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成 孫滿濤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建筑工程中的相關技術變得越來越多,施工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是與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著密切聯系的,以本文提到的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為例,這一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相應的技術要點,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好的發展我國建筑事業。本文以某廠房施工為例,工程中主要采用了耐磨混凝土地面的施工技術,這一廠房主要是框架結構,在采用這一施工技術時,所應用的主要材料是非金屬石英砂,顏色選擇了本身的顏色,下面筆者就針對這一施工技術在廠房中的具體應用展開論述,希望對今后相似工程的施工帶來一定的經驗。
關鍵詞: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要點
在采用這一施工技術的過程中,相關的技術指標需要符合要求,例如耐磨硬度應該滿足莫氏硬度7-8的要求,抗壓強度需要超過80.0,在耐磨度比方面應該滿足的標準是超過300以上,經過檢測可以達到413%,在表面強度上,應該符合3.30的標準,經過對實際情況的檢測,檢驗結果都能達到標準的要求,所以可以進行施工。筆者從施工要點以及具體的施工體會為角度進行闡述,希望在今后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可以起到進一步完善施工效果的作用,更好的發展我國建筑事業。
1、材料準備
在對非金屬石英砂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施工流程進行工作,先是要對基層混凝土進行鋪設,在將其平整的鋪設完成以后,將非金屬石英砂均勻的鋪撒在表面上,等待進一步的初凝,對于耐磨材料的使用,應該先將其浸濕,然后使用抹平機進行抹平,再采用抹光機等保證作業的順利進行,這樣耐磨層以及混凝土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具有高致密性特點的地面。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選擇非金屬石英砂為主要材料,這是一種天然礦石,在使用量方面應該根據實際的要求需要進行控制,在設計中如果對這一問題沒有進行詳細的說明,那么可以根據一般標準的要求進行使用。如果是輕磨度的地坪,那么應該為2-3㎏/㎡,對于中磨度地坪而言,應該為3-5㎏/㎡,在重磨度地坪的選擇上,應該以5-7㎏/㎡為宜。
因為耐磨骨料屬于一種工廠產品,所以在進行運輸以及包裝等過程中,都需要在水泥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操作,相應單位應該保證在耐磨骨料出廠前出具相應的合格證明,并且在進場以后嚴格的對其加以保管,這樣才能保證免受腐蝕性的影響,但是保管時間也是有限度的,最多不能超過三個月,一旦出現結塊的現象,那么就不能繼續使用了,在使用耐磨骨料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原本的顏色,在其他情況中還有紅色、綠色等顏色選擇。在面層的材料選擇上,主要是以商品混凝土為主,實際上混凝土經常會出現泌水的現象,那么為了可以有效的預防這一問題的產生,就可以將水灰比控制到最低,在反復比較的基礎上保證水灰比在0.5以下,并且保證坍落度為140mm以下,將混凝土最終的配合比固定下來。
2、主要機具及工具
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除了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以外,主要機具以及工具的應用也是相當有必要的,選擇好合適的機具及工具往往可以對施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本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所選擇的機具是機械饅平板振動器,選擇帶圓盤的型號,還有鋼制的活動振動梁,這一工具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進行伸長以及縮短。除了上述的工具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設備等。
3、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標高、分格縫控制—澆筑混凝土、平整—除去泌水—第1次撒布耐磨材料—第一次提漿—第2次撒布耐磨材料—第二次提漿—機械饅抹平壓光—表面整體壓光—表面修飾及涂養護劑—塑料薄膜覆蓋養護。
4、操作要點
標高控制。在建筑物自身結構的基礎上設置基準線,使用水平儀對地坪澆筑區域進行檢測,主要檢測的內容是混凝土的澆筑厚度以及對水平高程加以進一步的標記,將結果記錄下來并且進行復核,對凹凸誤差進行控制,使其保持在3mm以內。
變形縫設置。變形縫包括伸縮、縮縫和沉降縫,變形縫設置應與結構相適應,滿足使用、質量、美觀要求,本工程沉降縫間距為48m,縱向縮縫采用平頭縫,間距6m,橫向縮縫應采用假縫。
為減少泌水,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不高于0.5)和坍落度(不大于14㎝)。混凝土分段(倉)施工,邊鋪邊振搗.直至澆筑到設計標高,采用6M長振動梁振平達到平整度要求,邊角處用混凝土填補,用刮扛找平至地面設計標高,至此砼施工即可進入耐磨硬化劑施工,直至完成成品地面。混凝土澆搗時,應特別留意模板邊緣和封口處混凝土的干濕情況,該部位須提早進行耐磨面層施工。
第一次鋪撒耐磨材料。鋪撒量地面為4-5㎏/㎡,混凝土達到初凝時,應分段(倉)將2/3規定用量的耐磨材料,按先邊角、陽光暴曬和封口部位,再由前往后依次均勻鋪撒于混凝土面層,鋪撒不宜過早,面積不宜過大,否則會出現混凝土表面先硬化,下面還發軟的現象,最終造成無法施工或來不急施工。施工時應穿軟質平底鞋。
第2次撒耐磨材料。第2次撒布耐磨材料是對第1次撒布的調整。先用靠尺或平直刮杠衡量水平度及觀察均勻度。撒布的方向應與第1次撒布方向垂直,撒布量為全部撒布量的1/3,撒布后立即抹平收光。地面抹光作業至少兩次,作業時應縱橫向交錯進行,均勻有序,防止材料聚集,邊角處用抹子處理。
抹平(提漿)機抹平作業。抹平(提漿)機有鋼質單盤和雙盤兩種機型,RA-1耐磨材料鋪撒完畢并充分潤濕后,先人工用木抹子將墻、柱等邊角部位搓平,其余部分用抹平機抹平,抹平時間以抹平機運行時不甩漿為宜,抹平機應由前向后,左右反復運行,鋼盤每運轉1圈抹平機移動約100㎜效果最佳,運行時遇凹凸部位,可將抹平機在凹凸處前后移動即可。
地面抹光作業。采用抹光機或手工抹光來完成地面的最終修飾,抹光機配有4片金屬抹片,十字組合,其傾斜角度可根據混凝土表面的硬化程度而隨意調節,抹光機在耐磨地面上每次抹光作業的時間間隔和抹片的傾斜角度調整,與手工操作相同,抹光機運行要求由前向后,左右反復,每趟壓搓,反復3遍以上,用鐵抹子按序壓光成活。
成品養護與保護。(1)耐磨材料面層完成5-6h后,在表面涂敷二度MASTERKUBE128混凝土養護劑,阻止其表面水分大量蒸發,以保證耐磨材料強度的穩定增長。(2)耐磨材料面層做完后養護期內,72小時內嚴禁上人,14日內嚴禁進入車輛,以防污染和破壞地面。
縮縫處理。連續施工的耐磨地面,在達到3d齡期時采用切割機按設計要求切割收縮縫,切割前統一彈線,以確保切割整齊順直,切縫深度為地坪高度的1/3。切割時應特別注意成品保護。
5、結語
本工程面層混凝土厚度為400㎜,若施工速度過快,面層混凝土漿產生過少,會與基層剝離,易出現空鼓及裂縫現象,約42046.98㎡的廠房耐磨混凝土地面,經全數檢查無一處裂紋、脫皮、麻面和起砂等現象。因此只要材料選用得當,使用合格的施工機具,嚴格按施工工藝流程和操作要點進行施工,就可保證整體耐磨混凝土地面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明.房屋建筑地面的施工技術研討[J].民營科技.2011(11)
[2]阮立東.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術探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20)
[3]李福君.淺談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術要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