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臨
摘 要:戲劇舞臺藝術深受我國傳統戲曲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話劇的表演方式上,海鮮在話劇的神韻上,而傳統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的影響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本文就傳統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的階段性影響情況以及傳統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在神韻方面的影響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傳統戲曲;話劇舞臺藝術;影響
中圖分類號:J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043-01
傳近年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話劇藝術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話劇舞臺藝術是一種新型表演藝術,與我國傳統的戲曲在某些方面存在較多的相似之處①。而這主要是因為,話劇舞臺藝術在歷史發展中受我國傳統戲曲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內涵影響較為深遠。本文就傳統與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的影響進行了簡要的探討。
一、傳統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的階段性影響
1.初級階段的影響。傳統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的影響呈現階段性特征,第一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初級階段上,中國傳統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表演形式上。這一時期屬于話劇出現和發展的早期階段,這是的話劇舞臺藝術具有簡單、形式主義的特征,因此也有人對這一時期的話劇舞臺藝術進行“粗糙藝術”的評價。話劇是自日本傳入中國的,在中國話劇發展的早期,話劇的形成和創設具有明顯的中國戲曲特征②。如話劇的表演程序要求先讓演員念上場詩,然后再報出自己的姓名,中間穿插一些表演,表演時也會經常出現插科打諢的情況,這些都是傳統戲曲的套路。此外,早期的話劇表演加入了二黃演唱,也是由戲曲中獲得的啟發。春柳社在日本進行表演時就透露,在他們的演唱過程中,加入了較多的戲曲元素,但是由于當時話劇專業演員較少,因此還特意選擇了部分戲曲演員參與演出,如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惠生以及河北梆子演員劉喜奎等。
2.轉折階段的影響。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將近十年的時間里,話劇舞臺藝術與戲曲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區別,這一時期的話劇藝術基本與戲曲相背離。五四運動的發展對話劇和戲曲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尤其對戲曲的影響較大。五四運動期間,有關學者就戲劇的發展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因此抹去了戲曲在話劇藝術中的影子,導致話劇舞臺藝術中的戲曲元素大大減少。但是也依然有不少的話劇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汲取了戲曲的內在精神和內涵,并將其傳承和應用到了表演過程中。這一時期的話劇舞臺藝術主要采用的是寫實的方式,這種表演方式受西方戲劇表演藝術影響較大。五四運動之后,不少留學歸來的知識分析將現實主義思想代入了中國話劇表演中,使得中國話劇表演藝術表現出了明顯的現實主義特色。但是這種思想和嘗試經過試驗論證,卻最終以失敗告終。
3.發展階段的影響。30年代到40時代是話劇舞臺藝術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話劇舞臺藝術開始有選擇地運用戲曲表演藝術。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戲劇演員,其在1935年曾經到蘇聯進行演出,并受到西方戲劇家的高度贊賞。這一消息傳回中國之后,對話劇舞臺藝術的表演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使得話劇舞臺藝術重新正視戲曲的重要作用,并開始局部運用戲曲的表演形式進行話劇表演。30、40年代的話劇舞臺藝術受戲曲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大后方上,可以看到的此時的話劇舞臺藝術開始使用戲曲中的部分道具,如扇子,也應用了戲曲表演中的動作和表演形式,如圓場、甩發、撩袍、抖袖以及模擬戲曲表演中的說話動作、情緒和神情等。
4.成熟階段的影響。新中國建立之后,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的影響更加全面,對話劇舞臺藝術的滲透也更加深入。新中國建立之后,人們圍繞話劇民族化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討論,為了能夠發展有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話劇表演藝術,戲曲在話劇舞臺藝術的運用更加廣泛。這一時期對于戲曲在話劇舞臺藝術中的應用要求不僅體現在表演形式上,還要求能夠將戲曲的精神內涵也融入其中,以戲曲的精神和方式來進行整個戲劇的構思和表演。為此,這一階段還特意要求話劇演員先進行戲曲的學習,包括戲曲語言、肢體以及動作等方面的學習等,實現了戲曲在話劇舞臺藝術中的全面滲透和影響。
二、傳統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在神韻方面的影響
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的影響逐漸從形式上、表演方法上轉向了神韻上,這與我國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話劇發展的本身就是中國文化傳統繼承和發揚的結果。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的哲學和歷史是分不開的,中國哲學理念較為豐富,包括“緣情言志氣”以及“虛實相生”等,這些精神賦予中國哲學更強的藝術氣息,并深深滲透到中國的各項藝術表演和發展中,其中就包括戲曲和話劇。受中國戲曲精神影響,中國話劇舞臺藝術也具有藝術精神和中國哲學精神,即既要保證觀眾在視覺上的享受,又要強化觀眾的心理和情感享受,實現情感和審美的統一。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戲曲對于話劇舞臺藝術的影響呈現階段性特征,從早期戲曲對話劇舞臺藝術形式的初步影響,到戲曲與話劇舞臺藝術的背離,以及戲曲局部以及全部對話劇舞臺藝術的影響,均可以看出話劇舞臺藝術的發展與中國戲曲有著密切的聯系。除此之外,話劇舞臺藝術的內在神韻還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話劇舞臺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
注釋:
①余永春.戲曲之形與話劇之神的糾葛——論郭沫若史劇與戲曲的關系[J].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09):62-68.
②李嬋娟.編劇對舞臺美術的理解與把握——兼及戲曲舞臺美術古今比較[J]. 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