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珍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學校 湖南永州 425006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社會市場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得到質的飛躍,逐漸完成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小學科學實驗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學生忽視實驗記錄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問題。今天,本文就以“小學科學高質量實驗記錄單的設計”為主題進行探析。
筆者通過查詢相關資料發現,目前我國多數小學的科學實驗單設計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問題,呈現多元化趨勢,主要包含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小學科學實驗單設計中缺乏層次感,不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是因為小學科學實驗記錄單在設計中沒有尊重學生年級的差異性,設計不夠科學合理;第二,小學科學實驗單設計中沒有明確的指導內容,導致實驗活動趨于“形式化”,促使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效率停滯不前、教學質量不如人意。一般情況下,實驗記錄單需要蘊含有引導作用,體現在工具以及方法上;第三,學科學實驗單設計中不夠系統化,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對探究過程及結果進行自主評價,進而導致學生缺乏實驗動力,不能夠自主積極地參與實驗探究活動中。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實驗記錄單進行整理,認識到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正所謂“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小學科學教師應該明確實驗記錄單設計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可以從小學生身心特點、實驗探究過程以及小學生自主總結評價這三個角度出發,進而設計出高質量的小學科學實驗記錄單。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結合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意識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問題》以及“最近發展區”理論可知,小學科學教師在設計實驗記錄單的時候,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及發展趨勢。換句話來說就是,教師設計出來的實驗記錄單應該具有科學性的特征,即實驗記錄單包含有基礎內容,也蘊含有提高內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學習小組中的各個組員都能夠有結論可填,并且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真諦,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1]。比如,小學科學教師在進行《觀察水》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應該將實驗記錄單設計為科學性的觀察式記錄,如表一所示:

表一:“觀察水的基本特征”實驗記錄表
結合表一可知,教師在設計實驗記錄表的過程中將以往的總結巧妙設計為觀察式記錄,促使學生在觀察記錄的過程中更加科學化。對于小學生而言,表中“觀察的具體方法”其實就是指基礎內容,而“水的基本特征”,則需要學生通過自身的觀察與組員進行討論交流,進而進行總結,屬于提高內容。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并且還能夠保障全體學生參與實驗活動,進而能夠提高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的時效性[2]。
一般情況下,教師進行小學科學實驗課的教學目標是為拓展學生的科學思維以及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小學科學實驗課的學習方式以及目標為“探究”,學生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到相應知識,潛移默化中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顯而易見,一堂科學實驗課的任課教師只有一名,而班上學生卻是幾十名,教師沒有分身術,沒有辦法同時顧及到全班。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可以運用實驗記錄單來掌握學生的探究情況。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實驗記錄單的設計過程中,應該進行全面考慮,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考慮其中。比如,小學科學教師在進行《做一名小科學家》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驗主題定為“探究鸚鵡站立的秘密”,進而設計出相應的實驗記錄表,如圖二所示:
表三:自我評價總結表 今天我收獲了( )個

表三:自我評價總結表 今天我收獲了( )個
評價項目 再接再厲1.我收獲了2.我嘗試了3.我克服了4.我學會了5.我想做

表二:“探究鸚鵡站立的秘密”實驗記錄表
結合表二以及實驗可知,我發現鸚鵡之所以能夠站立,是因為……(此處留給學生進行總結性作答)。小學生之前并未接觸過探究性的科學實驗,所以傳統實驗記錄單上直接讓學生總結鸚鵡站立的秘密,缺乏科學合理性。基于此,教師作出表二的新型設計,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并且能夠直觀掌握學生的探究過程,進而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科學實驗記錄單的質量[3]。
小學科學實驗課程中的實驗記錄單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驗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顯而易見的是,小學科學實驗課不是一次兩次,而是許多次。基于此,教師應該明確“部分構成整體”的真諦,將實驗記錄單的價值體現得淋漓盡致,完成實驗記錄單到實驗記錄冊的轉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記錄單的整理工作,進而形成一個系統性的實驗記錄冊,學生能夠直觀了解到自身在實驗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教師在小學科學實驗記錄冊的時候,應該結合當代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增設一個“自我評價表”,如表三所示。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取長補短,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4]。
教師設計此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學生在進行自我評價總結的過程中,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深刻認識到學生是發展中的人,促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能夠獲得自我滿足感,并反省自身的不足之處。學生能夠針對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明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真諦,進而能夠改善自身的不足之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5]。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小學科學實驗記錄單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有關部門及個人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科學化的設計。綜合本文可知,進行小學科學實驗結論單設計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搜集相關數據資料的過程中。除此之外,還能夠看作為自主探究以及團隊協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結合所學到的科學理論知識,進而將理論付諸于實驗中。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科學實驗中,進而自主解決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
[1]黨范文,王強.小學科學實驗記錄單對學生科學學習方法的指導作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7,(16):28-29,31.
[2]賈建剛.小學科學教學中實驗記錄單的合理設計[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6):12.
[3]劉永祥.小學科學教學中讓追問更有效[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1):134-137.
[4]王勇.科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16):10-10.
[5]李清.小學科學高質量實驗記錄單的設計[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6,(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