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玲,樊 翔,王龍飛,章宜芬,王國慶,趙雪寒,張麗華
阿米巴性結腸炎3例臨床病理分析并文獻復習
陳玉玲1,樊 翔1,王龍飛1,章宜芬2,王國慶1,趙雪寒1,張麗華1
目的探討阿米巴性結腸炎的臨床病理學特征、診斷及鑒別診斷。方法回顧性分析3例阿米巴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內鏡和組織學特征,并復習文獻討論阿米巴性結腸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結果3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 27~35歲,臨床表現以急性感染癥狀腹痛、腹瀉為主。纖維結腸鏡下表現為腸黏膜的階段性糜爛和潰瘍,但病變部位不同。例1位于近闌尾孔處和直腸;例 2位于橫結腸及直腸;例 3位于回腸末端和直腸遠端近肛門口。鏡下3例病變相似,在炎性壞死的腸黏膜面可見成片分布的大滋養體,滋養體內可見核仁,胞質內見吞噬紅細胞現象。結論阿米巴性結腸炎是一種獨特的感染性腸病,纖維結腸鏡下無明顯特異性表現,需與其他腸炎,尤其是慢性炎癥性腸病相鑒別,病理學檢查查見阿米巴滋養體是確定診斷的主要依據。
結腸炎;阿米巴;感染;病理分析
阿米巴性結腸炎又被稱為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組織內阿米巴寄生于腸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好發于盲腸,但結腸、直腸的各個部位均可發?。?]。臨床以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伴血便為主要表現。阿米巴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和纖維結腸鏡下的改變無特異性,與炎癥性腸?。╥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2]、腸結核等疾病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阿米巴感染性腸病的診斷困難,易誤診或漏診。為加強對阿米巴性結腸炎的認識,本文收集3例阿米巴性結腸炎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結合文獻對阿米巴感染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結腸鏡、組織學特點及鑒別診斷進行探討。
1.1 材料收集東南大學附中大醫院病理科及江蘇省中醫院病理科2012年1月 ~2016年5月病理診斷的阿米巴性結腸炎3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 27~35歲,患者均因腹瀉伴大便性狀改變就診,行纖維結腸鏡檢查后,由纖維結腸鏡活檢腸黏膜組織送病理診斷。
1.2 方法活檢標本均經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常規石蠟包埋,切片,行HE、PAS、Masson染色,同時采用免疫組化EnVision法標記 CKpan、CD163、CD68,免疫組化試劑盒和抗體購自北京中杉金橋公司。
2.1 腸鏡檢查3例患者結腸鏡檢查均表現為結直腸黏膜多發的片狀充血、水腫、糜爛(圖 1)及增生隆起的潰瘍病灶(圖2)。此外,1例患者回腸末端還表現有淋巴濾泡增生。在臨床診斷中,2例患者臨床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另 1例患者臨床擬診為克羅恩?。–rohn’s disease,CD)”收入院。
2.2 病理檢查3例組織學表現相似,腸黏膜組織上皮及固有層中見漿細胞、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伴糜爛,在滲出物、壞死組織與正常黏膜交界等部位可查見片狀分布的灰藍色、圓形或卵圓形阿米巴滋養體,核圓形,偏位,具有明顯的核膜和位于中心的核仁,個別滋養體核周圍有一透明間隙,可能為組織被溶解所致;胞質泡沫狀,淡粉染色,含有糖原空泡或吞噬的紅細胞、淋巴細胞和組織碎片(圖3)。腸黏膜表面組織細胞樣病原體顯示 Masson和PAS染色陽性(圖4、5)。
2.3 免疫表型CKpan染色顯示組織細胞樣病原體陰性(圖6),腸黏膜上皮陽性;同時組織細胞樣病原體不表達CD68(圖7)及CD163(圖8)。
2.4 隨訪3例患者經病理活檢確診為腸道阿米巴感染后,1例患者大便中查見阿米巴包囊,2例患者大便檢查陰性,3例大便潛血陽性,經奧硝唑治療半年后復查腸鏡,腸黏膜正常,大便潛血轉陰性。
