未有顯著性差異的題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再刪除4個項目,最終保留50個項目,其中化學信息能力項目占68%。測得問卷的 KMO值為0.714。轉軸后的矩陣共包含九個共同因素,這一結果與理論設計維度存在差異,化學信息能力從原來8個維度降為5個維度,這可能與一些項目之間存在含義交叉有關。因此,問卷結構在原先基礎上進行相應調整,按各因素對總體的貢獻大小并結合原設計維度將其排序如下:理解化學信息(7個項目);處理化學信息(9個項目);評價化學信息(6個項目);化學信息知識(4個項目);化學信息需求(4個項目);化學信息態度(5個項目);獲取化學信息(7個項目);創新化學信息(4個項目);化學信息道德(4個項目)。其中,化學信息需求和態度歸為化學信息意識,而獲取、理解、處理、創新和評價化學信息都歸為化學信息能力。
2. 調查對象及問卷回收
正式調查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江蘇省蘇州市及無錫市四所四星級高中(某城區中學簡稱為A,某高級中學簡稱為B,某開發區中學簡稱為C,某城鎮中學簡稱為D)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一共發放1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45份,有效率為74.6%。
結果顯示,問卷涉及的所有項目t值均達顯著,表明問卷中各項目均能鑒別出不同受試者的反應程度。對問卷進行因素分析,KMO值為0.939,Bartlett球形檢驗達到了顯著的水平,說明問卷的各個項目之間有共同因素存在,問卷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α值為0.926(>0.8),說明問卷的信度較好。由相關性分析可知(見表1),問卷各部分之間的相關低于總問卷的相關,各部分能對總問卷做出貢獻,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說明本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 各層面總體調查情況
從總體上來看四所高中學校學生的化學信息素養均值為3.20,標準差為0.55(各維度均值與標準差分別為化學信息意識3.16及0.70;化學信息知識3.20及0.79;化學信息能力3.09及0.59;化學信息道德4.12及0.71),說明學生化學信息素養處于中等水平,且學生間存在一定差異。具體而言,學生的化學信息道德水平相對較好,但學生化學信息意識、知識及能力都有待加強。因此,提高中學生化學信息素養仍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