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圣人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走進山水,人與大自然“天人合一” 。但凡情懷顯現出來,人的格局自是勢如破竹,門戶洞開。
在書法界,人們經常說,書如其人。清朝“揚州八怪”之一的高鳳翰也曾說過:“疏秀率真如倪鴻寶,嵚其磊落如黃不齋,瘦勁樸野如傅青主,皆一望而知其人,孰謂書法不可以觀人哉。”一個人的情懷如何,都蘊藏在筆墨線條當中。事實上,書如其人也可作“人如其書”。書法的背后是人,表現人才是書法最終的目的。欣賞一個人的書法,實則就是讀書法家的情懷,讀其秘不示人的靈魂。世人臨摹古人的字跡筆法,只能稱其為“匠人”,不能抒寫別開生面的另一種境界。究其原因,多數者都難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情懷。而“情懷”二字,最是不能作假,是怎般的情懷,便有怎般的書法,書法中的每一筆線條無不彰顯出書法家的闡釋與呈現。
欣賞黃紅燈先生的書法,便如直面一顆赤子之心。威嚴雅逸的字體,不蔓不枝,秀逸中見清奇,渾厚中守樸抱拙,一筆一畫都賦予了江南流水的靈性,又涵蓋了江南山巒的磅礴氣勢,處處皆顯得真誠動人。無論楷書,或是行草書,遠觀有鐵馬金戈的雄渾;近品之,綿里藏針,逶迤出江南的旖旎風情。黃紅燈先生廣采博取古人前賢之法度,汲取其精華,兼收并蓄,爾后猶如一匹黑馬,竭力沖破某些框束,另辟蹊徑,在抵達更自由的精神層面上,呈現出開闊的襟懷。在書法語匯上,黃紅燈從不刻意求新,力求做到“藏”字。書法的最高境界便是將自己對書法的理解、認知、思想以及靈魂等,融于筆端。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無他則無我,無我則無他,運用書法的筆墨線條的張力,來表達書法家真實的自我。米芾在《自敘》中說:“字要骨骼,肉需裹筋,筋需藏肉,貼乃秀潤生。布置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這便是書法家與匠人之區別。簡而概之,兩者的區別其實就在那道書法之門上。黃紅燈先生的書法顯然是進入了書法之門,而且登堂入室,開辟了一個承古開新、獨樹一幟的精神通道。黃紅燈先生的字體取法“二王”、魯公、率更、“宋四家”等。中國書法協會員、江西省上饒市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汪繼南評論其書法作品:“于線條和造型有豐富的想象和結實的把控能力,線條圓勁鮮活,生辣而有筋道,綿厚而有張力,結字拙中見巧,自出機樞,不染流俗之習氣,叵耐品味。運用之妙,出乎一心,這使得他的字有一種既豐富鮮明而在他人看來又不易把握的特質,形成了識辨度很高的個人風格……”黃紅燈先生的書法之妙在于線條純粹、墨色散淡,展現出了自己的情感、喜好和情懷。
江西婺源是一個從《詩經》中走出的古鎮,她經歷了深厚的文化歷史的淬煉,被世人賦予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光。自幼生長于古鎮的黃紅燈先生,每天行走于婺源的雕樓畫棟中,徜徉于江南生動的美景里,使他日后的書法筆墨線條中無處不透著古意盎然與出世入谷之氣息。閑暇之余,黃紅燈先生登千仞之岡遠眺百里山川,或訪廟宇碑樓探尋師友,攫取大自然的萬千氣象,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從而豐富了他的創作素材。1994年—2005年,黃紅燈浪跡東莞,從事影劇院美工、臺資文宣、學校書法教師等職,這一段艱辛的歷程,卻使他的書法藝術得到了飛躍性的提升。他雖然委身于熙攘之喧囂塵世,心卻遠遁于“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之中。2006年,遠離故土的黃紅燈突然頓悟,一個人的一生記憶有如一架風車,童年和故土是沉甸甸的金色谷子。成人之后所有的經歷一如秕谷,會源源不斷地流向風車的風葉,但不管世事怎樣,揚起的都是那些秕谷,沉淀下的都是童年和故土那部分。于是,他毅然而然拋卻多年努力經營的事業,回到婺源。返回故土的黃紅燈如魚得水,融化于江南絕妙的自然,翱翔在人文歷史的天空之中。飽滿的情感融入筆墨,促使他的書法尤為動情,平添幾許感染力。

《詩罷春風榮草木 書成快劍斬蛟龍》 黃紅燈/作

蘇軾《初到黃州》 黃紅燈/作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2007年,黃紅燈先生參加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受到全國各地書法家們的一致好評。2008年,他的作品在江西省第二屆楹聯書法作品展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黃紅燈先生的書法作品多次參加中國書協舉辦的展覽會,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也彌補了素日的一些不足之處。在他的書法展覽處,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行草書,力透紙背,落筆干凈利落,毫無拖泥帶水之章法。他的小楷,蒼古潤澤,一粒粒黑黝黝飽滿的漢字,儼然是一顆顆出世入谷的瞳仁,閃爍著靜謐、祥和、大道、大美、大德、大善的精神密碼。
哲學家歌德說:“藝術要通過一種完整體向世界說話,這種完整體既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又是他自己的心智果實,是一種豐產的神圣精神灌注生氣的結果。”書法之道不在于書,不在于理,也許就落在這個“情”字上。真情所至,方有高格。黃紅燈先生的書法看似平淡無奇,細細端詳卻是風云際會。每一個字悠悠而行,似馳騁千里,又像是循著光陰的原路,裹挾魏晉之風,并轡而行。古人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一切事物倘若沾上“情”字,根部必將注入靈魂,能抵抗住時間的審判。
在藝術的路途中,黃紅燈先生滿懷真情地挽著墨香,矢志不渝地行走著。我們有理由相信,假以時日,他定會詮釋出書法的最高境界,書寫出隸屬自己的那道最亮麗的風景。

黃紅燈簡介:
黃紅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書法考級考官,上饒市書法院副院長,婺源縣政協委員,婺源縣一筆書院院長。
入展和獲獎情況: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作品展,全國第六屆書壇新人新作展,全國第六屆楹聯書法作品展,全國第二屆草書作品展,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藝術展,中國書壇第三屆中青年百強榜、全國新農村楹聯書法大賽最高獎,全國第二屆臨川之筆書法大賽優秀獎,江西、廣西優秀青年書法家作品邀請展,“水鄉墨韻”全國百名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中國中部六省書法作品邀請展,“大美上饒”全國百名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