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存
新平縣第二中學 云南玉溪 653400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成為每一位教師必須得思考的問題,而我認為提高課堂效率可以嘗試要做到以下幾點:
每一位教師都清楚,其實設計一堂課就是從學習《課程標準》,到鉆研教材,從研究學生,到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這樣一個過程。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講解,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最后卻聽不懂的現象,久而久之,學生就開始厭學。可見,厭學的根本不是學生討厭學習,是討厭自己學不會、聽不懂,討厭自己學習沒有成就感,討厭自己學習上的無助感。作為教師,就是要不斷地給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存在感,而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做到循序漸進,難點拆分,遵循從簡單的、容易的學起,打好扎實的基礎,再學習復雜的、難的知識的規律。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教師不能只顧按照課程進度去定,甚至認為把教師要說的說完,任務就完成了,目標也就實現了。而是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現狀去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目標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了學生夠不著,沒有信心,低了學生成就感不突出。目標及重難點確定了以后,教師要在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鉆研教材、分析學生狀況等的基礎上,花大力氣備好課,做到在走進課堂之前,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心中有數,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課堂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能否有效地管理好課堂,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傳統的課堂教學管理方法:管、壓等辦法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今的學生群體,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親切感,并創設寬松、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取得“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要創設寬松、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從一開始就要對學生的行為提出期望,讓學生清楚課堂上哪些行為是合適的,哪些行為是不合適的,師生共同確定班級規范,并不斷地去踐行。
2.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和課堂氣氛,同時教師要努力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切勿煩躁,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和教育魅力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
3.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應慎重考慮學生的情感和自尊心,因為,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出現問題往往只是瞬間的一種失控表現,并不是有預謀的行為。
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相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同的上課教師,就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因為,每一位教師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機智和教育魅力,而這其中,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對問題的分析和闡述時所用的嚴密、精煉的語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優美的語言能給學生以美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避免了刻板枯燥的說教,從而使課堂生動活潑、富有成效。有人說“老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的心靈;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教師的語言更是一門藝術,巧妙的課堂用語能創設和諧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更能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所以,教師應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使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對實踐練習(對話練習或動手操作)、游戲最感興趣,而讀課文、記單詞、講解語法知識是最難吸引學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教學活動最優化。為了豐富英語學習活動,我們教師可以通過添加媒體教學,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眼、耳、口、手,添加競爭意識,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編順口溜、游戲等方法,根據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降低學習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課外作業是課堂的延伸和必要的補充,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布置作業要因人而異,恰到好處,不是隨意布置。精心設計的課外作業,能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水平,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但作業布置與批改的不當,不僅給學生也給教師帶來沉重的負擔,所以,課外作業的設計、布置,要緊扣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才會有效地促進作業對于教學的推進作用。
總之,教無定法,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因為語言技能和智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持之以恒的培養與發展。孔子提倡的學習方法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而對于教師的教育教學是否也可以說是“教而不思則罔,思而不用則殆”呢?也就是說,教師只知道一味的教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有可能會陷于迷惑,如果只是去空想而不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運用就有可能會誤入歧途。所以,我認為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學,做到一課一反思,通過各種方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激發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英語學習自信、減輕英語學習負擔……從而才會有效提高英語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