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楠(遼河油田興隆臺采油廠地質研究所, 遼寧 盤錦 124010)
駕26井區儲層物性研究
張勝楠(遼河油田興隆臺采油廠地質研究所, 遼寧 盤錦 124010)
本文所研究工區內儲層碎屑巖主要為砂礫巖及各類砂巖,其碎屑組成以石英,長石為主,其次為巖屑。縱向上可以劃分三個帶弱壓實帶、中弱壓實帶、中強壓實帶。主要表現為碳酸鹽膠結物的形成,分早晚兩期,有利于油氣儲集物性條件。
儲層物性;壓實;膠結
駕26井區地質特征及井位部署研究,該塊1999年申報E2S31Ⅲ類探明儲量,探明含油面積1.8km2, 地質儲量83.0×104t,該塊共完鉆各類井46口,其中駕25井、駕26井、駕27井均已投產。駕26井1999年5月投產,生產井段2876.8~3223.8m,15m/4層,截止目前,累計產油7314t,另外還有許多高產井如于50、于56、于598等。
2.1 碎屑巖儲集層的巖石學特征
(1)組分特征
工區內碎屑巖主要為砂礫巖及各類砂巖,其碎屑組成以石英,長石為主,其次為巖屑。
(2)巖石類型:以長石砂巖為主。
2.2 成巖作用
(1)壓實作用:縱向上可以劃分三個帶,<2000m的深度為弱壓實帶,主要為機械壓實,原生孔隙度有規律的減少;2000~3000m為中弱壓實帶,粒間孔隙仍相當發育,次生孔隙不明顯;>3000m的深度上為中強壓實帶,出現許多的次生孔隙,以次生孔隙~混合孔隙為主。
(2)膠結作用:主要表現為碳酸鹽膠結物的形成,分早晚兩期。早期碳酸鹽膠結物主要是方解石,白云石少呈嵌晶狀或環邊狀;晚期碳酸鹽膠結物主要是方解石、鐵白云石,多呈嵌晶狀。
(3)溶蝕作用:砂巖中的顆粒,主要指長石膠結物(碳酸鹽膠結物)在地下水介質的溶解下,進而產生次生孔隙。
2.3 成巖階段劃分
根據集團公司1991年審定的碎屑巖成巖階段的劃分標準對本區成巖階段(前人)進行了劃分:(見表1)
2.4 碎屑巖儲層物性
根據工區內巖心樣品分析統計(前人做的)可以看出砂巖儲層多屬Ⅰ、Ⅱ類儲層,Ⅲ類儲層較少。分析認為沙三段物性較差,孔隙度小于15%,滲透率50×10-3μm2,屬于Ⅲ類儲層。
2.5 火山巖儲層物性
東部凹陷火山巖比較發育,研究區內已經發現火山巖油藏,如黃95井、駕26井,在輝綠巖中已獲工業油流,又如于54井、于536井在E2S3玄武巖中也見到較好的油氣顯示,因此對研究區內的火山巖儲層,必須給以足夠的重視。
火山巖作為儲集層是一種特殊類型,評價它的物性和儲集空間不能按常規的統計方法,尤其是次生孔隙特別發育的巖體破裂時,很難取到反映地下真實情況的巖心樣品,所以只能根據火山巖出油井和少量巖石分析資料,對火山巖儲集性能提出以下初步認識:
(1)從成因和噴發期次來看,單次噴發優于多次噴發,這是由于多次噴發熱液中所帶物質填充孔縫的緣故。噴發期暫短的條件下:早期優于晚期,這是因為早期噴發的火山巖經歷多期構造運動,使之更加破碎,容易形成好的滲透帶。
(2)火山巖都屬于較硬的剛性體,其剛性程度依次為粗面巖,輝綠巖和玄武巖,其中粗面巖最容易產生構造縫。
(3)在相同巖性并且其它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火山口附近的不如遠離火山口的儲集性能好。
(4)在一定構造條件下,同類火山巖的頂部及邊部裂縫較內部發育。
2.6 結論
本區砂巖儲層多屬Ⅰ、Ⅱ類儲層,Ⅲ類儲層較少。分析認為沙三段物性較差,孔隙度小于15%,滲透率50×10-3μm2,屬于Ⅲ類儲層,利于油氣出繼成藏。
[1]任德生.斷陷盆地構造樣式與油氣——以遼河盆地東部凹陷北段為例[J].海洋石油.2003,(09).
[2]王宇斯.遼河東部凹陷西斜坡層序地層及沉積相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

表1 碎屑巖儲層成巖階段劃分簡表
張勝楠,助理工程師,現從事油氣田開發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