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偉
(肥西縣人民醫院外二科,安徽 合肥 231200)
臨床研究發現,約有87%的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其治療的效果和預后可受到嚴重的影響[1]。對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有效的營養支持至關重要[2]。為了比較在不同時間對接受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的效果,本文對在肥西縣人民醫院普外科接受胃癌根治術的80例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
從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肥西縣人民醫院普外科進行胃癌根治術的患者中隨機選取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80例患者中有男性47例,女性33例;其年齡為42~80歲,平均年齡(63.4±5.7)歲;其腫瘤的分期為2~3期。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80例患者分為早期組和對照組(40例/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的分期等基線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在術后12 h內開始對早期組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在術后48 h開始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進行腸內營養支持的具體方法是:先經鼻腸管為患者滴注500~1000ml的等滲溶液(滴注速度為30~50ml/h),然后為其滴注500~1200ml的腸內營養液。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為其調整滴注的速度。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5天。
觀察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營養指標(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等)和胃腸功能的恢復情況(包括術畢至腸蠕動恢復的時間、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時間和術后腹脹不適的發生率)。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術畢至腸蠕動恢復的時間、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時間、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的水平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術后腹脹不適的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早期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的平 均 水 平 分 別 為(215.3±34.8)g/L、(29.4±3.1)g/L、(77.2±2.3)g/L;對照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的平均水平分別為(186.7±31.2)g/L、(25.3±2.8)g/L、(72.1±2.2)g/L。早期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其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營養指標的比較(g/L,±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營養指標的比較(g/L,±s)
組別 例數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血紅蛋白早期組 40 215.3±34.8 29.4±3.1 77.2±2.3對照組 40 186.7±31.2 25.3±2.8 72.1±2.2 P值 <0.05 <0.05 <0.05
1)早期組患者術畢至腸蠕動恢復的平均時間、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平均時間分別為(35.6±5.1)h、(57.4±8.8)h,對照組患者術畢至腸蠕動恢復的平均時間、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平均時間分別為(40.3±3.9)h、(65.6±7.9)h。早期組患者術畢至腸蠕動恢復的時間、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2)在術后,早期組患者中有5例患者發生腹脹不適,其術后腹脹不適的發生率為12.5%;對照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生腹脹不適,其術后腹脹不適的發生率為7.5%。早期組患者術后腹脹不適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胃腸功能恢復指標的比較
胃癌根治術是臨床上治療胃癌的常用方法。但接受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在術后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其治療的效果和預后可受到嚴重的影響[3]。相關的臨床研究指出,對接受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早期營養支持可維持其機體內的氮平衡,改善其機體的免疫力。李威等[4]在臨床研究中對接受胃癌根治術的80例患者分別進行腸內營養支持和腸外營養支持。研究結果顯示,腸內營養組患者術畢至肛門首次排氣的時間、術畢至進食流食的時間和術后住院的時間均短于腸外營養組患者;腸內營養組患者術后第7 d其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水平均高于腸外營養組患者。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早期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術畢至腸蠕動恢復的時間、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可見,在術后12 h內開始對接受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的效果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術后12 h內開始接受腸內營養支持的患者其腹脹不適的發生率較高。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在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早期,向其腸道內注入營養物質會刺激其腸道黏膜,從而導致其發生腹脹不適。對于對腹脹不適癥狀耐受能力較差的患者,臨床醫生應使用生長抑素對其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在術后12 h內開始對接受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能夠改善其各項營養指標,促進其胃腸功能的恢復,增強其免疫力。
[1]王晶,聶莉,黎發海,等.行胃癌根治術的老年患者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對其外周血蛋白及細胞免疫水平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86-90.
[2]朱雪梅.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營養指標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73-75.
[3]趙巖,張楚辭,鄭國良,等.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胃腸外營養對存在營養風險的胃癌根治術患者免疫功能、營養狀態及術后恢復的臨床意義[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19):3693-3696.
[4]李威,夏濤,甘濤,等.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對胃癌根治術患者快速康復的效果[J].廣西醫學,2015,37(5):63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