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民謠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生活在多元文化沖突中的現代幼兒喜愛民謠,如何讓幼兒在民謠學習中獲得發展?對此,我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精選民謠,擇優而導
由于地理、習俗、語言等自然條件的諸多影響,我國民謠形式多樣,蘊含豐富,反映生活面廣,但其中不少內容并不適合幼兒學習。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優秀的作品作為園本課程,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健康性原則。民謠在文化積淀過程中雖然保留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但也有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因素。有些民謠雖然朗朗上口,節奏感強,但語言粗俗,有可能對幼兒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還有些民謠存在一定的迷信色彩。因此,教師在選擇時要注意甄別,有意識地選擇有益于幼兒健康成長的童謠,以避免對幼兒產生不良影響。
2.適應性原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我們在選擇民謠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例如,小班幼兒,我們可以選擇那些接近生活、語言生動、便于游戲的短小民謠,如《炒豆子》《拉大鋸》等,幼兒邊說民謠邊游戲,興趣盎然,百玩不厭;中班幼兒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強,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貼近幼兒生活實際、內容較為豐富的民謠,如節選的《地頭盤歌》《家鄉的土特產》《風箏歌》等,以更好地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大班幼兒理解能力進一步增強,注意力更集中,我們可以選擇較長篇幅的民謠、繞口令、仿編民謠等,如《天上星,地上釘》《真稀奇》等。
二、興趣入手,有效推進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幼兒學習民謠的興趣,我們從以下幾方面積極有效地推進民謠活動的開展。
1.說中有玩,游戲激趣。游戲是幼兒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幼兒最基本、最喜歡的活動。因此,根據幼兒這一特點,在學習中可以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學習民謠的興趣。如民謠《小朋友手拉手》里有小蜜蜂、小耗子、小白兔等動物形象,活動中教師可先播放民謠錄像,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給幼兒分別戴上蜜蜂、老鼠、貓等動物的頭飾,邊玩邊學會說民謠;然后進行角色交換,一遍遍地重復游戲。由于說中帶玩,玩中有變,幼兒百玩不厭。還有一些用于幼兒游戲的民謠,幼兒邊念兒歌邊拍手、跳皮筋等,既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感,又滿足了幼兒好動、好玩、好說的特點,因此深受幼兒喜愛。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情境創設能引起幼兒的情感體驗,幫助幼兒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活動內容,提高活動效益,促進其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民謠的內容來自現實生活,引導幼兒參觀能有效幫助幼兒學習民謠。例如:在學習《如今我們葉家莊》這首民謠時,我們帶領幼兒參觀家鄉的果園、魚塘、養雞場、民居,幼兒異常興奮,很快就掌握了民謠的內容。這樣用生活向孩子們展現情境,既讓他們學習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讓幼兒感受生活美、自然美。
3.創編民謠,培養興趣。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是既有模仿又有創造。在開展民謠學習的活動中,模仿民謠的韻律格式,自編民謠,以培養幼兒的遷移能力。如民謠《嘟嘟嘟,買糖粥》,該民謠從頭到尾形式統一,都是常見的象聲詞。如:嘟嘟嘟,買糖粥;啪啪啪,放爆竹等。這些讓小朋友兩兩之間可以玩“一人做,一人猜”的民謠游戲,對于民謠的規律,小朋友很容易掌握。教師在活動區角準備一些相關圖片,孩子們很快編了一首新的《嘟嘟嘟,買糖粥》,并且樂此不疲地反復吟誦和游戲。另外,讓幼兒給熟悉的民謠更改部分詞語,這既能提高幼兒學習民謠的興趣,又有利于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例如:幼兒將地點名稱換一換,把時間及描述的事物改一改等,都能創編出新的民謠。
三、有機滲透,生動發展
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民謠,我們還將民謠學習有機滲透于幼兒生活的全過程,這包括幼兒園環境布置、幼兒生活、幼兒園游戲等。
抓住一日生活,便時時有民謠。如晨間接待時,帶有游戲性質的民謠伴隨幼兒值日、桌面游戲、晨間鍛煉,民謠滲透到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在原生態的民間游戲中獲得快樂與審美體驗。小班的民謠操、讓幼兒領略到民謠的無窮魅力。午餐時一段甜美的民謠,讓幼兒一邊用餐一邊感受民謠的無窮魅力;散步時,與幼兒一同欣賞、講述、討論以民謠為主題的墻飾;入睡前,放一些具有濃郁鄉土特色的催眠謠。
創設新環境,處處顯民謠。墻飾上的民謠圖片,小班的“民謠角”,中班的“民謠游樂坊”,大班的“學習民謠我最棒”“星光劇場”等區角的布置,讓幼兒置身濃郁的草根文化氛圍中。區域活動中我們盡量提供圖片、錄音磁帶等,讓幼兒在表演區自娛自樂,盡情表現。隨處可見的民謠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民謠的興趣,提高了民謠教育活動的效果。
民謠在我國歷史悠久,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創造的,天然質樸、朗朗上口。我們幼兒教師要不斷挖掘其中的教育資源,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不斷得到傳承、弘揚和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常青幼兒園)
□責任編輯: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