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慧

臨西周《散氏盤》銘文 李世寶/作
書法沉靜,奈何書壇喧囂。凡事加上個“壇”字,便有嘩眾取寵之嫌。君不見凡是真熱愛某事物之人,必是堅定自守不懼獨往之人。這是清醒,也是自信。這樣的人不多不少,李世寶先生是其中一位。
那天看他的《毛錐四十春秋——李世寶》,此書近200余幅書作中臨摹作品占了將近七成,從殷商甲骨文開始到建國后,縱向3000多年,橫向行、草、隸、篆、楷諸體皆有涉獵。先是疑惑,繼而會心。見慣了故弄玄虛、自以為是的人,不臨帖、不讀帖,上來就信手一揮,美其名曰“個性”,扎扎實實勤勤懇懇臨帖簡直成了“愚笨”。書法活動家比比皆是,書法家罕見,這是書壇怪象。也不止書壇,追名逐利的各種“壇”莫不如是。世寶先生不聲不響,握緊手中毛錐,一筆一畫,細細臨來。多年來一直謹記歐陽中石先生對他講的話:“書法的學習要注重傳統,更要注重文化。”遵循石開老師的建議“揚長避短,多臨少創”。愚以為,石開先生的“多臨少創”不是不讓人“創”,而是他深知,唯有沉下心來,多向前人學習,多臨多寫,才會有“創”的可能性。否則,拔苗助長,再天才的書家也難免淪為仲永。
聰明容易守拙難,尤其在人人都三步并作兩步急急趕路時,身體如一顆沙礫,會被不由自主地裹挾于中,要慢下來,要遵照自己內心的節奏走,不僅需要定力,還需要擔當和勇氣。世寶先生初學書法時也是想盡快嶄露頭角被人認可,他說:當時,滿腦子想的和現實做的幾乎就是讀書、拜師、臨摹、創作、參展、獲獎,更渴望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一名所謂名副其實的書法家……那個時候的我也可以用“以身為敵”來形容,也許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或是天道酬勤,總之,久磨成佛,自己跌跌撞撞地闖進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展覽、比賽,并總算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實現了多年的夢想,成為了一名所謂的“書法家”。回過頭來,如果讓我重新進行選擇,我可能還會選擇書法,但我對學習書法的態度肯定會有顛覆性的改變。
什么顛覆性的改變?不管是否被外界認可,遵從內心深處的想法,勤寫勤練……也就是說,回歸內心,回歸本源,真正回歸到書法本應具有的狀態之中。不為展覽寫、不為評委寫、不為藏家寫、不為喝彩者寫,讓書法承載自己的心靈,以書法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獨穮自我的心塵。世寶先生現在的作品已漸漸在洗盡鉛華、消退煙火。他說,自己的功夫也不再用在作品的大開大合、墨色多變、形式色彩和夸張變形上,而是與古為徒、寄情任性,本色地進行書寫。力求達到一種力往下壓、氣往上揚,不計點畫工拙變化、只求整體氣象離塵的藝術效果。
九歲習字,后至榮譽等身,如今淡出書壇,把書法當做一種人生修煉,世寶先生的作品反而有了“無須故作驚人筆,寫得性靈品自高”的味道。他的許多作品初觀或許有些平淡無奇,但越看越簡潔干凈,浮躁的心也漸漸寧靜下來。他曾說:左壁觀書,右壁觀史;有酒學仙,無酒學佛。世寶先生除了寫書法,另有多篇文章在《書法》《書法導報》《中國書法》等數十家報刊上發表并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散談漫議當代書法》近萬字在《中國當代書法報》全篇登載。2015年3月由西泠印社出版了《毛錐四十春秋——李世寶》書法卷,除了相當部分詩詞文章以外,收錄了他對全國八省出土的近百種的兩漢磚像、石像的考證結果,內容涉及風俗、建筑、服飾、禮制等,并以跋記的形式在原拓片上對文字與漢像進行了統一,如此詳實系統的考證在當代并不多見。
自作詞《西江月》 李世寶/作
夜過南橋細雨,翠堂自想綺羅,醉中迷朦掩其形,隱見樓臺漁火。
堤柳輕拂無聲,恐驚湘姑慵臥,微風陣陣香飄來,遠勝洞庭碧螺。

題漢像拓片《西漢亭長迎賓圖》 李世寶/作
世寶先生又謂:“做字先做人,人奇則字古。”深以為然。文如其人,書亦如其人,有些東西也許能掩飾得住,有些東西卻是掩飾不住的。什么性格的人辦什么樣的事,什么修為的人寫什么樣的作品,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寫的作品也會不同。
王祥夫先生在《何時與先生一起看山》中寫道:“(劉海粟先生的高足吳先生)老穿著一身布衣,那種很普通的灰布,做成很普通的樣式,對襟,矮領兒,下邊是布褲子,再下邊是一雙千層底的黑布鞋……你真的很難想象吳先生當年在南藝上學時風華正茂……他當年喝琥珀色的白蘭地,用刻花小玻璃杯,抽濃烈的哈瓦那雪茄,用海泡石煙斗,戴倫敦造的金絲框眼鏡。”大概活到一定年齡,對生命有了深刻體味,才會懂得小米稀粥比山珍海味更有營養,也或者說,家中一盞清茶比外面一切飲料都更有味道。
元好問說陶潛詩是“豪華落盡見真淳”,這是知音之語。經歷過風浪,見識過浮華,才能真正做到淡、真、淳。“半畝地上伴母堂”是世寶先生的微信昵稱,也不僅是昵稱,家中高堂老母健在,他已在半畝家地上修建“伴母草堂”。天下的路都走完了,大概會醒悟哪條才是自己最想走的。

李世寶簡介:
李世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書畫委員會委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第五屆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北美院特聘書法導師,河北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廊坊市硬筆書法協會名譽主席,伊鄉書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