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崢旭
摘 要:丹納提出的種族、時代、環境三要素,對文化藝術的外部發展規律和內在動因進行了概括性的歸納和總結。通過對丹納三要素中環境要素的探究,結合超現實主義繪畫產生和發展的環境特點進行分析,對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中的環境要素進行研究。因此結合環境因素,對超現實主義流派的繪畫創作進行研究與探討,有助于為我們揭示其內在價值核心和藝術本質,利于對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一定理論貢獻。
關鍵詞:超現實主義;環境;丹納三要素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031-02
丹納在文藝理論著作《藝術哲學》中,對藝術發展的歷史規律和外部因素特征進行了探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重要的“三要素”學說。三要素包括種族、時代和環境三個方面,其中環境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我們探求藝術流派本身的發展根源和價值本質。二十世紀初從歐洲興起了轟轟烈烈的超現實主義運動,其后來發展出的超現實主義畫派在當時乃至現在都對人類藝術文明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和影響。縱觀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與文化思潮來看,環境因素在這次運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一、丹納三要素中“環境”要素的意義
19世紀自然科學飛速發展,隨著實證主義的進步和推廣,追求辯證和理性研究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思潮。在其著作《藝術哲學》一書中,融匯了丹納的對各個不同時期文藝狀況與作品的研究和探討。從中可以尋覓出很多關于他對歷史過程中文藝發展現象和規律的探索成果和啟示,書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理論。三要素圍繞“種族,時代,環境”三點展開,將尼德蘭與意大利的繪畫風格進行對比分析,從而論證了種族、時代與環境對不同民族形成迥異繪畫特點的巨大影響。在《藝術哲學》中,丹納闡述了對三要素的理解,即種族要素是控制文藝發展趨勢的根本原因,時代要素和環境要素其次發揮作用,三者共同驅使著藝術的產生和未來發展形式。
丹納藝術學說中的環境要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環境,即地理和氣候,社會思潮與文化理念等。丹納主張關注事物內外關聯,杜絕孤立的理解和探討事物本質。時代因素和種族因素都不應當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自然環境因地域區別與氣候影響民族性格和文藝發展產生極大的誘導作用,社會環境則通過思想風潮、政治宗教引起文學藝術方向及流派變化。
丹納特別舉出法國古典主義悲劇消亡的例子,對環境因素中的“社會環境”影響文藝發展予以佐證。在最初階段,路易士四時代,高貴優雅的宮廷生活與優美的儀表起居成為風潮,因此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辭藻華麗、對仗工整的古典主義悲劇受到了皇室的青睞。而隨著戰爭覆滅了原來的君主體制,社會環境的變化直接導致了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消失。由此可見,精神文化的興衰及變革,都極大的受到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決定了文學藝術的發展與走向。
二、超現實主義繪畫藝術所處的環境特點
超現實注意興起與二十世紀初期,最早被引用與文學運動中,并產生了一大批活躍在文學領域的超現實主義者。隨著布勒東《超現實主義革命》著作的出版,超現實主義運動正是誕生,揭開了一系列思潮變革的帷幕。彼時,超現實主義席卷了包括美術在內的文學藝術的各個領域。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社會文化藝術生活的各個方面造成了巨大的陰影,人們開始對一切舊的條例進行質疑和推翻,此時便掀起了規模浩大的達達運動,宣稱要毀滅一切并重新建立秩序。達達運動對文藝和人性懷有推崇和熱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來興起的超現實主義。這段時期中,自然科學以及心理學得到了新的進步。弗洛伊德對于夢以及潛意識的理論被重新重視,不僅被科學家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發掘和探討,還受到了很多藝術家的推崇,在超現實主義畫作中有所體現
三、丹納三要素中“環境”對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側重于表現人潛意識層面的觀念,通過創作推翻傳統邏輯觀念與客觀現實圖景相結合的圖像,將本體的精神、情感,以及潛意識中的本性和夢甚至夢魘進行顛覆客觀規律的融合,從而映射出畫家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傳達人在精神層面上的思想與追求。這種藝術創作特點的形成,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科學觀念、文化思潮等環境影響有極大關系。
