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英奇
摘 要:調線調坡在城市軌道交通路線設計中的含義是對已經施工完成的橋梁隧道等建筑物進行三維結構上的測量,再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線路平縱斷面兒,進行優化處理,在此基礎上滿足建筑上的各項要求。這個環節上的操作,在城市軌道交通上的意義非常重大。對調線調坡進行調整時,應以工程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并做出必要的線路改動,也可以在征得設計師的同意下對線路設計進行改動,滿足界限上的要求。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設計;限界檢查;調線調坡
城市軌道交通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會由于施工與測量上的誤差使得結構產生變形。如果此時還按照原路線進行施工的話,就會出現界限上的問題。此時可以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對線路平縱面進行調整優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調線調坡技術施工。調線調坡技術是在已經完成的截斷面上進行二次施工讓線路更加的平整,調線調坡施工完成以后,道路上行駛的列車會更加的平穩,所以調線調坡施工工程在道路的建設中意義重大。
1.調線調坡資料準備
調線調坡設計是以已施工完成的隧道或高架橋梁的實測資料為基礎,對超出誤差允許范圍區段線路進行調整。所需準備的資料主要包括:
調線調坡測量資料,包括結構頂、底板的水準測量及橫斷面的測量,以及線路中線的放樣等。其中中線放樣、水準測量應按照有關規范滿足閉合差的要求; 橫斷面測量是調線調坡的重要數據之一,該測量較難檢查,須嚴格執行。
與調線調坡相關的原設計資料,主要包括線路平、縱斷面設計圖,限界圖,軌道設計圖,地鐵車站、區間設計圖等。最后是隧道或橋梁的工后變形、沉降資料的準備。
2.調線調坡設計
2.1設計原則
調線調坡設計應以實測線路平面、高程及限界資料為基礎,同時參照誤差標準,對線路平面及高程進行調整。調整后的線路,必須滿足設備限界、建筑限界的要求,同時應滿足《地鐵設計規范》等相關規范、規程的要求。調線調坡的設計標準原則上應與原設計標準一致,如按原設計標準會導致較大的土建工程返工、從而造成工程造價的大幅增加時,應召集各個相關專業,在不影響后期運營的前提下,對原設計標準能否做適當修改進行專門研究。3. 2 限界專業檢查限界檢查主要是對每個橫斷面測點的實測數據與測點的建筑限界進行比較,從而判斷該斷面是否滿足限界要求。
豎向限界檢查主要包含3個部分,軌下道床厚度檢查、軌上凈空高度檢查以及車站站臺板高程檢查。橫向限界檢查主要是對每個斷面測點實測的橫向值與相應該點的建筑限界值進行比較。如經限界檢查后,斷面不能滿足限界要求,則需將檢查成果提交線路專業人員,進行調線調坡設計。另外,軌道專業也應對每個斷面進行分析判斷,檢查在誤差允許范圍內,是否能對軌道高度進行適當調整,如不能滿足要求,也需將成果提交線路專業人員,供調線調坡使用
2.2允許誤差標準的確定
對于道路施工工程允許誤差值上的界定,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范圍作為標準來進行參照。主要的原因是目前沒有一個相應的規定對誤差數值進行明確的規范。所以在道路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施工工程只是參照相關施工工程上的允許誤差值來開展施工程上的工作。一般情況下,隧道豎向的方向上允許的誤差最多不超過50mm,但是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如果軌面的高低比設計圖紙上的標準要高,可以通過采取增加道床上的厚度進行彌補,反之,就減小道床厚度。其中道床上的厚度增減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同時要注意滿足排水上的標準。
2.3調整方法
對于,道路施工斷面上的侵限情況,可以采取實測斷面的數據與理論上的限定數據進行比較,并根據比較的結果對路線的平面以及縱斷面進行調整。其中要注意的是斷面侵限數值要保持在最小的范圍以內。如果此時施工上的誤差值很大,并且通過線上調整已經不能滿足,戒線的要求,這時可以通過調整結構與設備上的數據滿足施工要求。在調線調坡設計的工作中,比較重要的工作是對于斷面與誤差情況的掌握,這需要施工現場的設計人員對現場的實際情況精準掌握后經過橫斷面的測量數據做出具體的調整。
調線調坡設設計規劃涉及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根據線路的平整面進行實地的勘測,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區域需要進行現場的實際測量。其次將工程中的設計點尋找出來并根據設計標準將橫斷面以及高程測量上的要求進行制定。第三點是根據測量的數據將結構上的各種平面規格進行規劃。第四點,將理論與實際上的數據進行比較并算出侵限值的范圍。第五點是對線路平面與縱斷面進行調整并考慮直角或是直線上的測量角度。最后是實際建造情況與設計平面上的對比并通過比較結果對工程實行調整。
綜上所述,調線調坡設計上的工作需要按照實地的考察并根據原則上的標準進行施工,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線路進行及時的調整與規劃滿足界限上的要求。對于實際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可以在各個部門都同意的情況下對原有的設計圖紙進行修改,調線調坡上的工作需要按照線路平面及縱斷面的施工規范展開。
平面調整方法,對于兩頭切線方向偏差不大而曲線地段偏差超出范圍的地段,可采取偏角不變、調整曲線半徑或緩和曲線長度的方法進行調整。對直線(含部分曲線)存在同向偏差且數值相當的地段,可采用切線平移的方法進行調整;對于其他情況,可綜合采取以上方法進行處理。最后根據調整后的資料重新放中線,作橫斷面,進行檢查。縱斷面調整方法: 調整坡度或坡長。變坡點位置可設在整數米的位置、坡度值可用非整數,允許地下線的最小坡度可用到2‰,但應注意保持排水溝不積水。在困難條件下,限界中可適當扣除施工誤差預留量,道床或接觸網可作特殊設計,在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滿足凈空要求的,由施工單位采取補救措施、擴大隧道凈空,并根據施工補救方案進行縱斷面修改設計。
2.4隧道內預留沉降值的研究
隧道的沉降是不可避免的,軌道結構對沉降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隧道結構可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線路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會使列車運行條件惡化,當沉降差超出軌道扣件的調節能力,輕者加大線路傷損,嚴重情況下會危及列車行車安全。因此,在隧道結構正常使用期間,為了達到隧道沉降處于扣件可調節范圍之內,除可設計大調高調距扣件外,也可在調坡設計中預留部分工后沉降值。
3.結論
總體來說,調線調坡工程是一項涉及面廣且步驟復雜的施工工程,每個項目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對調線調坡工程進行實際上的調整工作時,需要根據基本施工原則與施工方法開展工作。不能無目的無標準的開展施工步驟,避免造成施工工程上的資源浪費。并在保證線路工程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完成調線調坡上的施工步驟,最大限度的保障工程質量并降低工程上的造價。
參考文獻:
[1]劉延晨.雙邊控制法在地鐵調坡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隧道建設.2014(04)
[2]郭俊義.調線調坡設計以及對線路設計的啟示[J].都市快軌交通.2011(05)
[3]趙強.武漢2號線調線調坡設計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3(10)
[4]李洪強.蘇州軌道交通調線調坡技術研究[J].鐵道建筑技術.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