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趙建蓉


[摘要] 目的 研究優質護理對鼻咽癌放療患者皮膚炎的改善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3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療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皮膚炎恢復時間以及皮膚反應舒適程度。 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皮膚炎恢復時間為(112±10)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78±16)d;觀察組皮膚反應舒適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的皮膚炎,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優質護理;鼻咽癌放療;皮膚炎;改善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1(a)-01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quality of care improvement effect of radio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 dermatit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October 2012 to December 2015 radio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150 cases as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for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skin inflammation recovery time and skin reaction comfort degree. Results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dermatitis recovery time (112 ±10)d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178±16)d; observation group skin comfor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during radiotherapy skin inflammation, 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Skin inflammation; Improvement effect
鼻咽癌患者在進行放療之后,放射區皮膚通常會出現變薄、萎縮等現象,這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對鼻咽癌放療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是十分必要的[1]。該研究主要探討優質護理對鼻咽癌放療病人皮膚炎的改善效果,并以該院2013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分析獲得了一些體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對該院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與對照兩組,每組50例,觀察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為(46.5±2.5)歲;對照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為(46.6±2.6)歲。對兩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發現可以將其用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主要是對患者進行行為護理以及藥物護理等綜合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護理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人性化,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其進行護理管理。除此之外,還要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出院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 優質心理護理 大部分放療鼻咽癌患者在放療之前很容易出現緊張、焦慮以及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然后再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對于心理承受力弱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放療的相關知識,增加患者對放療了解,使其能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放療。給予患者多方支持,鼓勵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與愛護。
1.2.2 優質飲食與口腔護理 通常情況下,鼻咽癌放療患者很容易出現張口困難、口腔黏膜潰瘍、味覺減退、口干等不良反應,進而會對其食欲造成嚴重影響,使其機體營養出現代謝紊亂的現象。護理人員要告知接受放療的腫瘤患者康復中營養的重要性,指導其攝入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在放療進行前不能飽食,謹防出現反射性嘔吐的現象。每天都要對患者的口腔黏膜情況進行評估,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其進行口腔護理。放療期間,患者每天要采用淡鹽水進行四到六次漱口。如果患者為2級以上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則要將其口腔pH值作為依據,采用合適的漱口液漱口。如果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口腔劇烈疼痛的現象,就要給予其口服止痛劑,采用表面麻醉劑漱口。
1.2.3 連續性評估 隨著鼻咽癌患者放療療程的不斷增加,其皮膚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反應,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皮膚的反應程度進行評估,并給予其相應的指導,對其病情進行綜合性分析,采用最恰當的護理方式對其進行護理干預。除此之外,還要給予患者專業性的指導,提高自我護理能力,認真落實基礎護理,減輕患者痛苦。
1.2.4 放療期間優質皮膚護理 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對頸部周圍照射區皮膚進行保護,防止對其造成損傷。囑咐患者在放療期間穿著無領或者低領的衣服,保證其局部皮膚的干燥與清潔,如果有汗液滲出,就要采用軟毛巾將其拭干。其次,不能用熱水、粗糙的毛巾、肥皂等對照射區域的皮膚進行擦洗,如果出現了脫皮現象,千萬不能用手將其直接撕下,采取外科換藥或外用皮膚防護劑。
