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君
(1.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科,江蘇 南京 210028;2.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28)
冠心病心絞痛是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病。該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失眠、焦慮及煩躁等病癥,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尋找一種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合并失眠的有效方法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采用自擬的寬心安神配方顆粒對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心內科就診的26例冠心病心絞痛合并失眠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匯報如下。
1)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和WHO臨床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在其制定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中闡明的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即經冠狀動脈造影或CTA檢查證實,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狀動脈的狹窄率≥50%,或既往有PCI術史、CABG術史、陳舊性心肌梗死病史。2)失眠的診斷標準:參照2016年《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1]中規定的失眠的診斷標準,即患者具有不易入睡、在睡眠過程中易醒、甚至徹夜難眠等癥狀,且常因失眠而出現疲勞、倦怠、乏力、不思飲食及工作能力下降等現象。
選取2017年1月至10月期間在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心內科接受住院治療的47例冠心病心絞痛合并失眠患者為研究對象。這47例患者均未合并有抑郁癥、神經及精神系統疾病。將這47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26例)和對照組(21例)。在觀察組的26例患者中,有男性8例、女性18例;其中,年齡最小的為45歲,年齡最大的為80歲,平均年齡為(65.39±12.51)歲。在對照組的21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女性14例;其中,年齡最小的為46歲,年齡最大的為78歲,平均年齡為(66.21±11.9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類藥物(調節血脂、穩定斑塊)、硝酸酯類藥物、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Ⅱ轉化酶抑制劑及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對其進行抗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在此基礎上,用艾司唑侖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艾司唑侖的用法為:1~2 mg/次,1次/d,在每晚睡前口服,共用藥4周。用艾司唑侖(用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聯合中藥寬心安神配方顆粒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寬心安神配方顆粒的藥物組成及制用法為:瓜蔞皮、炒枳實、茯神、酸棗仁、夜交藤及丹參各10 g,陳皮6 g。患者若存在痰濁偏重的癥狀,則在上述基本方中加入法半夏6 g、淡竹茹10 g;患者若存在心火偏亢的癥狀,則在上述基本方中加入焦山梔、燈心草各6 g、知母10 g;患者若存在血瘀的癥狀,則在上述基本方中加入川芎、桃仁各10 g、紅花6 g;患者若存在脾虛及氣血不足的癥狀,則在上述基本方中加入黨參、炒白術、黃芪及當歸各10 g。該藥物由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房委托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患者在拿到藥物后,用250~300mL的溫開水溶解,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服用1劑,共用藥4周。
在接受4周的治療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和不良反應(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及猝死等)的發生情況,同時比較接受治療前后其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的變化情況。該量表的分值為0~21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失眠的程度越嚴重。
根據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PSQI評分的變化情況對其進行療效判定。其中,顯效:指接受4周的治療后,患者PSQI的評分比治療前降低的幅度≥70%。有效:指接受4周的治療后,患者PSQI的評分比治療前降低的幅度在30%~69%之間。無效:指接受4周的治療后,患者PSQI的評分比治療前降低的幅度<30%。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PSQI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4周的治療后,兩組患者PSQI的評分均明顯降低,而且觀察組患者PSQI的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PSQI評分的對比( 分,±s )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PSQI評分的對比( 分,±s )
注:組間比較,△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接受治療前 接受4周治療后觀察組(n=26) 13.97±2.71 6.83±1.76★△對照組(n=21) 13.86±3.02 9.65±2.13△
在接受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心絞痛發作、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及猝死等嚴重的不良反應。
冠心病心絞痛是由冠狀動脈的管腔狹窄、阻塞及痙攣等導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所引發的心臟疾病。該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甚至出大汗及有瀕死感等。該病多在患者感覺勞累、情緒激動時及夜間發作。該病患者突發心絞痛(特別是夜間發作的心絞痛)可導致其出現精神緊張、焦慮等心理障礙,進而出現入睡困難、早醒、睡眠不實及多夢等睡眠障礙,嚴重影響其身心狀況。失眠可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增加其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2]。有調查資料顯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并發失眠后,其發生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比未并發失眠的該病患者要高27%~45%[3]。這是因為,失眠可導致患者的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促使其機體釋放兒茶酚胺,導致其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肌的耗氧量增加,進而使其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和收縮。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苯二氮?類受體激動劑(BZRAs)、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及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藥物對失眠患者進行治療。不過,這類藥物可導致患者出現日間困倦、頭昏、跌倒、認知功能減退及戒斷癥狀等不良反應[4]。而且,有研究證實,長期使用抗失眠和抗抑郁的藥物可使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36%[5]。因此,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合并失眠的方法十分必要。
祖國醫學將冠心病心絞痛歸為“胸痹心痛”的范疇。中醫認為,該病的病因及病機主要為“痰、瘀、虛、火”等所致的氣血瘀滯心脈,或以胸痹為表現的心血不足、心脈失養。失眠屬于中醫“不寐”“目不瞑”“不得臥”等范疇。該病的病機主要為陰陽氣血失和、臟腑功能失調,以致神明被擾、神不安舍。《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神”之病同屬“心系疾病”,其病位均在心,且可涉及脾、肝、腎等,故中醫認為,胸痹常與不寐同時發生。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針對冠心病心絞痛合并失眠的病機,采用自擬的寬心安神配方顆粒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了治療。該方中的瓜蔞皮、炒枳實可寬胸理氣、行氣化痰;茯神、酸棗仁、夜交藤可滋陰、養心、安神;丹參、陳皮可行氣、活血、通脈。同時,為存在痰濁偏重癥狀的患者加用法半夏、淡竹茹,以化痰降濁;為存在心火偏亢癥狀的患者加用焦山梔、燈心草、知母,以滋陰清火;為存在血瘀癥狀的患者加用川芎、桃仁、紅花,以行氣活血化瘀;為存在脾虛及氣血不足癥狀的患者加用黨參、炒白術、黃芪、當歸,以益氣養血。將上述諸藥合用,共奏寬心安神、行氣活血之功效。
綜上所述,用寬心安神配方顆粒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合并失眠可取得較為令人滿意的療效。
[1]中醫中醫科學院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課題組.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WHO/WPO)[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6,3(1):8-25.
[2]LE Laugsand, LJ Vatten, C Platou,I Janszky.Insomnia and the Ri 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Population Study[J].Circu lation.2011,124(19):2073-2081.
[3]Cole CS,Mc Sweeney J C,Cleves MA, et al.Sleep disturbance in women before myocardial infarction[J].Heart Lung,2012,41(5):438-445.
[4]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睡眠障礙學組.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2,45(7):534-540.
[5]Geneviève Belleville.Mortality Hazard Associated With Anxiol ytic and Hypnotic Drug Use in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0,55(9):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