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姿
她在孩子們心目中,是美的化身,是知識的源泉,是人格的楷模。是無數孩子渴求的目光和深情的期待,使她致力扎根農村教育,默默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一份優秀的答卷:她先后榮獲“市優秀班主任”“縣優秀共產黨員”“家庭教育先進工作者”“優秀基層工會主席”“鎮先進教育工作者”“十佳班主任”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堅守邊關,默默奉獻
她生長在偏僻農村,一直工作在縣北部鄉鎮貧困山區學校,連續擔任校長和附屬幼兒園園長工作15年,兼任語文科教學及班主任工作。學校位置偏僻,離家遠,孩子年齡小,每晚需回家照顧。記得2007年冰凍期間,道路被雨雪封閉不能通車,為了趕課,冒著嚴寒,踏著一尺多深的雪,走了2個多小時才到達學校,當時的汗水和雨水把全身濕透了,換上衣服,振作精神,她又走進了教室。學校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她毫無怨言,識大體,顧大局,理解家長的難處,關愛留守兒童,送溫暖、獻愛心,捐資助學活動,她慷慨解囊盡微薄之力。如,她在家訪中了解到學生彭某家中十分貧困,6歲時母親就因病去世了,父親也因癌癥兩年后去世了,留下彭某和六十多歲的有殘疾的爺爺奶奶靠政府救濟維持生活。但彭某非常聰明、懂事。彭某主動承擔她的伙食費,經常想盡一切辦法為彭某爭取困難補助,讓彭某順利地完成學業。現在她們師生之間的關系比母女還親,每逢節假日,要么上門看望,要么電話問候:一聲恩師,一聲感謝,一聲祝福,讓她苦中有樂。她埋頭苦干,淡泊名利,關心同事,熱心助人,贏得了社會、學校和同仁的贊賞,30幾次被評為市、縣、鎮先進個人。
二、求真務實,愛崗敬業
鳳山小學是一所邊遠山區學校,離高橋鎮15公里,教學設施簡陋,辦學條件相當落后,周邊環境很差。多年來發展的滯后使學校陷入困境,生源減少,面臨撤并。在這危急關頭,她受命調入該校,成為這個學校的校長。望著這簡陋無比的校舍、破爛不堪的課桌椅和教學用具,她想流淚、想退縮;但望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與關愛的眼神,望著家長和老師信任與祈求的目光,那一刻她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她必須用柔弱的肩膀挑起這幅不輕的擔子!——學校的校容校貌急需改變;孩子們的活動場地急需擴展;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需提高;老師們的辦公條件亟待改善……她必須無條件地努力、努力再努力!無數個早晨,她頂風冒雪,第一個走進尚未蘇醒的校園,開始一天繁忙的工作;無數個夜晚,她披星戴月,帶著倦意和欣慰最后一個離開校園——雖然累著,心中卻是快樂的,因為學校成了她心中的綠洲和夢中的家園。
她認為首要的任務是設法改變學校落后的基礎設施。學校原來與當地村民共用一口水井,水量少,供不應求,常常斷水,且水質不達標,無法飲用。于是,她急忙向上級匯報,如實反映情況,急師生之所急,向上級懇求改造水源,終于得到了縣局5萬元的水建資金,重新打井安裝了自來水,如今全校師生都喝上了安全衛生水。為改變學校滯后的教學條件,她總是從各個渠道爭取各方力量支援籌措建設資金,是她的誠心和執著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從2001年至今,爭取到辦學資金一百萬余元,新建教學樓、廚房、餐廳、教師辦公房,完善了圖書室、更新了全部課桌椅,改裝了學校電路,配備了冰箱、消毒柜,增添了電腦,硬化了操坪,新建了花壇,綠化了校園,使學校舊貌換新顏,辦學條件大有改善,校園環境大為改觀。
三、春風化雨,愛心無限
有一位著名的老校長曾經說過:“教書育人要以德為先,做校長必須有一顆仁愛之心,才能做合格的校長?!睋涡iL工作15年,她始終謹記前輩的教導,她用無悔的青春和滿腔的熱愛,重塑了邊遠山區小學,使這所名不見經傳的鳳山小學成為縣級先進單位。她愛學校,愛她的同事和學生,愛所有的家長和周圍的鄰里鄉親,愛周圍一切的一切……這仁愛之心之情如春風化雨,融匯在點點滴滴、平平凡凡的小事中,成就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她!——多少次,對失去母愛的張×,她用濃濃的愛使孩子扭曲的心靈重新充滿了陽光與歡笑;多少次,讓學困生李×,重新獲得自信,而發出內心的呼喊:“長大了,她也要當老師!”;多少次,她對已經厭學頑皮的彭×耐心疏導,終于讓孩子痛改前非,使曾經失望的母親看到了希望,感激地拉著她的手說:“謝謝校長!謝謝校長!”
還有,每年三月,她都組織師生為困難學生獻愛心;每年六一兒童節,她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還自己出資給留守兒童送精美的禮物,跟他們一起包餃子,而每年“六一”帶他們去鎮上逛超市購買禮物成為孩子們每年渴望的節日活動之一。
如今的校園充滿了愛與溫暖,而教育的根本以育人為本,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她以身作則,一直堅持在一線教學,總是挑著最重的擔子,哪個班最難管,她就管好哪個班;哪個班底子最差就補哪個班。在老教師面前,她始終做他們的學生,虛心向他們學習,經常探望病退休教師,關心有困難的教師家屬。同時指導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將她們培養成鎮骨干教師,她還善于扶持改變問題老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信任、關愛和鞭策使之改變陋習,轉變作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該戒牌的戒牌了,該戒酒的戒酒了。老師身體硬朗了,工作認真了,教學成績也提高了……
四、一分辛勞,一分收獲
任校長的這15年里,她用一顆仁愛之心滋潤心田,帶頭打造和諧校園、美麗校園,給教師構筑“溫馨之家”;她帶領老師奔上了幸福之路,帶領學生踏上了成長之路。
鎮學生素質競賽多次獲得了第一名,小學生運動會獲得了總分第一名,學校多次被政府授予“教育先進單位”“縣級示范性家長學校”“教學常規先進單位”“辦學評估先進單位”。15年連續獲得鎮績效考核一等獎,師生縣市級獲獎80幾人次!面對一面面來之不易的錦旗,她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鳳山小學重新站起來了!愛的種子開花結果了,每一位師生心里插上了理想的翅膀,飛向幸福的遠方!而理想,就在不遠的前方……她知道,這是自己辛苦的汗水和淚水換來的,來之不易!
扎根農村基層教育,無為,無不為;奉獻青春年華,無成,卻有成。在農村教師的崗位上,平凡而瑣碎,很難令人矚目,但是向著理想的教育目標邁進,永遠是一件幸福而又美妙的事情。三尺講臺,不是舞臺勝似舞臺!但她手捧師愛,憧憬明天;一所學校,視野不寬所見卻遠;她執著于此,無怨無悔,青春有限,奉獻無限。十二年的校長工作,讓她欣慰。二十幾載苗圃耕作,讓她頓悟:擁有,她承擔著責任;奉獻,她體驗著喜悅;創造,她感悟著生命;育人,她享受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