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君
摘 要:建筑行業的發展和人們建筑使用性能的標準及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種類及技能水平逐漸提升。而先進施工技術的使用在為建筑工程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時也給建筑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我國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技術,該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建筑穩定性大大增強,同時還能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提升,然而該技術的使用也造成了大量建筑結構裂縫的產生,這些裂縫對建筑的質量及安全性造成了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裂縫控制
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使建筑工程的質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強,因此在我國現代工程建設過程中逐漸得到普及,該材料是使用在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增強建筑的承載能力及抗震性等功能的同時也給建筑工程施工人員帶來了一定的考研。裂縫問題是我國帶大體積混凝土建筑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裂縫的存在使得建筑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本文中筆者將會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詳細分析,找到造成其容易出現裂縫的原因,并根據這些原因制定一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一、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特點分析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具有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才來與一般的混凝土材料在體力、性能和施工技術水平方面都具有很大差別。在還技術施工時所使用的膠凝材料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水化作用會引發混凝土材料產生溫度的變化而發生收縮,收縮會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非常嚴重的結構性裂縫。而大體積混凝土的技術特點的表現又與普通的混凝土材料有很大不同,下面者就來根據使用該技術所建造起的建筑結構的段念尺寸、材料溫度變化和結構特點等方面對該技術的特點進行分析。
在使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時所需使用的混凝土數量數量非常多。混凝土在凝結以后會發生水化作用,水化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量,熱量的釋放會使混凝土內部的溫度發生變化,而溫度變化又極易引起墻體收縮,從而對整個建筑結構的應力產生影響,一旦這種應力超出了建筑材料本身所能承受的壓力,混凝土材料的建筑建設效果和施工質量就會受到破壞。另外,混凝土材料本身韌性較差,外力作用下材料很容易發生形變,而是材料性質又決定了材料發生形變后會產生裂縫的必然結果。再加上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配筋數量很少,所以一旦混凝土凝結后出現裂縫,整個建筑結構的質量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工程的施工操作人員和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對這一問題予以充分的關注。
二、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
1.原材料不合格產生的裂縫
在施工前進行原材料選擇時,很多施工單位往往為了降低成本,沒有按照混凝土工程的具體情況和設計要求來進行材料的選擇。采用不合適標號的水泥導致水泥的用量變大,也增大了產生裂縫的機率;而水泥硬化后,若發生不均勻的體積變化容易膨脹產生裂縫。
2.溫度應力產生的裂縫
溫度應力裂縫是由因內外溫差產生的溫度應力引起的。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水泥的水化產生的大量熱量使混凝土澆筑體內部溫度變化劇烈,而混凝土表面受外界環境溫度影響溫度較低,內外的溫差產生溫度應力,當溫度拉應力比混凝土的抗拉能力要大的時候,就容易產生裂縫。
3.澆筑工藝不足產生的裂縫
澆筑混凝土之時,施工方法不規范或者振搗不善,就容易產生裂縫。在澆注混凝土前,若未對模板和墊層進行灑水或者灑水量不夠,則會產生塑性收縮,造成裂縫。
三、預防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有效措施
1對基礎材料進行優化選擇和設計
(1)水泥的選擇
選擇水泥的主要原則是:強度達標、收縮小、易性好,同時盡量做到材料的節約。驗收水泥時,重點留意品種、強度、證明文件和出廠時間等地方。如果水泥受潮或存放時間過長,需重新取樣做檢驗并根據復驗結果進行使用。
(2)混凝土強度的選擇
混凝土強度等級按照結構要求應適中。一般來說,混凝土材料等級越高,脆性越大,也就更容易開裂。所以,一定要避免混凝土早期強度過高。
2.對施工中各工藝環節進行技術控制
(1)混凝土澆筑
①施工前將一定量的水注入混凝土泵里面打濕泵壁以預防混凝土泵阻塞,操作完成之后將水泥砂漿和混凝土骨料倒入混凝土泵里面,使用材料比率為1:2。澆筑順序依次為核心筒墻、柱、梁、板等。在澆筑時應連續澆筑,間隔時間不得大于20min。用混凝土泵進行澆筑時應避免固定在同一個地方進行澆筑,務必水平移動泵管。
②完成混凝土澆筑2~3h以后進行表面處理,必須在使用平模把混凝土的表面抹平之后,再用木模進行抹壓,等混凝土完全收水了,再次進行第二抹面,最后覆蓋塑料薄膜。
(2)混凝土振搗
大體積混凝土的振搗也是施工技術中重要的環節。施工時,應在混凝土泵的每個澆筑帶前后進行振動棒安裝。前置振動棒能夠對下部的混凝土密實起到保障作用,要在底排的鋼筋混凝土坡腳處進行安裝;后置振動棒能夠搗實上部的混凝土,應于混凝土的卸料點進行安裝。在進行澆灌振搗時,應于振動界限前進行第二次振搗,以排除混凝土泌水和內部氣泡,避免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水分和空隙,使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得以提高,從而使混凝土密實度增高,最終使抗裂性得以提高。
3.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監測和養護
溫度是影響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在施工過程中不能實現對溫度進行良好控制的目標,那么建筑結構裂縫就很容易產生,所以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對施工溫度進行合理的控制和檢驗,這樣能夠有效防止裂縫問題出現。并且還要求施工人員在工程進行過程當中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對溫度進行合理調節,如果混凝土的強度已經達到了預定標準,那么在工程實際施工時就可以適當減少水泥的使用數量并把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調低,以削弱較高的溫度對混凝土承載能力的削弱,以此來達到減少建筑墻體裂縫的目標。此外,對澆筑完畢之后的混凝土進行養護是混凝土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養護時要通過灑水的方式來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并增強混凝土的濕度,且養護時長要達到一定的時間標準,部分工程的養護時長可以根據其實際施工情況進行調節,以增強混凝土的強度和韌性,減少其產生裂縫的可能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普及,該技術在使用中存在的不在也日益明顯,所以為保證我國建筑行業持續發展,在實踐中找到該技術在執行過程中的不足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是提高該技術水平及施工質量的必要手段。從材料質量、工藝技術已經施工監管等角度對這項技術加以改進是提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有效手段,對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還能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繼續穩定發展,并促進我國綜合國力提升。
參考文獻:
[1]任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和裂縫預防措施[J].門窗.2013(7)
[2]葉恒.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和裂縫預防措施淺述[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