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國很多村莊一樣,我的村莊也是以姓氏為基礎,是徐姓人聚居的地方。這個家族的歷史不長,到我母親一輩才第四代。開族先祖是一公里外一個叫祝家塘的村子里的人,不知什么原因就到這里開了族,生了五個兒子和若干個女兒,建了一幢占地千余平方米里外兩進七大間兩大廳四風弄兩廂房共有三十多個單間的房屋,直到第四代整個村子就這么一幢建筑物。四世同堂,所有的血緣關系所有的紅事白事所有的家長里短所有的喜怒哀樂所有的飛短流長所有的磕磕碰碰,都由一口天井牢牢地維系著。
外姓人的介入打破了這個家族的平衡,也打破了村莊的平衡。首先是第四代孫火爐的父親生下火爐不久便去世了,火爐的母親無法拉扯大孩子就招贅了臨村一紀姓男子華龍公,華龍公生下兩個兒子自然就姓紀了,一個叫水仔,一個叫永發。永發的結發妻子死得早,便再娶了一妻,后妻帶來前夫的兩個兒子,姓葉。其次是在我外公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后,在我母親的一再勸說下,我外婆招贅了一姓蔣的后夫,生了一女即我小姨,長大后進南昌洪都鋼廠當工人。因此,這個村子再無蔣姓了。由于我外婆無子,我母親最終選擇了招夫,我父親從橫山岡家山(祖處是上孚)來到了這個村子,于是這個村子就有了周姓。另外是韓姓的進入,我外公的堂兄弟老四公有四女而無一子,跟我母親要好的冬彩姨就學我母親選擇了招夫,不料招來一個博學多才給村人們帶來了許多歡樂的韓南杰先生。占姓的加入跟葉姓相似,是第四代孫順義伯亡妻之后續弦,后妻是對面叫柿樹塘的村子的寡婦,再嫁時帶著前夫的兒子占永炬,于是村子又有了占姓。
膨脹的人口最終從形式上將這個家族瓦解了。一百多人口和數百上千只雞鵝鴨豬貓狗共同生活在一幢大房子里,人們再也無法忍受這擁擠、骯臟、雜亂和不隔音的木板間了,自第四代起也就是我的父輩們終于開始逃離老房子,一時間,老房子周圍忽然冒出了許多磚瓦房木板房泥坯房茅草房和豬欄牛圈雞棚狗舍。人們由聚居變成了散居,一個體系龐大的每天都得信守的長幼親疏關系的大族被拆分成了許許多個相對獨立相對狹小且單門獨院的“小家”了。老房子賴以維系的宗族關系的繩索繃裂了,起碼在形式上,這個宗族的架子散了。老房子空了,空得只剩下芒種和順義兩個無依靠的老人。前些年還能看到順義伯駝著背芒種大叔拄著拐棍背著討飯要來的米糧幽靈一般出沒于破敗不堪的老屋。那時,老屋雖然殘破不堪,但畢竟偶有炊煙升起,尚能感受到一絲活人的氣息,可現在兩老已經過世,這屋就徹底成了空房,風吹雨蝕烈日暴煎,基本倒塌。昔日干凈齊整的房間現在雜草叢生,蟻蟲亂爬,墻是殘壁,椽已腐朽,青磚變黑,瓦片一地,更有泡桐樹從陰濕的空地里破空而出,高過屋頂后又肆無忌憚地擴張開來,將整座老屋的一半蓋了起來,老屋越發顯得陰森恐怖。當然,老屋還在發揮著它最后的功用,那就是每逢鬼節七月半、冬至和過年,老屋那依仗著幾根中柱和主梁勉強支撐著還沒有完全倒塌的大廳仍然擔負著部分徐姓子孫祭祀神靈拜祭祖先的偉大任務。只是這老屋實在是不爭氣得很,每每燃放鞭炮時屋頂上總要抖抖索索地掉下幾個瓦片來,把祭祖的徐家子孫嚇得半死,以為祖先怪罪。
利益關系的深刻變化使這個宗族蛻變成了名義上的宗族。村子里流行著一句古諺:一代親,二代表,三代無人曉。意思是說,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也就是第一代親近一些,到了第二代成了堂兄弟或姑表親,關系就疏遠了,到這時,利益關系大于血親關系。至于到了第三代,特別是對于比較龐大的家族來說,這關系就變味了,互相聯系更少甚至沒有了往來,即使見面也不曉得互相之間居然還有著同一個曾祖父呢。所謂的宗族到了第三代以后,實際上已成為名義上的宗親,宗族里每個個體自身的利益關系已經排在了第一位,而宗族的利益已經不重要了。老家的這個宗族也是這樣,首先是對外姓人的排斥,本來這是個很小的村子,總共就那么三四十戶百十來口人,五戶外姓人,往上輩一套跟徐姓全是姑表親一類的,都屬于“自家人”的范疇。可是人家不干,當外姓人在村子里生活得平平安安怡然自得時,徐姓人心里開始不平衡了——你外姓人憑什么在我們這里活得這么滋潤?硬是要找出些事端來,于是在生產隊出工分配農活時,外姓人就會分到臟點累點苦點的活,計工分時外姓人要低一點兒,分肉票鹽票布票糧票煤油票肥皂票時外姓人總要吃虧一點兒,年終分稻谷玉米紅薯時外姓人總要少分一點兒,總是分到最差的部分,就連干塘分人頭魚,外姓人也只能分到鰱鳙青鯽一類的雜魚。當然,占姓是不會受欺負的,因為占永炬的老婆娶得好,跟大隊的支書是親戚,他還當了生產隊長,因此徐姓人不敢欺他。在外姓人當中,最受欺負的要算韓姓和我們周姓了,紀姓由于水仔叔在公家的煤礦吃國家糧,因此徐姓人便有了三分忌諱,便不敢輕易欺負紀家和葉家。我們家,由于我母親是村里徐姓人中讀書最多最有學問也是最厲害的人,徐姓人每次欺負我們時,都要被母親施以有力的反擊,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母親決定讓我們所有兄弟姐妹讀書,她說只有讀書掙功名才能不被欺負。韓姓人從父親南杰到五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老實,就只有受徐姓人的擺布了。欺負外姓人的同時,徐姓人也互相欺負,在徐姓人內部,家族發生了分化,他們分成了更小的家族,軟弱一點兒的如瑞仔順義芒種火爐等雖然也姓徐,但往往也被其他強勢的徐姓人欺負。到了徐姓人內部戰爭爆發之時,徐氏宗族實際上已經蛻變成名義上的宗族關系了。
作者簡介:周亞鷹,男,江西廣豐人,中國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