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初晴 編輯/丙乙
中醫干預青少年近視
—— 上海市中醫醫院眼科主任朱鶯采訪錄
文/云初晴 編輯/丙乙


朱鶯
女,主任醫師,眼科主任。擅長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黃斑變性、小兒眨眼、青少年屈光不正、各種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等的治療。
《科學生活》:目前,青少年視力低下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據稱,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接近60%,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日本。國內近視眼患病情況的調查顯示,全國平均近視眼患病率約為33.6%,即我國約有3億近視眼患者,近視人數居世界之首,其中近半數為少年兒童。請問,什么是屈光不正呢?對青少年成長及以后生活有哪些危害?
朱醫生:目前,兒童視力低下的確越來越多。主要有近視、遠視、散光、弱視、眼外傷及其他眼病。其中近視、遠視、散光臨床統稱為屈光不正。
凡是5米以外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進入眼內,在沒有任何調節的狀態下,聚焦點于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這就是正視眼或稱“標準眼”。聚焦點在視網膜前(近視)、視網膜后(遠視)或不成焦點而成模糊點(散光),這就是屈光不正。
那為什么光線沒聚焦在視網膜上呢?嬰兒出生時眼睛較小,眼球直徑較小,視距也較小。隨著孩子的長大,眼睛也慢慢長大,視距也慢慢加大。出生到3歲是視軸發育的高峰期,3歲到18歲視軸緩慢發展,最終到視軸23mm~24mm。一旦視軸過長,超過24mm,也就是真性近視,那么隨著年齡的增加,近視度數也會逐漸增加,不可能再降低了。視軸超過正常1mm,就會增加約300°近視。等到生長發育停止,一般女孩子初三畢業、男生高中畢業,度數就會比較穩定了。
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大部分為屈光不正中的近視,超過600°就是高度近視,超過1000°就是超高度近視。近視度數逐年增加,如不加以控制,青少年近視的程度會越來越深,逐漸發展成為高度近視,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一系列的眼底病變,如玻璃體異常、視網膜脫離、白內障等。
《科學生活》:在您看來,現在青少年近視的原因是什么呢?加快青少年近視發展的誘因有哪些呢?
朱醫生: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人們對視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由于學業緊張,視近距離移近,時間延長,視覺空間縮小,室外活動減少,眼睛負擔加重,眼功能結構發生適應性變化(眼軸延長),加上不注意用眼衛生,從而引發單純性近視。
根據生理光學特點,人眼需要通過自我調節焦距才可看清近處物體。長時間視近,調節功能紊亂便可誘發近視。這是近視形成的調節異常學說。
近視發展的原因有近距離視物負荷加重、身體生長發育加速、遺傳因素、配戴不適當的眼鏡、眼結構的問題、全身因素、不注意視力衛生、環境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包括:形覺剝奪性近視與光學離焦性近視。形覺剝奪性近視原因有強弱光下讀寫、車廂中看書、長劉海或倒睫、無節制上網看電視、彈琴;光學離焦性近視原因有讀寫姿勢不良、驗光配鏡不良、調節功能紊亂、調節遲緩與不靈活。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青少年喜歡留長劉海,擋住了眼睛,這樣眼睛的形覺就被剝奪了,雖然生活不受影響,但劉海擋住的一側或是兩眼的視力就會較差。此外,要注意握筆的姿勢,以免不正確的握筆姿勢導致一側眼睛的視線被遮擋,這樣也是一種形覺剝奪,不利于視力。
《科學生活》:古代有近視的現象嗎?近視在中醫看來,哪個臟器與眼睛是對應的呢?
朱醫生:環境因素對近視是很重要的。以前古人需要打仗射箭,需要用遠視力的情況很多,而現在這種需求少了,人慢慢開始進化適應近視力。加之,古人的活動范圍較小,近距離的生活需求也不及我們多。我們一直觀看近處,睫狀肌一直用力,這樣就更容易近視。
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中醫的肝與西醫的肝不同,中醫的肝指的是整個消化系統)。我們治療眼病也是從肝論治。同樣,中醫認為耳朵就好像一個倒過來的人,耳朵上有全身相對應的穴位,其中也有對應眼睛的穴位。隨著近視率的增加,我們從2003年開始,進行開創性摸索,利用針灸刺激耳部穴位干預近視,到現在已逐漸成為特色。
《科學生活》:青少年近視驗光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朱醫生:青少年近視最需要注意的是驗光之前散瞳。我們都聽說過“真性近視”“假性近視”,通常所說的假性近視,只是一種視遠模糊、視近正常的近視現象,本質上還不是近視眼。人的眼睛有十分強的自動調節力,使遠近不同距離的物像能不前不后正好落在視網膜上,這種調節力是由眼內的睫狀肌收縮、松弛與晶狀體固有的彈性兩個因素密切配合而實現的。這種近視狀態的比例一般不超過近視眼的5%。當散瞳驗光時,屈光狀態正常,遠視力正常,近視就消失了。
兒童和青少年眼睛的調節力比較活躍,直接驗光所測得的結果不夠準確,而不準確的驗光配鏡對眼睛是有害的。為了獲得準確的檢查結果,用藥物使睫狀肌調節活動暫時消退,從而獲得較準確的驗光度數。12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驗光原則上均應散瞳。
《科學生活》:屈光不正大多只能通過配鏡得到解決,應不應該佩戴眼鏡?怎么干預近視,讓其減緩發展呢?
