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思
摘 要:翻譯測試是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從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和測試的實際出發,分析和闡述了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測試的內容、測試形式和測試的題型設計,從而促進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完善。
關鍵詞:翻譯測試 高職商務英語 測試內容 測試形式
翻譯測試是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客觀有效的翻譯測試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檢測翻譯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實際翻譯水平,改善學習方式并明確努力方向。就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翻譯方向的翻譯教學、翻譯能力和測試而言,其內容應與本科翻譯專業有所不同。
一、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能力測試的內容選擇
(一)翻譯教材的選擇
無論是商務英語翻譯教學還是測試,內容大多與教材息息相關,教師在測試時自然會根據所選教材安排教學任務和測試,所以教材的選擇對于測試的內容與形式至關重要。
目前我系本課程所用的翻譯教材有兩本,一本為《新編英語翻譯技巧》,應用于商務英語專業平行班;另一本是《英漢語言比較與翻譯》,應用于商務英語專業翻譯方向的學生。翻譯方向的學生有兩個班,高考英語成績均在120分以上。他們在英語語法、語感和學習自覺性方面比其他班級更為理想。在選擇教材時,為這兩個班選擇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劉全福、馮慶華主編的《英漢語言比較與翻譯》。這本教材特點是凸顯語言差異與對比理念,旨在通過全方位差異性對比與分析,培養學習者雙語差異意識及英漢轉換能力。
《新編英語翻譯技巧》是我系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編寫的教材,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經過三次改編,已初具規模。教材共有九個章節,分為筆譯與口譯兩部分。第一章為翻譯概論,介紹了翻譯的標準與過程,包括直譯與意譯的區別和用法;第二、三、四章系統地介紹了各類筆譯技巧,包括詞義的選擇、引申和褒貶;詞類的轉換;語序的變換;正反、反正譯法;增譯、減譯法;否定句的譯法;色彩與習語的文化內涵比較與翻譯;新詞匯的翻譯等。
(二)兩種翻譯教材引發的測試問題
《新編英語翻譯技巧》的優點在于所選例句難度適中,詞匯、句型和用法能適用于高職學生,且例句大多和商務有關。但從測試后試卷分析的角度來看,這本教材也有不足之處,即缺乏系統性,具體表現在:一是重點放在翻譯技巧上,在內容編排上太過于傳統,筆譯部分大多參照原來張培基先生編寫的《英漢互譯教程》,書里介紹的翻譯技巧太多,鑒于高職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大多數學生在翻譯測試時想不到也用不上。二是沒有體現出漢英雙語方面的對比,學生不了解兩種語言的異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翻譯時只能機械地模仿,不能舉一反三,導致翻譯出現各種錯誤。三是雖然全書在例句的選用上大都使用了與商務有關的內容,但對商務內容并沒有歸納總結,顯得很零散,造成學生在測試及平時的翻譯練習中對整個商務英語沒有形成明確的概念。
《英漢語言比較與翻譯》的優點在于將英語與漢語的不同之處分門別類地列舉出來,注重兩種語言轉換時的特點。該書理論性較強,且書中所選例句多為文學類的句子,比如有許多句子來自《紅樓夢》,譯文也多為楊譯本和霍譯本的比較。《英漢語言比較與翻譯》能將雙語的異同分析得淋漓盡致,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不懂英漢兩種語言如何轉換的問題。但這本教材適用的對象是本科英語專業三年級的學生,而對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來說,從基礎、認知能力、接受能力上來說要達到該教材的要求很有難度。根據期末測試后對學生進行訪談的結果,80%的學生認為測試難度太高,超過他們的能力范圍,且過于文學化的翻譯案例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沒有專業吸引力。學生們普遍認為若能從商務內容的角度,如信函、產品介紹、合同等來介紹翻譯技巧的同時介紹兩種語言的異同最為理想。
其實,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與測試應具備三個特點:有翻譯技巧、有雙語比較和真實的商務語料。對于高職商務英語翻譯的測試內容來說,測試應緊扣學生的專業、崗位需求及社會需求。
(三)測試內容的界定
根據課題小組在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特點研究》所做的高職商務英語翻譯崗位需求調查及分析,高職商務英語畢業生在工作中具體的翻譯任務主要是筆譯,口譯比筆譯少。筆譯以商務信函翻譯、產品翻譯、合同翻譯為主,又以信函和產品翻譯居多。所以,在商務英語翻譯測試的模塊選擇上應以項目為方向。
由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可解構為雙語能力、專業知識能力、翻譯技巧能力和翻譯技術能力,在進行測試時應根據能力需求安排測試內容。分時期、分階段根據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涵蓋內容(商務名片、商務信函、公司宣傳材料、商標商號、產品說明書和商務協議與合同等)安排測試。
二、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能力測試形式
(一)目前商務英語翻譯課程評價方式
以往我校翻譯課程的評價方式大致是終結性的,即在教學活動全部完成后,對教學活動的最后成果做出相應的價值判斷。與一般性的終結性評價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我系對每位學生的最終成績計算方式為平時30%+技能測試30%+期末考試40%,也就是說,對學生的測試主要分為兩部分:技能測試和期末測試。
1.技能測試
技能測試的時間安排大致在學期結束前三周左右,實際上還是一種終結性的評價方式。其形式為視譯,由外貿函電與翻譯課程教師共同制定測試內容,一個班準備10套視譯題,其中含2個中文句、2個英文句、一篇英文小短文(50個詞左右)及一篇中文小短文(50個詞左右),測試時由學生隨機抽取一套,由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測試,教師根據已制定的評分標準打分。
從測試的評分標準上看,這種技能測試形式注重對學生實際應用和實踐能力的檢測,特別是專業能力的靈活使用。從翻譯的角度看來,技能測試既考查了學生對商務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翻譯中的雙語轉換能力。
