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困難群眾住院可先診療后付費
近日,民政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有效銜接的通知》。
通知要求,依托定點醫療機構服務窗口,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同步即時結算,困難群眾出院時只需支付自付醫療費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市級和省級行政區域內,困難群眾按規定分級轉診和異地就醫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機制。
通知還要求擴大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對象的范圍。民政部要求,對經大病保險報銷后仍有困難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收入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
民政部要求,省級民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綜合考慮家庭經濟狀況以及醫療費用支出、醫療保險支付情況等因素,完善低收入救助對象和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的認定辦法。
28批次板藍根不合格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告顯示,標示為上海華鷹藥業有限公司等46家企業生產的54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其中有28批次是常用藥板藍根,不合格項目包括性狀、含量測定、二氧化硫殘留量等。
業內人士指出,中藥材在加工的過程中,為了防霉、防腐和干燥,會使用硫磺熏蒸的辦法。就目前中藥材產地初加工的現狀來講,硫磺熏蒸法仍是我國傳統習用且簡便、易行的方法。但是,如果濫用或者過度使用,就會使得產品二氧化硫超標,造成服用者過敏、呼吸困難、腹瀉、腦部及其他組織損傷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檢測出不合格的是中藥飲片板藍根,而大家通常接觸到的是板藍根顆粒。業內人士介紹,板藍根顆粒是將中藥飲片提煉加工成的一種成藥,中間會經過多道檢測與加工。一般源頭處有問題的中藥飲片,是很難經過層層檢測被加工為成藥的,所以市民仍然可以放心購買板藍根顆粒。
貧困殘疾人看病將有更多保障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計生委等26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穩定實現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康復服務、家庭無障礙改造覆蓋面有效擴大,確保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如期脫貧。
《行動計劃》明確,提高貧困殘疾人醫療和康復服務保障水平。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按規定給予補貼。落實已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康復項目,逐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的醫療康復項目。完善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支付后自付費用仍有困難的殘疾人,按規定給予醫療救助,將貧困殘疾人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
中國專家找到消除煙癮新方法
“病理性成癮記憶一旦形成就難以消除”的觀點,如今被中國專家的研究成果打破,國際社會稱此舉是“向治療吸煙成癮及其他物質成癮邁出的標志性一步”。
該研究成功實現了從動物研究到臨床試驗的成果轉化,可消除尼古丁依賴者的成癮記憶、降低心理渴求。這一開創性研究成果為難以戒煙的人群帶來福音,有望攻克尼古丁依賴等病理性記憶相關精神心理問題無長期有效治療方法這一醫學與社會難題。
據介紹,煙草成癮和依賴的本質是尼古丁依賴,是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尼古丁會導致大腦的神經通路發生可塑性改變,形成強烈持久的尼古丁成癮記憶,使尼古丁依賴者持續存在吸煙欲望,這種欲望會削弱甚至摧毀戒煙的決心。因此,消除尼古丁依賴者的病理性成癮記憶、降低心理渴求是臨床戒煙成功的關鍵。
廣東利用海參成功研發腫瘤免疫力再生劑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佑生寶”科學家小組,采用蛋白酶解和分子量截取技術提取加勒比海野生海參全能干細胞肽,以幫助患者熬過痛苦的放化療治療過程。
近幾十年,腫瘤的治療取得巨大進展,但是放療和化療的毒副作用卻依然是一把雙刃劍,不僅摧毀病變組織,也會對病變組織周圍的正常組織帶來威脅。因此,科學界一直探尋降低放療和化療副作用的途徑。
據該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聞克威研究員介紹,化療、放療仍然是腫瘤治療的“主流”,是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對放化療敏感的腫瘤類型,如果因為害怕副作用就拒絕,太可惜了。
聞克威表示,該項目從海參里小分子萃取的9組海參全能干細胞肽,是激發機體免疫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質。實驗表明,干細胞肽重塑造血干細胞DNA端粒,改善骨髓造血內環境,促使在放化療的惡劣條件下也能恢復人體造血功能,自然提升白細胞指數,同時使改善患者胃口、睡眠,恢復患者精神狀態和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