朱醫生:當然要配眼鏡。我們配戴眼鏡的目的是依靠鏡片來聚焦,減輕眼部肌肉的壓力。很多人不愿配眼鏡,看不清就“瞇”著眼睛,其實這樣眼部肌肉需要用力調節,更容易疲勞從而影響視力。就好比從人民廣場出發去徐家匯,步行和乘坐地鐵都可以到達,但是走路的方式比坐地鐵吃力得多。


很多人認為帶了眼鏡就脫不下來了,戴眼鏡眼睛度數就會一直增加,這是錯誤的。近視是和視軸相關,人長高了,眼軸也長大了,近視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
為提高看遠能力及舒適用眼,高于200°的近視眼均應配合適的眼鏡,300°以下近視看遠時須戴鏡,看近時可不戴。近視300°以上的青少年學生,最佳方式是配兩副眼鏡,一副用于看遠和日常生活,一副專門用于看近作業和近視眼的預防。配鏡原則是矯正視力到1.0,使患者看黑板等生活不受影響,眼部肌肉放松。
近視增加和身高長高一樣是必然規律,眼軸已經增長,不可能再縮短了,所以縮短眼軸改變近視是不可能的。中醫干預方法是減緩近視發展的速度,控制近視不要發展過快,避免發展到高度近視。
一般的藥物治療不能減輕近視的程度。常用的“信流丁”“雙星明”眼藥水,可以起到緩解睫狀肌,減輕眼疲勞的作用。
迄今為止,近視手術方式有多種。但是從現有資料看,其遠期作用尚有待觀察。所以,對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來說,不建議手術治療。
中醫常用的針灸和耳穴療法,可增加眼部血液循環,增強眼部神經興奮性,減緩近視發展的速度,減輕眼疲勞,較普通眼藥水效果明顯。且針灸收費完全納入醫保,只要自費一半,價格大約每次20元~30元左右。成人也可以在眼疲勞的時候,前來進行針灸,取穴與青少年不同,可以起到緩解視疲勞、眼干澀的作用。
針灸盡量平時一周一次,間隔時間太長不利于控制近視的發展。考慮到孩子考試、假期,女生例假期間針灸容易出血,這些情況不合適針灸,所以,建議寒暑假增加次數,每年針刺45次左右,每次留針半小時。針刺一般不會留下痕跡,實在不放心,2個小時內不碰水就沒問題了。
剩余的六天怎么辦呢?貼耳穴:用肉色膠布將磁珠貼在穴位上,每個耳朵貼5~6個穴位,也不引人注目。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每天按耳穴的磁珠,幫助刺激穴位,減緩近視發展。除非是對貼耳穴的膠布過敏者,一般貼耳穴沒有禁忌。
《科學生活》:中醫干預青少年近視后,有怎樣的效果?與西醫相比,有哪些優勢?
朱醫生:真性近視的青少年通過自身調節,再加上針刺、耳穴干預治療,可以穩定患者近視的度數或者減緩患者近視發展的速度,也可以避免假性近視變為真性近視。
有些青少年由于針刺對眼睛神經的刺激,以及半小時閉眼休息,針刺后眼疲勞有一定的緩解,視物也更加清晰。
針刺干預近視,每半年檢查一次視力,跟蹤記錄,大多數患者感覺良好。我院眼科從2003年開展青少年近視干預到現在共13年的時間,臨床觀察大多數患者近視得到控制或者略微增長,甚至有些男孩從1.6米長到1.8米,近視度數幾乎不加深,這是非常可貴的。如果不干預,后果不容樂觀。
在光學矯正方面,中醫與西醫是一致的。除了光學矯正,西醫對近視也就沒有其他好的辦法,只是每年進行驗光測試,更換眼鏡,沒有穩住度數使其不增加的有效方法。
《科學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青少年平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應該如何進行食補?
朱醫生:早期要散瞳驗光,以便掌握屈光發展方向,分別對待。
平時生活中注意放松調節,經常遠眺,也可以適當做一些眼球按摩。適當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抗疲勞能力。
在飲食上,家長要注意,適當多吃一些含鋅和鈣較多的食物,如黃豆、杏仁、紫菜、海帶、黃魚、奶粉、羊肉、牛肉、動物肝臟等。
適當補充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D、E等營養物質,這樣眼球壁比較堅韌,減緩眼軸加長。
值得注意的是,少吃糖,多食甜食會助長近視的發展。研究發現吃甜食較多的孩子,近視度數的增加速度比不愛吃甜食的孩子快得多,可能因為糖分使眼球壁柔軟,容易使眼軸加長。建議多吃含鈣和堿性食品,如牛奶、白蘿卜、胡蘿卜、白菜、大蔥、萵苣、黃瓜、豆芽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