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海
基層黨支部的工作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是職工隊伍和諧穩定、管理服務上水平的具體體現。下面,就基層支部書記在工作中常見問題及對策做一下淺要論述。
一、基層黨支部書記在工作中常出現的一些問題
1、“荒了自己地,種了別人田”。表現在工作中定位不準,職責不清。一些基層支部書記對黨支部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位,習慣于、熱衷于干容易出成績的、效果明顯的生產工作,而對于份內的黨建工作則是沒有很好地履職盡責,忽視了自己的工作陣地。
2、黨群、行政工作“兩張皮”。 表現在黨群工作和生產行政工作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沒有形成合力。黨群工作還沒有融入中心、進入管理,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
3、業務不熟練,影響工作開展。一些基層黨支部書記剛走上新崗位,或者老支部書記不注意業務學習,導致很多黨支部書記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業務流程,對黨建知識生疏模糊,黨建常規工作不到位。
4、黨建創新能力差,發揮作用不突出。 基層黨建方法和形式單一,缺乏“活力”。黨群工作開展的平淡、死板,沒有靈活性,滿足于低水平,不能與時俱進,在“創一流、創特色、創品牌”方面動力不足,導致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到位。
5、黨支部活動經費緊張,制約了活動開展。基層黨支部由于活動經費緊張,工作起來難免捉襟見肘,能夠確保常規的組織生活就有難度。基層黨建方面一些好想法、好思路因為費用原因難以實現。
二、積極應對,抓好工作以業績打開困局
1、履職盡責,抓好黨支部建設。
第一,按照“常規+特色”工作模式,狠抓基礎工作,在特色亮點上下工夫,增強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影響力。第二,時時發出黨支部的聲音,處處展示黨的良好形象。基層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利用好《基層黨支部委員會議事規則》這樣的政策平臺,決策、參與、監督單位重大事項,關鍵時刻要有黨的聲音;按規范、標準、程序辦事,增強工作透明度,贏得職工群眾的信賴,展示黨組織、黨員的風采。
2、融入中心,發揮黨支部作用。
一是要從全局出發,為行政的決策和措施的制定與實施提出正確的可行的意見。應多與行政領導商量,達成共識,盡量保證工作的正確性,少走彎路。
二是發揮促進作用。黨支部書記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生產情況組織黨員和職工開展各種活動,激勵斗志、克服困難。例如:開展生產突擊、以解決生產難題為內容的黨日活動、以在生產經營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內容的工作競賽等。
三是發揮協調作用。基層工作中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多種關系,例如:上下級關系、同級單位和部門之間的關系、干部與職工的關系、行政組織與群眾組織的關系、黨組織與行政的關系等等,黨支部書記要責無旁貸地擔起溝通情況、交流思想、理順各方面關系的責任。
四是發揮保障監督作用。黨支部書記是黨組織的代表,對行政工作要實行保證監督。這里所說的監督是指促使行政領導更自覺地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的工作紀律辦事,幫助行政領導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業務水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而不是權力之間的制衡關系。
3、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創造和諧環境。
一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藝術性。所要用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方法撥動人們的心弦,啟迪人們的心靈,做到講道理不空洞,講觀點不含渾,講政策不生硬。
二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基層政治工作的對象是知識水平不同、興趣各異的職工,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要針對不同的工作對象,要從職工的思想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講清道理,澄清模糊認識。
三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基層黨支部書記要從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出發認真、扎實地解決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職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從根本上消除產生矛盾的根源。同時,要把思想教育與嚴格的管理結合起來。要把倡導的思想觀念、道德準則融于各項管理制度中,貫穿于執行每一項制度的全過程,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在新的形勢下,人際關系的復雜、改革力度的加大、分配利益的明朗化、分配角色的多元化造成了部分職工心理上的不平衡。基層黨支部書記要把轉變職工的思想觀念,主動搞好改革政策的正面宣傳,做到入心入腦、入情入理,改變部分職工中的舊觀念和行為習慣,增強對市場經濟、對改革的承受能力。
五是要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在新形勢下,矛盾產生的原因很多,涉及的面很廣,有時只靠黨組織做工作很難解決問題。黨支部書記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發揮各自的優勢,針對不同的情況,多溝通情況,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措施。
三、管理思想的分享
1、有自己的思想,說自己的話。黨支部書記是一個單位的主心骨、頂梁柱,要掌握方向、把握大局,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單位的走向。作為單位主要領導,黨支部書記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規劃單位發展方向。關鍵還是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轉化為職工隊伍的共同意愿,贏得信任支持,付諸實施。如果形成良性循環,黨支部書記的威信和形象自然產生,將會形成單位寶貴的正能量。黨支部書記一定做一個“有思想的人”,有自己的觀點、見解,不要整天稀里糊涂,人云亦云,被動應付,無所事事。
2、“適合”是最好的方法。一定要采取“拿來主義”, 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有所取舍,“合適不合適”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所以,我們一定要結合實際,在梳理規章制度、業務流程時,要更加貼近生產、貼近生活、貼近員工,探索真正適合我們的工作套路。
3、有情領導、無情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大是大非面前來不得半點馬虎。一方面堅持堅持靠制度管人管事,避免長期以來在干部隊伍建設管理方面,“人情賬”、“關系網”、“小圈子”現象的時有發生,堅持做到對全體職工在紀律、原則、制度面前“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另一方面堅持包容尊重的原則。尊重每名干部工人,充分考慮他們的閱歷、年齡、學歷結構等因素,因人設崗、合理分工,最大程度的調動工作積極性,在工作上嚴格管理,生活上無微不至關心。
4、對全體職工負責。作為單位的主要領導,要對每名職工負責。如果我們親近少數人,大多數人就會遠離你。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我們的職工有先進,有落后,但只要是隊伍的一員,我們就不能憑個人喜好,必須對每一名職工負責。在平時工作中,我們要及時了解關注每一名職工的思想、工作、學習情況,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排憂解難,關心每一名職工的成長。
5、不惹事但不怕事。一方面,我們在日常平穩運行中要尊重職工意愿,不折騰,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職責范圍內的事,應該盡心盡力去完成好,做到工作不拖延、不敷衍、不推諉,情緒不浮躁、不散漫、不懶惰,確保各項工作運行平穩、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在出現問題后,我們要有擔當的勇氣,敢抓敢管。特別是在堅持原則、維護正義的時候,往往是要得罪人的,這就需要我們敢于碰硬,敢于犧牲,不計較個人得失,所擔當的事業和工作才可能有突破。要有擔當的底氣,干凈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