2.期末測試
商務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期末測試的形式為閉卷考試,一般由課程負責人在考前四周出好試卷,測試題型和內容大致上沿襲上個學年同門課程的題型與內容。題型一般分為五題,分別為短語翻譯(中英互譯)、正誤判斷并改正、句子翻譯(中英互譯)、段落中譯英和段落英譯中。任課教師會在大約考前兩周告訴學生考試題型并指導學生進行相應復習。為了防止泄題,出卷教師并不會告知其他任課教師試卷的內容,一方面保證了全年級期末考試的公平公正,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在復習時有的放矢。
因為這種評價方式明顯具有事后驗證的性質,而且對被評價者本身的改進、完善無能為力。作為評估者的教師只能看到評價的最終結果,卻不能了解形成這個結果的因素有哪些,這些因素里哪些是必然,哪些又是偶然,評價結果是否對學生公平,是否全面。
目前我校商務英語翻譯技能測試和期末測試的缺陷是:第一,沒有針對性,即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錯誤沒有整體把握;第二,對教學情況不能及時反饋信息;第三,測試內容隨意性太大會導致學生學習上的迷茫。
(二)商務英語翻譯課程評價方式的改進
由于終結性的評價方式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經過課題小組商議后,決定對商務英語翻譯這門課程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翻譯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尚在進行發展中的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價值判斷,保證一定的教學目標實現,其目的在于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于是課題組決定將技能測試融入形成性評價中,經過改進后學生的最終成績由形成性評價60%+終結性評價即期末測試40%構成。
1.形成性評價內容。評價內容為商務名片、商務信函、產品說明、商務合同、企業宣傳和商標商號的翻譯。在形成性評價中采用的方法是在各單元中進行單元內的形成性評價測驗,測度是檔案記錄,測試時間是按課程階段分段進行。利用每個學期的72個課時,按教學內容將評價分為6次。
2.形成性評價形式。在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中對學生的各翻譯能力測試實施形成性評價方式和終結性評估方式相結合的做法,進行初始評價、過程中持續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從而形成對翻譯學習過程的動態監控。在評價方式上,采用不同主體的評價方式,主要分為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以教師為主導的評價。
學生自我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揭示和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并發現學生在翻譯方面的優點和強項,記錄自己的缺點。教師會設定評價項目和方法,然后由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是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基礎,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發現對方的優點,以此相互激勵、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學生相互評價。內容包括:①理解原文;②譯文語法、拼寫和標點;③專業術語;④譯文表達得體準確;⑤譯文恰當通順。評價標準分為5個等級,分別為優(100~90)、很好(89~80)、好(79~70)、較好(69~60)、差(59~0)。
教師評價。教師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翻譯學習歷程,不斷反饋、調整、改進和提高學生的商務英語翻譯能力。評價內容可與學生相互評價的內容相同,其目的是使學生將自己所給的評價與教師的評價相比較之后,更加明白評價的方式和標準。
每一次評價后,將三份評價單匯集,這樣可以從三方面看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優點、缺點和需要改進之處一目了然。經過一個學期后,學生對自己在翻譯方面的所學所感也有深刻的體會,也能明白翻譯學習前進的方向。
三、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能力測試的題型設計
對翻譯測試題型進行多樣化設計,克服傳統翻譯測試中單純句子、段落翻譯命題方式所產生的弊端,如:評分主觀性大、測試目的不明確、測試覆蓋面過窄等問題。
四、結論
通過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分析與界定,建立一個系統的商務英語翻譯能力測試體系,即利用形成性測試方式,設計測試題型和評價標準。在實證研究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筆譯文本的基礎上,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作出客觀有效的評價,并驗證此測試方案的信度和效度。
如果我們的測試研究能夠對現有先進經驗及前沿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整合與借鑒,能夠對合理科學的翻譯能力測試體系進行全方位拓展性的思考與建構,測試研究就可以為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翻譯課程設置、教學管理、教材研發等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與支持,推動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參與文獻:
[1]肖維青.本科翻譯專業測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謝媛媛.高職商務英語翻譯崗位需求分析及啟示[J].現代科學教育,2015(03).
[3]楊文明.高職項目教學理論與行動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4]王振亞.現代語言測試模型[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該論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特點研究》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5YB177)
□責任編輯:鄧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