阿米巴性結腸炎是一類可以導致人類死亡的寄生蟲感染性疾病,每年死亡數約10萬人。全球范圍內均可發病,好發于發展中國家,發病情況主要受當地的衛生水平、生活條件及經濟水平影響。阿米巴性結腸炎常表現為急性感染癥狀,臨床表現包括腹痛、一日數十次的腹瀉、果醬樣便及黏液血便伴惡臭[3]。除了腸道病變外,其他器官包括肝、肺、腦等部位均可受感染。廣泛的器官感染伴非特異性的臨床癥狀,為阿米巴腸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增加了難度。在診斷方面,血清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可用于血清中阿米巴原蟲的抗體,分子生物學上 PCR法可檢測患者糞便、膿液或血清中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DNA。糞便送檢可用于查找阿米巴滋養體或包囊,但受檢測條件等各方面的限制,總體檢出率仍然偏低,臨床上阿米巴感染性結腸炎的明確診斷,仍然依靠內鏡下的組織病理學活檢。

圖1 腸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及小潰瘍灶 圖2 結腸近闌尾孔處腸黏膜增生隆起伴潰瘍形成 圖3 腸腔表面壞死組織中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 圖4 腸腔表面壞死組織中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Masson染色 圖5 腸腔表面壞死組織中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PAS染色 圖6 阿米巴滋養體CKpan呈陰性,結腸隱窩上皮細胞CKpan呈陽性,EnVision法 圖7 阿米巴滋養體CD68呈陰性,組織細胞標記 CD68呈陽性,EnVision法 圖8 阿米巴滋養體 CD163呈陰性,組織細胞標記 CD163呈陽性,EnVision法
阿米巴性結腸炎的腸鏡表現[4-5]:腸鏡檢查在阿米巴腸炎的診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結腸鏡發現病變的主要部位為盲腸,其次為回腸末端、橫結腸、降結腸等部位。病變早期,僅表現為黏膜表面散在糜爛。病變進展時,經典的阿米巴腸炎可表現為口小底大的燒瓶狀潰瘍,邊緣呈潛行性,伴不同程度充血、水腫及炎性滲出;也可表現為充血、水腫的潰瘍表面被覆黃、白色膿苔,周圍可見纖維狀壞死物,類似“荷包蛋”樣改變,因此又被稱為荷包蛋樣潰瘍[6]。目前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機體抵抗力的改善,經典的腸道病變燒瓶狀潰瘍并不常見。本組3例患者,腸鏡下僅出現回盲部、結腸及直腸等部位黏膜的粗糙,糜爛、充血,炎性壞死、滲出,未見經典的潰瘍改變,臨床上首先考慮為IBD,因此腸鏡確診阿米巴感染性結腸炎非常困難。
腸道病變活檢是診斷阿米巴腸炎的主要手段,活檢組織中見阿米巴滋養體可以確診阿米巴性結腸炎。在組織形態學上,阿米巴滋養體呈圓形,體積通常較組織細胞大,有一個球形的泡狀核,胞質內含糖原空泡或吞噬的紅細胞、淋巴細胞和組織碎片。阿米巴滋養體的形態類似組織細胞,胞質內可見吞噬的紅細胞和組織碎片,但阿米巴滋養體較組織細胞體積大,核紅染,小圓形,多位于黏膜表面或黏膜表面壞死組織中,而反應的組織細胞一般位于黏膜固有層。阿米巴滋養體還需與脫落的腸上皮鑒別,在黏膜糜爛壞死時,腸道上皮可能位于黏膜表面,但上皮細胞質內通常無吞噬的紅細胞或細胞碎片,核形態與阿米巴滋養體不同。免疫組化和特殊染色(PAS和 Masson色)有助于鑒別阿米巴滋養體和組織細胞或上皮細胞。
診斷阿米巴感染性結腸炎時,盡管尋找阿米巴滋養體是正確診斷的關鍵,但有時由于受活檢部位的影響,可能找不到滋養體或對阿米巴滋養體認識不足,導致誤、漏診。另一方面,阿米巴感染性結腸炎的腸黏膜可以表現為慢性活動性炎癥的改變,形成隱窩炎、隱窩膿腫,5%~10%的病例可形成阿米巴肉芽腫,因此在臨床和病理形態學上需與以下疾病鑒別。(1)慢性潰瘍性結腸炎[7]:多為中青年男性患者,病變好發于直腸和全結腸,纖維結腸鏡下病變呈連續性彌漫分布,表現為腸黏膜彌漫性糜爛和多發性淺潰瘍。腸道活檢的組織學改變為腸黏膜一致性的慢性炎癥改變,腸隱窩結構紊亂,隱窩基底部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活動期可以出現黏膜糜爛、潰瘍、隱窩炎、隱窩膿腫等,與阿米巴腸炎的改變相似,但多次阿米巴滋養體檢查陰性。(2)CD[8]:病變多見于末端回腸和臨近結腸,但從口腔到肛門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節段性或跳躍式分布。臨床上以腹痛、腹瀉、體重下降、腹部包塊、瘺管形成和腸梗阻為特點,可伴發熱等全身表現及關節、皮膚、眼、口腔黏膜等腸外損害。纖維結腸鏡下的特點:病變呈節段性或跳躍性,早期病變表現為鵝口瘡樣潰瘍,隨后潰瘍增大、融合,形成縱行潰瘍和裂隙潰瘍,并將黏膜分割呈鵝卵石樣外觀。腸道活檢的組織學特點為腸黏膜不一致的慢性炎癥改變,活動期可以出現黏膜糜爛、潰瘍、隱窩炎、隱窩膿腫等,約70%的病例可見非壞死性上皮樣肉芽腫。阿米巴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以腹部癥狀為主,形成的潰瘍特點與 CD不同,多部位活檢中 CD無法查見阿米巴滋養體。(3)腸結核[9-10]:好發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主要病變在回盲部及其相鄰的回腸和結腸。臨床表現為長期低熱、有營養障礙、腹瀉與便秘交替,大多數患者有原發性結核灶存在,腸鏡下表現為腸黏膜充血、水腫伴潰瘍形成(呈橫形、邊緣呈鼠咬狀),大小形態不同的炎癥息肉腸腔變窄。光鏡下,腸壁各層均可見有干酪樣壞死或無干酪樣壞死的結核結節,結核結節邊緣有增厚的淋巴細胞套,結核結節可融合成片,抗酸染色可見結核分枝桿菌。(4)腸道其他惡性腫瘤[11]:阿米巴性結腸炎可形成阿米巴肉芽腫,在腸道產生增生性病變,導致腸腔狹窄,此時需與腸道惡性腫瘤甚至是淋巴瘤鑒別。
