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毅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鋼集團總醫院,四川 攀枝花 617023)
泌尿系統感染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泌尿系統感染可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1]。其中,上尿路感染主要指急性腎盂腎炎和慢性腎盂腎炎等,下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膀胱炎和尿道炎等[2]。小兒的輸尿管長而彎曲,管壁的肌肉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其輸尿管的蠕動能力較弱,易發生擴張,從而可導致其尿液流通不暢,形成尿液反流,進而導致其出現反復的尿路上行性感染,嚴重者甚至可誘發慢性腎功能衰竭。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探討導致小兒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藥性。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鋼集團總醫院收治的247例泌尿系統感染患兒。這247例患兒的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符合臨床上規定的泌尿系統感染的診斷標準。2)年齡在1~12歲之間。3)存在尿頻、尿痛、發熱等癥狀。4)其尿液中白細胞(WBC)的個數≥5/HP,其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20 mg/L。5)對其進行尿液培養的結果呈陽性。患兒的排除標準是:1)在1周內使用過抗菌藥物。2)病歷資料缺失。在這247例患兒中,有男性患兒134例,女性患兒113例;其年齡為3~11歲,平均年齡為(8.23±2.52)歲;其住院的時間為3~8 d,平均時住院間為(4.76±1.38)d。
對這247例患兒的尿液標本進行病原微生物培養及藥敏實驗,然后總結導致其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藥性。對其進行病原微生物培養及藥敏實驗方法是:采集患兒清晨第一次尿的中段尿,將尿液標本置于無菌試管中。將尿液標本接種在固體L型平板上,放置在35°C的培養箱中進行孵育。當L型平板上出現顆粒性菌落時,則將標本移至血平板上,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病原菌的種類和數量。用K-B紙片擴散法對病原菌進行藥敏實驗,質控菌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和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
用SPSS17.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247例患兒的尿液標本中共檢測出285株病原菌,其中有革蘭陰性菌156株(占54.74%),革蘭陽性菌113株(占39.65%),真菌16株(占5.61%)。在156株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的比例較高;在113株革蘭陽性菌中,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所占的比例較高。詳見表1。
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和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的耐藥率較低,對氨芐西林和復方磺胺甲惡唑的耐藥率較高。詳見表2。
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和利奈唑胺的耐藥率較低,對青霉素G和環丙沙星的耐藥率較高。詳見表3。

表1 導致小兒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病原菌

表2 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情況

表3 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的耐藥情況
小兒泌尿系統感染是兒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該病患兒多為下尿路感染。本研究中,在247例泌尿系感染患兒的尿液標本中共檢測出285株病原菌。其中,檢出革蘭陰性菌156株、革蘭陽性菌113株、真菌16株。在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所占的比例最高。在革蘭陽性菌中,糞腸球菌所占的比較最高。這與近幾年國內外的相關報道基本一致[3-4]。對上述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發現,不少病原菌的耐藥性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氨芐西林是過去臨床上治療小兒泌尿系統感染的常用藥。但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高達78.05%。因此,臨床上在使用抗菌藥物對泌尿系統感染患兒進行治療時,應先對其進行病原微生物培養和藥敏實驗,然后根據病原微生物培養和藥敏實驗的結果選擇對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藥物對其進行治療,避免濫用抗生素。
綜上所述,導致小兒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在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和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的耐藥率較低,對氨芐西林和復方磺胺甲惡唑的耐藥率較高。在革蘭陽性菌中,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和利奈唑胺的耐藥率較低,對青霉素G和環丙沙星的耐藥率較高。
[1]馬云峰.285例泌尿系感染患兒的病原菌監測及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3):1370-1371.
[2]Buonsenso D.CataldiL.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a rev iew[J].Minerva Perliatr,2012,64(2):145-157.
[3]戴小波,黃小燕,曾朱君,等.2008-2012門急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耐藥性變遷[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0):1306-1308.
[4]Deny A,Loiez C,Deken V,et al.Epidemiology of patients with MS SA versus MRSA infections of orthopedic implants:Retrospective study of 115 patients[J].Orthopaedics&traumatology,surgery&r esearch:OTSR,2016,102(7):9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