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恩
面癱患者做了面肌痙攣手術后,要避免手術后遺癥,接下來的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面肌痙攣手術后的康復訓練包括自我按摩和表情肌康復訓練,來看看具體該怎么做吧。
一、自我按摩

在患者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可試試自我按摩。按摩部位和方法如下:
1.枕額肌額腹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沿著枕額肌額腹的方向從眉弓向頭頂及從頭頂向眉弓方向輕輕地按摩。按摩時可以輕輕地從眉弓處向頭頂發際處推拉,或緩慢地揉搓。
2.眼輪匝肌 手術后,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及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縮,不能將眼輪匝肌從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閉合。先讓患者閉眼后,用指腹沿著上下眼瞼或眶下緣間的凹陷處按摩。在上、下眼瞼上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瞼功能恢復。這種方法亦有助于閉眼。一般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上眼瞼閉合障礙。重度病變型面癱,可以出現下眼瞼上提障礙。個別患者出現下眼瞼輕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癱后下眼瞼松馳所致,也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療。
囑患者閉眼,用拇指及食指的指腹,分別沿著下眼瞼皮膚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輕輕地推拉。個別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后,遺留上眼瞼閉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療,可避免或減輕恢復后的眼瞼攣縮。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稱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緣的上頜部,此處位于眼輪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唇外側皮膚,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纖維交織。因此,按摩時應在患側的上口輪匝肌向鼻翼旁及顴部按摩,然后沿著鼻唇溝或口角上向顴部按摩。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顴部或沿著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療。
4.顴肌 顴肌分為顴大、小肌,起于顴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著肌纖維,由口角旁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輪匝肌 上口輪匝肌:用食指及拇指的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人中溝方向,然后沿著人中溝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輪匝肌:用食指及拇指指腹,沿著患側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側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從口角下方向內側及向下輕輕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頦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復。
二、表情肌康復訓練
患側面部表情肌出現運動后,進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復訓練可明顯地提高療效。進行主要肌肉的功能訓練,可促進整個面部表情肌運動功能恢復正常。在訓練時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選擇下述的治療方法,每日訓練2~3次,每個動作訓練10~20次。
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抬眉訓練 抬眉動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在失用型、輕、中度病變型面癱中,枕額肌額腹的運動功能最容易恢復。可囑患者上提健側與患側的眉目,有助于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
2.閉眼訓練 閉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輪匝肌的運動收縮完成。訓練閉眼時,囑患者開始時輕輕地閉眼,兩眼同時閉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閉合眼瞼,露白時可用食指的指腹沿著眶下緣輕輕地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閉眼10次,有助于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
3.聳鼻訓練 聳鼻運動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壓鼻肌的運動收縮來完成。聳鼻訓練可促進壓鼻肌、提上唇肌的運動功能恢復。有少數患者不會聳鼻運動,在訓練時應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齒訓練 示齒動作主要靠顴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縮來完成。而這4塊肌肉的運動功能障礙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囑患者口角向兩側同時運動,避免只向一側用力練成一種習慣性的口角偏斜運動。
5.努嘴訓練 努嘴主要靠口輪匝肌收縮來完成。進行努嘴訓練時,用力收縮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時要用力。口輪匝肌恢復后,患者能夠鼓腮,刷牙漏水或進食流口水的癥狀隨之消失。訓練努嘴時同時訓練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頦肌的運動功能。
6.鼓腮訓練 鼓腮訓練有助于口輪匝肌及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鼓腮漏氣時,用手上下捏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患者能夠進行鼓腮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及頰肌的運動功能可恢復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滯癥狀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攣縮。
上述每個動作的訓練是針對不同肌群的運動障礙設計的,因此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應針對受累的肌群進行訓練,如果不能有效判斷受累肌群時,可按上述程序進行運動功能訓練,也能獲得良好的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