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摘 要:工程造價問題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本文主要是在固定總價的前提下,分析了固定總價對工程造價問題的優化和影響工程造價局限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成本造價;固定總價;工程造價;優化應對;統計
1 固定總價前提下對工程造價優化
1.1 固定總價對工程造價問題優化的促進作用
設定工程成本造價的固定總價,也就是在固定總價的前提下工程造價的管理更加具有優勢,也更有利于保護廣大業主的經濟效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固定總價的前提下,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的應對顯得更加的易操作、易管理,因為工程前期的成本總價固定,在業主或是投資商不變更建設施工內容的條件下,前期規劃設定好的成本造價價款便是最終承包商、施工單位的造價結算價款。由于沒有涉及到價款的變更,就非常有利于工程造價對整項建設項目的管理與控制,這大大降低了管理難度。固定總價前提下可以為后續的工程造價管理節省下大量的計算工作量、價位審核工作量.為更集中做好工程進度管理、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留下了充足的時間和精力。
(2)在成本總價的固定前提下,承包商或施工單位在投標中出現的因價款計算失誤、施工過程中的市場價格變動而導致的價格成本風險等因素,都要由自己承擔,固定總價的設定為投資商提供了安全的發展空間,也讓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的管理工作變得可行。
另一方面,在固定總價前提下,承包商還要承擔起工程施工量的風險,因為在固定總價的合同中,只涵蓋了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圖和建設說明,在不超過固定的總成本量范圍之內,承包商可自行計算工程量單價,這樣的話,對于后期的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工程量計算錯誤、漏算等經濟風險,都要自行承擔,這也在相當的程度上為工程造價的管理工作減少了問題發生的可能性,也可以更好的應對工程造價的問題優化。
(3)固定總價前提下工程造價的管理更規范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的解決,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工程造價對項目工程管理的作用。然而在總價固定的前提下,只有投資商或是業主有權變更施工設計,以及增減工程量與成本價款。在沒有特別重大的特殊情況下,投資商不會輕易對規劃好的成本總價進行更改和變動,所以,承包商或旋工單位的索賠風險幾率也會大大地被降低。投資商對于工程造價的管控工作也能做到心中有數,將成本控制在預算的范圍之內,在考慮到眾多風險因素后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也將更加規范,對于出現在工程造價中的問題也能夠在第一時間予以解決和應對。
(4)固定總價前提下成本總價不變、總價控制優先應對工程造價中的問題優化,歸根到底是要排除一切可以造成成本升高、成本失控的不利影響問題,將工程成本造價控制在預期的價格范圍內是工程造價最主要的工作核心。而在固定總價的前提下,規定了固定成本的總價格,工程項目的總成本一次性的定型,決定了工程造價的總價控制優先,所以從根本上就杜絕了工程造價管理會造成成本管理失控的可能。
1.2 固定總價前提下對工程造價影響局限性分析
基于應對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固定總價予以制約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上:
(1)固定總價前提下,不適用于優化所有規模的工程造價中的問題
由于成本投資被固定,承發包商雙方自然要承擔起后續施工建設過程中的全部風險。鑒于大型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長、工程量規模大,對于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需求量更是驚人,加之金融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導致企業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力、變化多頻的市場價格,無疑讓承包商以及各大施工單位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挑戰。所以在進行優化工程造價的問題過程中,固定總價前提下,就制約了工程項目的規模。由上所述,超大型的工程項目施工工期過長,涉及的經濟領域過于寬泛,并不適用于固定總價設定,也無法在固定總價的前提下,處理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
(2)固定總價前提下,不適用于優化內部結構復雜的工程造價中的問題
在內部結構較為復雜的工程項目中,承包商以及施工單位在計算工程量的過程中,由于項目工程量巨大而無法在短時間做到最精準的計算,往往在工程量的計算中出現了大量的漏算和錯算的情況。且由于投資方與承包商在簽訂固定總價前提下,是通過彼此之間協商進行的,但是在面對規模量如此大的建設工程來自經濟市場以及內部管理能力的多方面風險壓力與挑戰時,承包商出現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亦或是由于投資方給予的工程量計算時間短,導致了施工單位的被迫停工、逃工等不良現象時,最終還是會將工程造價管理的風險加注在投資方這邊。
2 固定總價前提下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的應對與統計
2.1固定總價前提下前期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問題優化
首先,基于固定總價的前提下,要做好工程設計的價格計算費用。升級改革設計收費方法是優化工程造價問題的基礎性應對策略。在總成本不發生變動的情況下,對于能夠影響成本造價管理失控的諸多風險,予以預期的計算,要能體現最優質優價的成本造價價格。其次,要在工程項目成本造價設計階段,實行計劃招標制度,進一步完善工程造價管理對工程項目設計方案的經濟層面上的配套評價標準體系。固定總價的前提下,實行設計價格招標的制度,有利于選擇出最佳的、最精準的工程量計算價格。
2.2 固定總價前提下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問題優化
無論是在固定總價的前提下,還是在一般性的工程項目中,工程造價管理上易出現問題幾乎全部集中發生在施工階段。在應對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時,施工技術人員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要時刻保持高度集中的經濟思維,并要十分明確工程造價優化問題的應對管理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對工程造價管理中涉及到的多方面經濟信息予以最全面、最綜合的分析,以便最及時的應對工程造價中的問題,保證工程造價成本的最大化,避免和減少資金成本的浪費與流失,這樣工程造價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滿足工程項目的最大化社會經濟效益。
2.3 固定總價前提下應對工程造價的優化
首先,工程造價管理的組織優化取決于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團隊,實現更好的工程造價管理,離不開高水平的管理人員,所以加強管理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素養很有必要。其次,結合利用最先進的管理措施手段進行工程造價的優化,是實現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最佳途徑,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等工程造價管理環節,都離不開技術管理人才的支持。最后,在固定總價的前提下,統計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的應對模式,管理技術和工程經濟發展原則相結合的工程造價管理,才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根本性手段。
3 結束語
固定總價前提下工程造價的優化問題的應對與統計分析,有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項目環境,成本造價的合理控制管理能直接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在實際工程項目建設中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袁晶, 陳群. 工程造價的優化實證分析——以某鋼廠為例[J]. 工程經濟, 2015(10):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