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忠敏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商貿管理系
市場營銷專業教育教學的檢驗與反思
——2013級畢業生調研報告
龍忠敏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商貿管理系
社會(企業)需要是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依據之一。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情況及其對在校學習期間的反思評價、企業對畢業生綜合職業能力的評價和建議等的調研,幫助我們正確認識教育教學的現狀,了解存在的問題,為尋求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路提供依據。
畢業生;就業;企業;教育教學;評價
學生進入社會后的就業情況、工作體驗和對學校教學學習的反思建議,以及社會企業對學生的認識評價和建議,是我們進一步完善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專業課程設置合理化,提高本專業教育教學效果的基本依據之一。
本次調研主要對象為2013級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學生、學生所在企業,調查方法為問卷調查方法(結合電話訪談)。希望通過調研:了解學生就業的行業、崗位分布情況;了解學生所在企業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我們教育教學的意見建議;了解學生對學校專業教育教學的評價和建議等。從調研的情況看:
2013級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從事營銷工作對應的崗位明確為銷售、調研、客戶服務、策劃。從學生回復的95份有效問卷看,61.05%學生的崗位是銷售工作,10.53%學生的崗位為客戶服務工作,6.32%學生的崗位是策劃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有13.68%的學生從事文員相關崗位工作,這一數據遠超營銷策劃(6.32%)崗位。所以,需要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不能作為硬指標,二是在今后的學生技能培養上面不可太狹窄。
學生從業所在行業分布較廣。從數據看沒有明顯的集中行業,占比前二為商貿零售類14.74%、管理咨詢類12.63%,這種分散性特點與我們本專業的普適性定位是一致的。盡管,營銷專業是否需要明確方向(行業,如汽車營銷、房地產營銷等)在高職院校各有所見,但是應該看到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需要營銷者,調查的結果也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的課程設置和教育教學上需要重視學生營銷知識技能的普適性和靈活性,以使我們的畢業生能較快地適應不同行業對營銷者的需要。
1、重視專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
盡管,學生對本專業課程設置的評價是基本肯定的,選擇“適應社會需要”、“基本合理”合計84.21%,但是選擇“適應社會需要”僅為36.84%,說明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問題和差距,需要積極完善。
2、教學過程方法手段需要完善
(1)專業技能比賽
各類專業技能比賽是培養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是 “滿意”選項僅43.16%,不足50%說明專業技能比賽存在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找到原因,提高效果。
(2)專業教師指導的校內實習實訓
這一教學環節和方法是教學理實結合,理論銜接實踐,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此項調查學生選項 “滿意”的為55.79%,雖超50%,但數值并不大,仍需加強開發和管理,提高效果。
3、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可再提升
對所學專業的了解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技能興趣和效果的重要條件。從調查結果看,在報考前只有64.21%的學生對本專業有所了解,雖然超過60%,但仍有35.79%的學生不了解。這就需要重視學生入學時的學前教育教學工作,多途徑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尤其是,我們并不清楚這64.21%的學生對專業的了解程度。
4、課程教學目標任務和具體內容設計需強調合理化
職業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學生在從業中的職業適應情況(體驗感受)也是對我們教育教學的檢驗,從學生反饋的情況看,認為對就業影響最大的因素:一是個人實際能力(很重要82.95%,比較重要15.91);二是社會實習和工作經歷(很重要76.14%,比較重要19.32%),這兩個因素的重要程度幾乎成為共識,尤其是個人實際能力。因此,在今后的課程內容、教學目標任務設置時,必須偏重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并使之成為各課程教學的理念;而社會工作經歷需要為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提供便利(如社會實踐的平臺)和時間,當然,頂崗實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要加強管理,提升效果。所以,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商務禮儀方面的系統訓練,可考慮設置商務禮儀課程。
1、學生就業單位(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較為樂觀(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每個評價內容(要素)的四個選項,選擇滿

表1 企業對學校畢業生的評價 (%)
下轉(第1 8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