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沙漠里的植物,比如駱駝刺,暴露在地表上的僅有很弱小的一點枝椏,可埋藏在沙里的根系卻龐大得嚇人,綿延十幾米甚至幾十米長。拖延癥也這樣,用牽一發而動全身來形容很適合。
有人這樣說,人生就是一個謀生場,你在頭破血流,掙扎生計,我在捶胸頓足,激流勇進。來來去去,皆無往而不利。然而,在步履匆忙中,我卻因拖延丟掉了你。
我們一路拖延,最后完成的還是最開始的期望嗎?我們在起點信誓旦旦的時候,會想到未來的自己是以這樣的方式給自己一個交代嗎?我們根本用不著夸大其詞。其實,我們自己心里很清楚,為了能懶下去,我們可以接受所有借口,這就是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法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朱爾斯·北約爾認為,絕大多數人的目標是盡量不動腦子地生活。拖延恰好是不動腦子的一種外現。拖延是對時效性活動所進行的沒必要的推遲。許多人都過著和去年一樣的今年,又幻想著不一樣的明年。仔細想想,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沒有落地的夢想永遠是幻想。學生時代的我們,人人都想站上領獎臺,但也只能眼巴巴望著那些成績優異的學霸。臺下的我們成績中等,每科成績都很平均,但又不突出,人最怕的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次開年級表彰大會,我們都會給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標,比如下次一定要考入班級前三名。可是到了學期末,成績依然不溫不火,原因在于我們制定目標,卻從來沒有去認真努力過。課后,當別人學習的時候,你是否在想,今天有點累,要不先去踢一場球,明天有了精力之后再繼續學習。于是等到明天,發現自己還有比學習更重要的事要做。就這樣,夢想還是那個夢想,而你還是那個你。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缺乏夢想,我們缺乏的只是踏踏實實現夢想的心態。拖延是這個時代的通病。你是不是在心中無數次地想過“我想要”,但是這些夢想又有多少正在被你無限擱置和拖延?多少夢想被你的拖延毀掉?
很多人向往成為學霸,但其實我們與學霸的區別就在于,今天的你拖延了嗎?努力了嗎?
當你還在好奇他們是怎么懂得那么多的時候,你已經望塵莫及。常人遇到很多不懂的,只會想:這可能學起來太難了吧?而且對我現在而言,似乎也沒有太大意義。品格,不是天生的。有句話說得很好:“有些人的生命沒有風景,是因為他只在別人造好的,最方便的水管里流過來流過去。你不要理那些水管,你要真的流經一個又一個風景,才會是一條河。”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的風景。這就是人與人思維上的巨大差距。困難一直有,但學識涵養可以幫你冷靜智慧地處理難題,堅定能讓你撐到大多數人都倒下去的那一刻。
努力是最不值得拿來夸口的品格,因為這該是人人都應具備的基礎品格。當你說出“正在努力”這句話的時候,恰恰就是仍在放縱自己的證據,因為你還根本沒有開始努力。
“其實,最大的決心并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經歷就是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可以調頭,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如果馬云當初有很多想法,卻沒有去做,或者總是拖延,那么現在就沒有阿里巴巴的存在。再比如,有一種機器,能夠把一些破爛的鋼鐵毫不費力地壓成堅固的鋼板。善于行動的人就像這種機器一樣,異常堅定,決心去做的,任何復雜困難的問題都無法阻擋他們。
現在的我是理科生,縱使別人會說你又不是個文人,我依然會在別人的不解中堅持寫作。寫作會占用我的空閑時間,似乎也不會給理科學習帶來多大益處,可是以后的事誰知道呢?
寫作于我而言,為的就是警醒自己。
學如逆水行舟,哪能遷延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