1.2.5 放療后優質皮膚護理 放療后,如果患者出現了干性脫皮或者皮膚紅腫的現象,要對其皮膚停止2~3 d的照射,謹防進一步損傷皮膚,進而引發濕性脫皮現象。如果照射區域的皮膚出現了糜爛、滲液、水腫以及充血等現象時,要停止放療,確保其患部的干燥清潔,謹防出現感染現象,并采用地塞米松軟膏或者含有抗生素的軟膏涂于皮損區,以此來促使其皮膚更好更快恢復。也可以采用康復新、慶大霉素對皮損區進行濕敷之后,采用暴露療法對其進行治療,以此來發揮出消水腫、消炎癥、抗感染的功效。放療后所引發的皮膚損害使用恰當的皮膚防護劑治療效果明顯。如果患者的皮膚已經破潰,與此同時還合并出現感染,如果病情較輕,可以采用氯霉素軟膏、紅霉素等抗感染藥膏進行治療。
1.2.6 出院后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囑咐其對照射區皮膚進行保護,謹防對其造成損傷。除此之外,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保持充分休息,注意飲食的均衡性,不吃辛辣刺激類型的食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主要是以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的態度、行為、狀態、質量以及護患之間的關系等五項為重要依據,對其進行綜合性的評分。將每一項分為20分,調查問卷的總分為100分。如果總分高于60分則表示滿意,如果總分低于60分則表示不滿意,如果高于90分則表示非常滿意。其次,要對兩組患者的皮膚炎恢復時間進行對比性的研究分析。對患者的皮膚反應舒適程度采用線性視覺模擬評分標尺[2]進行評定,分為0~10分,8~19分為重度不舒適,5~7分為中度不舒適,1~4分為輕度不舒適,0分為無癥狀。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9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0.0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皮膚炎恢復時間為(112±10)d,對照組為(178±16)d,觀察組皮膚炎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25例無癥狀,15例輕度不適,8例中度不適,2例重度不適;對照組10例無癥狀,20例輕度不適,15例中度不適,5例重度不適,觀察組患者的皮膚反應舒適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臨床上,鼻咽癌屬于一種十分常見的惡性腫瘤,在解剖學位置上,鼻咽與顱底接近,周圍分布有脊髓、腦干等重要神經與器官,因此存在較大的手術難度[3]。通常情況下,鼻咽癌主要是較低分化程度的鱗狀細胞癌,在放療上具有高度敏感性,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放療[4]。但是研究顯示,放療會引發皮膚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尋找一種合適的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是十分必要的。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理模式也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成為“以患者為中心”,更加注重護理服務的質量[5-6]。研究顯示,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個護理水平,而且能夠將醫院的醫療社會聲譽顯著提高[7]。對鼻咽癌放療患者進行優質護理不僅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專業技能與安全護理意識,而且能夠提高患者自我護理以及護理配合意識,促使護理過程更加科學與順利,促使其皮膚炎能夠更好更快恢復[8]。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為80.0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其次, 觀察組皮膚炎恢復時間為(112±10)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78±16)d。對照組10例無癥狀,20例輕度不適,15例中度不適,5例重度不適,觀察組25例無癥狀,15例輕度不適,8例中度不適,2例重度不適,觀察組患者的皮膚反應舒適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這與徐巧荔[9]在《優質護理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皮膚炎的效果觀察》這一研究中的研究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該學者將120例鼻咽癌放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服務,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4.6±1.0)分,對照組為(3.2±1.4)分,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其次,對照組7例無癥狀,7例輕度不適,25例中度不適,21例重度不適,觀察組32例無癥狀,2例輕度不適,16例中度不適,10例重度不適,觀察組患者的皮膚反應舒適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鼻咽癌放療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的皮膚炎,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滿瑩.鼻咽癌同期化放療所致白細胞嚴重減少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7):1629-1630.
[2] 項冬仙,張美英.晚期鼻咽癌放療后并發鼻咽腔巨大潰瘍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374-1375.
[3] 朱玉,楊麗.程序化疼痛護理在鼻咽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J].廣西醫學,2015,37(8):1196-1199.
[4] 朱玉,楊麗,盧佳美,等.鼻咽癌患者放化療期間疼痛與睡眠質量變化趨勢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55-57.
[5] 馮煥敏,劉波,岳文江,等.中醫護理干預在鼻咽癌放療后預防口腔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 23(11):2630-2631.
[6] 朱彩梅.優質護理在鼻咽癌放射治療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3):83-85.
[7] 陳玲.認知行為護理在鼻咽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8):10-12.
[8] 宋秀三,劉紅艷,黃艷芳,等.探討認知護理在鼻咽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7):884-887.
[9] 徐巧荔.優質護理改善鼻咽癌放療病人皮膚炎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5,13(7):635-636.
(收稿日期: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