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雪
(蒼南縣人民醫院產科,浙江 蒼南 3258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怎樣利用當前的醫療條件來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是當前醫務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1]。在產科住院的人群以孕產婦和新生兒為主。因此,臨床上在對產科的護理工作進行管理時,應充分考慮到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實際情況。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在提高產科護理工作質量方面的價值。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蒼南縣人民醫院產科收治的640例孕產婦與在該醫院產科工作的16名護士。這16名護士均為女性,其年齡為23~46歲,平均年齡為(35.4±2.6)歲;其中,有專科學歷的護士9名(占56.3%),本科學歷的護士6名(占37.5%),本科以上學歷的護士1名(占6.2%)。將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該醫院產科收治的320例孕產婦設為對照組。將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該醫院產科收治的320例孕產婦設為觀察組。對照組孕產婦的年齡為20~35歲,平均年齡為(25.9±2.2)歲。觀察組孕產婦的年齡為21~36歲,平均年齡為(26.3±2.4)歲。兩組孕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孕產婦的護理工作進行常規管理,方法是:定期對護士進行培訓,以提高其對護理理論的掌握度和護理操作技能。定期或不定期對護士的工作進行檢查,及時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對觀察組孕產婦的護理工作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法進行管理,具體的方法是:1)醫院建立專門的持續質量改進檢查小組,定期對產科的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和評估,然后根據檢查和評估的結果給出合理的指導意見。每個季度對護士長進行病房管理、持續質量改進、員工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定期對產科的護士進行培訓,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溝通能力、動手能力和護理操作技能,幫助其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積極的工作態度[2]。2)構建和完善相應的護理管理制度,指導產科的護士定期開展自查和自評工作,找出在對孕產婦進行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總結,然后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3)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并結合臨床護理經驗,確立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然后根據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對護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本研究中確立的護理質量敏感指標主要有急救物品的管理、護理文書的書寫、消毒隔離制度、護理操作、病房管理及產婦的安全管理等。4)制定護士綜合績效考核機制,定期從德、技、勤、績四個方面對護士進行考核,然后根據其考核的成績調整其崗位津貼與獎金,從而督促其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3]。
統計并比較兩組孕產婦護理投訴事件的發生率、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率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采用自制的《護理工作滿意率調查量表》調查兩組孕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此量表的分值為0~100分。孕產婦的得分≥90分,表示其對護理工作十分滿意;得分為75~89分,表示其對護理工作滿意;得分為60~74分,表示其對護理工作比較滿意;得分<60分,表示其對護理工作不滿意。總滿意率=(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采用自制的《護理質量評分量表》調查兩組孕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價。此量表共包括護理技術、責任心、護理制度落實和服務態度四項評分指標。每項評分指標的分值均為0~25分,滿分為100分,孕產婦的評分越高表示其對護理質量的評價越高。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孕產婦護理投訴事件的發生率、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率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孕產婦(P<0.05),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孕產婦(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孕產婦各項護理指標的比較[%(n)]
觀察組孕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孕產婦(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孕產婦對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

表2 兩組孕產婦對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96.4±3.3*84.6±2.8組別 護理技術 責任心 護理制度落實 服務態度 總分觀察組(n=320)對照組(n=320)24.5±1.2 22.2±1.6 23.5±1.3 21.2±1.1 23.9±1.1 20.2±1.4 24.6±1.3 21.2±1.6
由于產科收治的患者主要是孕產婦和新生兒,因此該科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現階段,人們對優生優育越來越重視。在對孕產婦或新生兒進行護理時若稍有不慎,不僅可能影響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還易引發護患糾紛。因此,對產科的護理工作進行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持續質量改進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更注重過程管理和環節質量控制的質量管理模式。近年來,臨床上用持續質量改進法對產科的護理工作進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孕產婦護理投訴事件的發生率、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率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孕產婦(P<0.05),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和對護理質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孕產婦(P<0.05)。可見,將持續質量改進法應用到產科的護理管理工作中,能降低護理投訴事件、護理差錯事件和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
[1]周彩梅.持續質量改進對提高產科護理管理質量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34):315-315.
[2]李雪蓮.持續質量改進對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5):568-569.
[3]段金玲.持續質量改進在產科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0):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