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冬春季節是肺炎的高發季,老年人又是肺炎的高發人群。近年來,相關研究發現,引起老年肺炎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幾點:
口腔內正常菌群改變、吞咽咳嗽反應降低。1.老年人不注意口腔衛生或齒齦炎等,可導致口腔正常菌群改變。2.老年人經常用口呼吸,口腔干燥,黏膜表面不易為唾液所“洗刷”,以及唾液中保護性免疫球蛋白減少打破了口咽部正常的細菌平衡。3.老年人常常服用的藥物也會引起唾液分泌減少。4.老年人嗆、咳等上呼吸道保護性反射減弱,吞咽與聲門關閉動作常不協調,易將反流的胃內容物吸入氣管內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老年人氣道廓清機制降低。隨著年齡增加肺組織失去彈性、呼吸肌力降低、咳嗽反應能力減弱,加之老年人病原體易在上呼吸道定植、繁殖均可導致氣道清除能力減弱。
肺泡防御能力降低。老年人的巨噬細胞吞噬、趨化性和中性粒細胞殺菌作用等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低下。而通過淋巴細胞實現的特異性免疫反應更差。從肺泡防御角度而論,老年患者對受細胞性免疫制約的病毒、真菌及原蟲以及細胞內寄生菌如結核桿菌、軍團菌和衣原體等的抵抗力均降低。
肺外因子導致老年人肺炎多發。老年人一般有多種內外科疾病,各器官功能衰退或處于營養缺乏狀態等。腦血管意外后遺癥、血液病、胃食管反流和糖尿病對肺炎的影響較大,營養狀態中低蛋白血癥和低鋅血癥與肺炎密切相關。
還有,如反復住院患者,因為侵入性操作導致機體天然屏障破壞、藥物作用如免疫抑制劑、抑酸劑等使用可增加肺炎和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生。
為防患于未然,針對上述危險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預防肺炎的發生:
增強體質,保持口腔清潔。積極參加戶外活動,注意保暖。每日早晚刷牙,或使用漱口液潔口。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70%的肺炎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感冒流行期間,外出戴口罩是比較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溫度適宜。盡管天氣寒冷,仍應該養成每天開窗通風30分鐘的習慣。另外,室溫一般保持在18~20℃,老年人應在22~24℃為佳,濕度在50~70%之間為宜。
平衡膳食,注意營養。1.高蛋白、低脂飲食;2.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3.多吃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4.限制食鹽的攝入量,每人每日食鹽量為5~6克為宜。
盡量避免長期臥床。長期臥床易發生墜積性肺炎。對于必須臥床的患者應定時翻身拍背,床頭抬高30~45度。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酗酒。
積極治療原發病。特別是糖尿病、心腦血管病。
注射流感和肺炎疫苗,雖然并不是接種過疫苗就可以保證不得流感和肺炎。肺炎疫苗只需接種一次,但身體虛弱者,在首次接種5年后需要二次補種;每年9~10月份注射流感疫苗。
雖然老年性肺炎癥狀多不典型,但易發生為危重癥,且并發癥和合并癥較多,治療難度大。所以,應該對老年性肺炎引起足夠重視,一旦出現不適癥狀,要立即去醫院就治,盡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這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