綜上所述,臨床上長期具有腹痛、腹瀉伴果醬樣便的患者,診斷及鑒別診斷中應考慮阿米巴性結腸炎。內鏡檢查后活檢病變黏膜組織送病理檢查可增加該病的診斷率。確診的依據是 HE切片查見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對于診斷困難時,可采用PAS染色等方法輔助診斷。
[1] Ali IK.Intestinal amebae[J].Clin Lab Med,2015,35(2):393 -422.
[2] Singh R,Balekuduru A,Simon E G,et al.The differentiation of amebic colitis fro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on endoscopic mucosal biopsies[J].Indian JPathol Microbiol,2015,58(4):427 -432.
[3] 王慶梅,李邦松.腸阿米巴病 1例[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3,29(4):468.
[4] Fleming R,Cooper C J,Ramirez-Vega R,etal.Clinicalmanifestations and endoscopic findings of amebic colitis in a United States-Mexico border city:a case series[J].BMC Res Notes,2015,8:781.
[5] Horiki N,Furukawa K,Kitade T,et al.Endoscopic findings and lesion distribution in amebic colitis[J].J Infect Chemother,2015,21(6):444-448.
[6] Upadhyay R,Gupta N,Gogia P,et al.Poached egg appearance in intestinal amebiasis[J].Gastrointest Endosc,2012,76(1):189-190.
[7] Wehkamp J,Gotz M,Herrlinger K,et al.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Dtsch Arztebl Int,2016,113(5):72-82.
[8] Yang D H,Keum B,Jeen Y T.Capsule endoscopy for Crohn’s disease:current status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Gastroenterol Res Pract,2016,2016:8236367.
[9] Pai SA.Amebic colitis can mimic tuberculosi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on endoscopy and biopsy[J].Int J Surg Pathol,2009,17(2):116-121.
[10]Ma JY,Tong JL,Ran Z H.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challenging differential diagnosis[J].JDig Dis,2016,17(3):155-161.
[11]付 偉,王 晶.回腸阿米巴膿腫誤診為惡性淋巴瘤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34):8437.
R 738.6
B
1001-7399(2017)01-0090-03
10.13315/j.cnki.cjcep.2017.01.023
接受日期:2016-11-09
1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病理科,南京 210009
2江蘇省中醫院病理科,南京 210029
陳玉玲,女,碩士,醫師。E-mail:blkcyl@163.com張麗華,女,博士,主任醫師,通訊作者。E-mail:njwaterlily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