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對于新型農村建設的發展,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結合發展,全面推進農村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建立新型農村社區已經成為農村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發展路徑,新型農村城鎮化社區建設的與傳統的自然行政村和城市社區建設有很大區別,主要是結合農村的地理環境和農村居民的布局情況,將若干個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統一規劃建設而形成的新型農村社區,將宅基地編入基本農田改造計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我國對于新型城鎮社區建設的起步較晚,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就農村城鎮化社區建設進行淺要地研究,為大家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農村 城鎮化社區 建設 研究
1 農村城鎮化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農村社區建設管理的現狀
近幾年對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由于政府和村委會的監管力度不足,建筑工程施工隊伍的素質也參差不齊,施工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較低,對于社區建設的質量管理觀念淡薄,導致很對農村社區的建設中出現很多質量和其他方面的問題。以及在農村社區建設規劃中,鄉鎮相關的建設管理部門等服務機構的建設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建筑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在農村社區建設中無法全方位提供相關的技術指導以及社區建設的設計、施工和后期維修等質量監督,導致農村社區建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和服務性基礎設施建設不全面。
1.2 農村社區建設在設計和施工中的不足
目前我國針對農村社區的建設還處于發展和試點階段,農村社區建設又完全不同于城市社區建設的范疇,針對農村社區工程建設和生產,缺少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施工規范要求,不論是在農村社區建設的選址上,無法根據農村人口的密度、原始地形地貌,以及各方面的因素綜合分析研究,目前很多地區農村社區建設的選址上都很隨意,完全不綜合考慮農村的整體發展等,反而制約了農村的發展進程。其次在農村社區建設施工中對于建筑工程的管理面狹窄,局限性較大,沒有嚴格按照相關建筑工程規范要求實施監督管理,在社區建設的原材料控制、土方基坑驗槽和主體結構的施工質量,以及社區建設竣工驗收不規范等方面監管力度不足,以及鄉鎮建設管理部門的對社區建設的管理責任不明確,導致農村社區建設中質量得不到保障,以及其他服務性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2農村社區建設的管理措施
2.1加強農村社區建筑工程的管理
建立科學有效地社區建設管理制度,加強鄉鎮建設管理部門組織建設,盡量把社區建設的各個環節落實到責任人。實現與社區建設項目部聯動機制,合理統籌安排社區建設管理監督工作,強化鄉鎮建設單位對農村社區建設的管理。其次是對于農村社區建設的特殊性,在社區規劃建設中,農村社區的選址、設計和施工,以及后期的竣工驗收,可以吸引農村居民參與其中,加大社區建設管理的宣傳力度,調動村民監督管理的積極性。并定期針對社區建設出現的常見問題和相關技術管理要求,對鄉鎮相關施工管理人員和村民進行建筑施工管理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這樣一方面實現民主管理的模式,更能加強社區建設的管理力度。科學合理地規劃設計農村社區建設,農村社區建設不單是解決農村居民住的問題,還應統籌考慮農村經濟發展,城鎮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性設施配套,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改善農村住行和生活水平為目的,結合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生產生活文化、水文地質條件和交通等全方位科學規劃設計農村社區,避免鄉鎮企業為了落實國家政策盲目建設的問題,加強農村社區建設村民的滿意度。同時社區建設的規劃和設計對項目建設和后期使用等都有很大的影響,直接關系到農村社區的工程質量和使用年限,以及后期農村社區正常使用和發展。首先是根據整體規劃,選擇多個社區建設地址,嚴格根據規范要求對選址地區的地質勘測,然后進行綜合評判后,針對建設地區進行設計,在設計施工中針對農村村民的要求進行各類優化設計,正確處理優化設計和社區建設的經濟關系,進行工程造價和技術對比分析,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控制社區建設工程造價,另一方面提高設計質量。
2.2加強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服務性設施建設
新農村城鎮化社區建設不同于傳統的行政村的房屋建設的區別在于有健全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性設施,但鄉鎮建設管理部門往往容易忽視農村社區的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道路、天然氣、供電、自來水和綠化、健身設施和道路照明、以及通訊等設備的建設是農村社區建設的重點,提高村農生產生活水平的重要設施。因此鄉鎮建設管理部門要正確認識基礎設施和服務性設施對于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性。根據農村社區的建設規劃和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建造,一方面極大的改善了農村交通狀況,就近與國道和省道連接,促進農村和城市交流,另一方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便利的條件。因此合理規劃社區道路,結合就近的城市道路連接貫通,根據農村社區的地理分部特點,設計多級道路,在主干道的建設中,根據社區的設計規劃,加強管線綜合工程內容包括給水、雨水、污水、電力、路燈、電訊和有線電視等管線的設計和施工,預埋配電線路應社區主要干道采用PVC管進行敷設。同時對于干道和社區照明和樓道照明設計用盡量選用節能性燈具。還應在主要道路上設置交通標志、路牌和警示牌等、道路兩邊設置綠化帶和景觀設計等,提高農村道路的景觀藝術。其次就是農村社區室外工程的建設,一般對于農村室外工程建設中多采用雨污分流和污廢合流的方式,雨水通過雨水管道就近排放到河流和水庫等,生活用水等經過化糞池等設施處理后集中排放到收集池作為以后村農生產用有機肥料或建造大型沼氣池等,提高農村經濟效益。以及在社區消防設施的設計中,由于農村社區人口密度較大,村民防火和用電意識較差,因此在設計規劃中應考慮室內外消防系統,可以選擇單獨建造蓄水池供給消防或者直接由市政給水管網供給室內外消防。
2.3加強農村社區施工隊伍的管理
對于農村社區建設中,鄉鎮政府建設單位在選擇施工單位時未嚴格對施工單位的資質和施工力量進行篩選。在施工單位的好壞直接影響社區建設的施工質量。因此對于施工單位應公開招標的形式,擇優選取。減少施工成本。要求施工單位針對農村社區建設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計劃、材料采購方案和人員計劃等,在施工過程中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規范和設計要求施工,避免出現豆腐渣工程等現象,確保農村社區建設的質量安全。
總結:隨我我國城鄉發展的趨勢,對于農村經濟和基礎設施的發展比較緩慢的特點,以及結合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居民居住較為分散的特點,加快農村社區建設,不能實現加快農村土地資源的整合優化,合理分配和利用農村土地資源,改善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改變過去農村臟亂差的問題。因此對于我國發展新農村城鎮化社區的建設是國家發展的重點,在這個方面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研究,借鑒國內外農村社區建設成功的案例,根據目前農村地區城鎮化社區建設試點的實施經驗,加強農村社區建設的施工質量,全面推進農村城鎮化社區建設。
參考文獻:
[1] 張穎舉. 《中部地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以河南省為例》[J]. 貴州農業科學. 2011(02).
[2] 徐勇.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推進農村社區建設》[J]. 江漢論壇. 2007(04) .
[3] 于曉東.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乳山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管理問題研究》[D]. 山東大學.2014.
[4] 王正男. 《新鄉市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問題研究》[D]. 山西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于秀雪(1971.12),女,漢族,山東即墨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村房屋,道路及農村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