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燕,帥莉萍,高 茹
(武進人民醫院兒科,江蘇 武進 213000)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是以肺間質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肺部感染性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兒的肺部遭受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出現心、腎、腦等重要器官的并發癥,從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有研究指出,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實施個性化護理能夠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改善其預后。為了進一步探究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實施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武進人民醫院兒科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從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在武進人民醫院兒科就診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中隨機選取1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兒的納入標準:1)其病情符合《實用兒科學》中關于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2)存在咳嗽、發熱、肺部啰音等癥狀。3)進行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的結果為陽性。這些患兒的排除標準:1)存在肝腎功能障礙。2)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1]。
將這些患兒隨機分為個性化組和參考組,每組各50例患兒。個性化組患兒中有女23例,男27例;其年齡為0.3~9歲,平均年齡(5.7±1.2)歲;其病程為1~51 d,平均病程(23.3±12.5)d。參考組患兒中有女24例,男26例;其年齡為0.4~10歲,平均年齡(5.4±1.6)歲;其病程為1~52 d,平均病程(25.6±13.2)d。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參考組患兒進行常規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密切觀察患兒各項生命體征及病情的變化情況。 2)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化痰藥、止咳藥對患兒進行治療,必要時使用解熱鎮痛抗炎藥對其進行治療。3)告知患兒家屬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嚴格控制探視患兒人員的數量。在此基礎上,對個性化組患兒進行個性化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進行入院時的護理。在患兒入院時,護理人員親切地與其進行交流,以減輕其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恐懼感。2)進行住院期間的護理。(1)進行用藥護理。根據患兒應用藥物的不同對其進行個性化的用藥護理。例如,應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患兒容易出現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其是否出現胃腸道反應,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維生素B6對其進行治療[2]。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患兒容易出現嗆咳的癥狀。護理人員應協助其取正確的體位,并指導其如何正確地吸入霧化藥物。(2)進行咳嗽護理。對于存在咳嗽癥狀的患兒,護理人員應從下至上、從外向內輕柔地對其進行拍背。對于咳嗽癥狀較為嚴重甚至影響到呼吸的患兒,應遵醫囑使用鎮靜藥和止咳藥對其進行治療。對于痰液黏稠的患兒,應及時對其進行吸痰、霧化吸入等治療。(3)進行發熱護理。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兒體溫的變化情況。對于體溫為37.5~38.5℃的患兒,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物理降溫處理。對于體溫為38.6~39.5℃的患兒,護理人員應遵醫囑使用解熱鎮痛抗炎藥對其進行治療[3]。(4)進行飲食護理。護理人員告知患兒家屬讓患兒多飲水、多食用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食物。對于食欲較差的患兒,應遵醫囑使用促消化的藥物對其進行治療。3)進行出院護理。在患兒出院前,護理人員告知患兒家屬出院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如家中定期通風、不要帶患兒到人群密集的場所等),并囑咐其按時帶患兒到醫院復診。
1)患兒的治護效果。評價標準是:(1)痊愈。經過為期1周的治療和護理,患兒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進行影像學檢查(胸片檢查或CT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消失。(2)有效。經過為期1周的治療和護理,患兒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進行影像學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有所縮小。(3)無效。經過為期1周的治療和護理,患兒的臨床癥狀未改善。進行影像學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未縮小。2)患兒發熱癥狀改善的時間、咳嗽癥狀改善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
應用統計軟件SPSSl9.0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患兒發熱癥狀改善的時間、咳嗽癥狀改善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用(±s)表示,采用t檢驗,治護的總有效率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個性化組患兒中治護效果為痊愈的患兒有37例(占74.0%),為有效的患兒有9例(占18.0%),為無效的患兒有4例(占8.0%)。參考組患兒中治護效果為痊愈的患兒有24例(占48.0%),為有效的患兒有16例(占32.0%),為無效的患兒有10例(占20.0%)。個性化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為92.0%(46/50),參考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為80.0%(40/5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兒治護總有效率的分析[n(%)]
接受護理后,個性化組患兒發熱癥狀改善的平均時間、咳嗽癥狀改善的平均時間和住院的平均時間分別為(4.13±1.16)d、(7.61±2.16)d、(11.32±2.38)d, 參 考組患兒發熱癥狀改善的平均時間、咳嗽癥狀改善的平均時間和住院的平均時間分別為(5.32±1.45)d、(9.37±3.04)d、(14.37±3.23)d,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兒發熱癥狀改善的時間、咳嗽癥狀改善的時間和住院時間的分析(d,±s )

表2 對兩組患兒發熱癥狀改善的時間、咳嗽癥狀改善的時間和住院時間的分析(d,±s )
組別 發熱癥狀改善的時間 咳嗽癥狀改善的時間 住院的時間個性化組 4.13±1.16 7.61±2.16 11.32±2.38參考組 5.32±1.45 9.37±3.04 14.37±3.23 P值 <0.05 <0.05 <0.05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肺部感染性疾病。譚曉輝[4]研究指出,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能夠顯著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個性化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為92.0%(46/50),參考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為80.0%(40/50)。個性化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高于參考組患兒(P<0.05)。接受護理后,個性化組患兒發熱癥狀改善的時間、咳嗽癥狀改善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短于參考組患兒(P<0.05)。
綜上所述,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良好,可顯著縮短其住院的時間,促進其康復。
[1]黃亞娟,夏芳.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療效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6):2953-2954.
[2]倪雪娟.個性化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5,6(11):279-280.
[3]徐莉,趙小娼,張宗菊.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6(9)716-717.
[4]譚曉輝.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患兒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