(一)社會政治環境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的產生受到了思想道德觀念、哲學、文學、美學以及科學理論等各個因素的影響,然而究其根源,這些因素乃至超現實主義的興起都源自于當時的世界大戰的政治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法律制度如同虛設,上層社會價值枯槁,科學與哲學淪為當權者的把戲,文學藝術只剩下皮囊,社會文明全面萎頓瀕臨崩塌。人民除了面臨政治和經濟危機,還需要抵御空前的精神空虛。人們開始質疑一切并反抗一切,此時便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反抗性文藝思潮——超現實主義,并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尤其以在繪畫領域的成就最為顯著??梢哉f,當時的政治環境是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產生的根本原因,這一因素決定了超現實主義繪畫興起和進步的基本方向。
隨著特殊社會環境下非理性思潮、反抗主義的興盛與普及,很多畫家開始將其引入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以挑戰傳統的繪畫理論,從而發展出了一些新的流派。達達主義就產生與這種社會背景下,它主張推翻一切舊的秩序,全盤否定原有的藝術規則。達達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超現實主義繪畫的理論基礎。超現實主義部分的延續、改革了達達主義,傳承了其非理性的繪畫創作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反藝術綱領。這些概念的繼承和發展,奠定了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的理論基礎。在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下,先后產生的形而上畫派、立體主義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超現實主義繪畫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影響
在當時的特殊社會環境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迎合了彼時藝術領域的非理性思潮,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推崇。在很多超現實主義的畫作中,都明確的反映了對弗洛伊德潛意識、夢等碎片化、超現實思維的表達。超現實主義者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為指導,打破常規邏輯,在畫面上表現精神世界的本質欲望和情感,將無理性的夢境和潛意識結合,與現實世界的圖景融合交錯,呈現出一種怪誕詭譎的繪畫創作風格。這種藝術特色也成為了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中最顯著的特征。
以超現實主義繪畫的開創者基里柯為例,他善于利用如夢魘一般的場景表現畫面,傳遞出詭秘和憂郁的氛圍。在他的畫作中,夢成為表現的主題,畫面中摻雜著現實世界的恐懼和疑惑,這種特點在他的代表作《心神不寧的繆斯》和《一條街的憂郁和神秘》等作品中均有體現,他也因此被推崇為超現實主義創作的代表畫家。
(三)自然科學的影響
自然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對于豐富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題材功不可沒。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經發表,引起了各個領域的震動。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極度推崇《相對論》,并根據書中的時間彎曲理論,產生了在畫作中表現彎曲鐘表的想法。于是,《記憶的永恒》這幅代表性的畫作由此創作完成。在畫面中,達利運用了古典繪畫的技巧,將鐘表以及其內部的構造都進行了藝術加工,扭曲蜿蜒的指針凝固在夢幻般的臆想畫面里,無垠的沙灘和古怪的樹枝以及其他景物,都仿佛在另一個詭譎的空間靜止了。這幅畫似乎無處不在表現著荒唐與怪謬,然而從精神層面解讀,它又何嘗不是印證著藝術創作中的相對論,闡述著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者們對時間與生命的探討。
四、結語
環境因素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對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以探究環境要素的視角觀照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結合環境因素對超現實主義流派的繪畫創作進行研究與探討,有助于為我們揭示其內在價值核心和藝術本質,分析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的發展規律,啟迪超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的繼續傳承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馮培霞.試論超現實主義繪畫的歷史現實意義[J].作家,2009(06).
[2]丁虹.論藝術在大腦思維中的表征[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01).
[3]王爾義.“心靈創作”的回歸——美術創作之潛意識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6).
[4]曾瑩瑩.論作品“空間”創作中的象征性繪畫語言[J]. 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3).
[5]戴雅寧.關于繪畫魅力的幾點思考[J].華章.教學探索,2006 (03).
[6]陳安之.如何運用潛意識使夢想成真[J].杉鄉文學,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