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慰鄂
我國古代就有滴血認親的說法,在宋朝,世界上第一部法醫著作宋慈的《洗冤集錄》中也有滴血認親的記錄,當然,這樣的認親不但不會洗冤,反而會造成冤假錯案。現今眾所周知,孩子不一定與父母同一個血型,若因血滴不能融在一起便判無親緣關系,豈不“冤哉枉也”。
1901年科學家發現了ABO紅細胞血型,這些血型都存在遺傳關系,但以此來認親,也難免不發生冤案。因為常用的ABO血型只有A、B、O和AB型,平均4人以上就會出現重復,所以只能得出排除的結論而不能得出肯定的結論。如父母都是O型血型,被檢查的小孩是其他血型,就可排除是該父母的親生子:即使被檢小孩也是O型,也不能肯定小孩就是該父母所生,因為同一時辰出生的O型小孩就不知多少。故以紅細胞血型來判斷親子關系也會出現很多“冤假錯案”。
隨著血型系統的不斷發現,親子鑒定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可以達到認定水平,如近年來人們發現不僅紅細胞具有不同型別,如白細胞和各種組織細胞表面上有更復雜的型別,我們稱之為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型別。現已發現HLA抗原有148種之多,它們又分成了7個系列。七個系列的148種抗源互相搭配,就會形成數以億計的HLA型別。HLA好像“百家姓”,各個HLA系列的排列組合,又好像人的無數的名字,人同名又同姓者很少見,同樣的道理,HLA完全相同者,除了雙胞胎外,幾乎不大可能。所以利用HLA鑒定親子關系遠比利用ABO血型鑒定準確得多。
DNA技術應用比較廣泛,除親子復寫以及刑事案件偵破外,主要用于空難、爆炸等大型事故現場的身份鑒別,在舉世震驚的美國紐約世貿大樓被炸事件中,DNA鑒定對辨認死難者起著關鍵作用。
現在DNA親子鑒定已涉及到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領域,諸如離婚中孩子的撫養、懷疑配偶不忠、懷疑“貍貓換太子”、遺產繼承權的確定、遺失或失落多年家庭成員的認親、私生子的親生父母的確認、移民、簽證、上戶口、人工受精案及違反計劃生育案等。因此,私人要求做DNA親子鑒定的也日益增多,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這里必須提醒的是,私人做親子鑒定應先到當地司法部門辦理委托手續,然后到指定的權威部門去做,并由專家負責解釋鑒定結果,切勿隨意濫做。如果鑒定技術不過硬,萬一有錯,必定會嚴重傷害被鑒定家庭。同時,DNA鑒定也不是萬能的,如果被鑒定者的遺體或遺體碎片被燒焦,DNA鑒定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