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嬌+趙坤
摘 要:在環境科學中,建筑環境心理學是其中一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建筑環境心理學就是運用心理學的相關方法及知識點,對建筑環境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建筑與環境還有人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建立起一個能夠滿足人們身心發展需要的建筑環境,實現人與建筑環境更加和諧的相處。在對建筑環境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同時還能進一步為人們帶來更好的服務。在建筑環境心理學的應用中,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學術領域,比如環境工程學、建筑學,還有城市規劃學等,所以對建筑環境心理學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這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將其應用在建筑設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筑環境心理學;建筑設計;應用
建筑環境心理學在我國的建筑行業中得到應用,是在近幾年才興起的。但是,在這段時間內,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并且在建筑行業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建筑環境心理學進行研究,因為研究建筑設計以及環境設計時,都需要通過建筑環境心理學為基礎對其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由此可見,建筑環境心理學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通過對相應的規律以及知識進行更加靈活的應用,才能設計出一個符合人們需要的建筑環境,讓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對建筑環境心理學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問題展開了進一步的論述,希望對今后的建筑設計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
1、在建筑空間設計方面的應用
通過對空間環境心理進行充分的研究以及認識,有助于幫助人們對生活空間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這樣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人們的日常生活情況,從而找到心理距離以及實際距離之間的差異,將個人空間以及他人空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對于空間的開敞感以及封閉感進行有效地控制。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或者是對環境進行設計時,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合理的對空間進行組織,對建筑物以及建筑群落加以科學的布置,將人與建筑物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并且在必要時,可以對建筑的面積以及高度的問題加以調整,這些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建立在環境心理的基礎之上,只有設計視野變得更加開闊了,才能夠滿足人們在心理方面的最本質的需求,為人們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空間環境。
2、在建筑形式設計方面
環境心理學在建筑形式的設計過程中也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因為在對環境心理學進行研究的環節中,其在建筑環境心理學中占據著很大一部分。人們更加容易對一些形狀新奇或者是特殊的建筑物產生極大的好奇心,進而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反映。由此就形成了視覺心理這一概念。在建筑形式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圖形、背景或者是建筑物的線條以及工藝質量等,這些因素都會讓人們的視覺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同時還具有不一樣的作用,這些都可以成為主要的客觀環境影響因素,進而對視覺環境帶來不同的效果。對視覺環境心理進行充分的了解以后,就可以對建筑物形式進行更加完善的設計,使之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將建筑形式變得更加美觀。同時,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也能得到滿足,與周圍的環境保持協調一致的效果,進而人們對于環境的心理要求也就得到了滿足。
3、在建筑色彩設計方面
建筑色彩也會對視覺環境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一點與建筑形式是十分相似的。建筑色彩與建筑形式相比,更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能夠對人們的視覺帶來一定的刺激,從而將潛在的心理需求展現出來,從而得到良好的設計效果。由此可知,應用建筑心理學在建筑設計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對建筑外觀的整體效果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按照視覺環境心理的規律,建筑色彩能激發感情效果,如舒適與不舒適、緊張與松馳、興奮與沉靜;溫度效果,如溫暖與寒冷;輕重效果,如輕浮與沉重;明亮與暗淡,大小效果,如大與小,膨脹與收縮;距離效果,如前進與后退。此外,建筑色彩還具有聯想性、象征性和記憶性。這些都屬于心理效果的范礴,同樣包含著視覺環境心理的規律,對于建筑設計和環境設計起著指導作用。
4、在室內設計方面
室內設計,說到底,就是室內環境設計,同樣要遵守視覺環境心理的規律。例如對于室內空間的區劃、尺度和比例的確定。某些空間的擴充和變化,如何取得空間各部分的平衡,如何在室內突出視覺焦點,如何取得人和物的立體感等,都可按照視覺環境心理的規律進行設計。
室內飾面材料是室內設計中重要的環節。對于這些材料的質感和色彩,如何取得它們的表面效果、色彩效果和裝飾效果,都可按照視覺環境心理的規律進行設計。此外,對于陳設、家具、生活用品、燈具和盆栽植物等的布置及其相互關系,如何取得光影效果和環境氣氛,同樣可按照視覺環境心理規律進行設計。
5、在城市環境設計方面
建筑環境心理學是城市環境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可以進一步擴充為城市環境心理學。城市環境心理學是研究城市居民心理和城市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它的研究內容主要包含城市環境與居民心理的關系,城市環境的保護、改善或創造對居民產生的心理效果。前者涉及居民對城市環境的認知,在城市環境中的行為及對城市環境的評價等。后者涉及居民心理障礙的祛除,心理滿意度的獲得,城市經濟發展的保證以及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弘揚等。
在建筑環境心理學中處理的一些問題,例如高密度居住區里出現日照、通風不足,噪聲增多,生活互相干擾,室外活動用地過少等現象,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環境;又如工廠地區附近的建筑物由于空氣、水、土壤會受到污染,輕者影響居民健康,重者導致居住疾病流行,同樣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環境。類似這樣的間題已不局限于建筑環境心理學的范疇,而是進而衍成城市環境心理學的內涵,但是進行城市環境設計時,建筑環境心理學的一些理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適用,因此可以說建筑環境心理學大大促進了城市環境心理學的發展,同時也推進了城市環境設計。
6、結語
建筑環境心理學,簡單的說,它是“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關系的學科”,或者說是“研究人與周圍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這是將心理學引進建筑或環境,形成一門跨兩個領域的邊緣性學科。至今對它的理解還不盡一致。心理學界認為,環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領域,它分析研究人的經驗與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建筑學界認為,環境心理學與心理學其他領域有明顯的差別,環境心理學著重研究人與周圍社會的、物理的環境關系。重視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探討解決存在于人與環境之間未被認識的問題的途徑。總之,環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與多門學科關系密切。所以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對于今后的建筑的設計水平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林晨.試論建筑設計中我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J].福建建材.2016(12)
[2]陳嘉軒.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住宅與房地產.2017(03)
[3]胡敬國.論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創新思維[J].住宅與房地產.2017(03)
[4]聶丹.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03)
[5]李巖.建筑學專業建筑設計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