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
三月春暖,湖南省新邵縣花山村迎來一件大喜事,近10公里的村組公路終于修通。這對于這個山溝里的小村莊來說,是一個期盼已久的夢。
花山村是國家電網湖南省電力公司(下稱“國網湖南電力”)的駐村幫扶對象,這條公路是其精準扶貧的最新戰果,多元、精準的扶貧模式幫助當地貧困群眾逐步走出了困境。自2015年至2016年,全村76戶貧困戶已有45戶實現脫貧,花山村2015年在寸石鎮的40個村的綜合排名,由原來的倒數第二前進到第九名。
輸血:危房改造與修路,
邁出貧困村發展第一步
沿著寬敞的公路一直往前,在離山頂不遠處的路邊有一棟平房,這就是2組脫貧戶劉光焰的新家。
2017年3月4日,花山村黨支部書記曾明華來到這里,劉光焰夫妻倆正在整理院落。看見來客人了,劉光焰連忙放下手里的活計,把客人迎進了屋里。
2014年初,國網湖南電力扶貧工作隊駐村時,花山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234戶、757人,其中貧困戶36戶、78人。劉光焰一家是最困難的一戶,夫妻二人原先居住的房子在山腳下,屬于農村D級危房,房屋墻壁裂縫能塞進酒瓶,一到下雨或者刮大風就十分危險,用劉光焰的話說就是“外面在下大雨,屋里在下小雨”。
劉光焰今年48歲,他患有嚴重的風濕病,無法干重活,家里的重擔都落在了妻子的肩上,還要撫養兩個小孩。夫妻倆一直在家務農,每年除去生活費和醫療費,日子過得緊巴巴,雖然夫妻倆也想修新房,但一直苦于沒有資金,只能作罷。
國網湖南電力扶貧隊了解了劉光焰夫妻的情況和心愿后,經過多方努力,幫助他們爭取到了政府危房改造補貼和扶貧隊危房改造獎勵5000元。不僅如此,劉光焰還說,“我們最開始選了幾處宅基地,但他們都沒有同意出讓,最后才選到這個地方,除自家的土地外,還占了別人的一些地。多虧他們(扶貧隊)幫我協調、做工作,最后才定下來。”
經過多方協調,劉光焰的新家于2016年10月建造完成并順利入住,一家人在新家開開心心地過了個熱鬧年。不只是劉光焰,到2016年底,全村34戶危房戶已全部搬進新家入住。
解決住房難題是國網湖南電力幫助花山村夯實基礎設施、改善民生條件的重點。此外,為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扶貧工作隊入駐兩年來,采取公司干部員工募捐等多種形式,累計統籌各類資金732萬元,投入到拓寬道路、建設垃圾焚燒爐、興建太陽能路燈、改善教學條件等項目。
造血:從牲畜養殖到光伏發電,產業扶貧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國網湖南電力扶貧隊長謝歷冰介紹,花山村貧困人口總量不大,脫貧難度卻極大。“這里耕地少、山地多,交通極其不便,受地理環境制約,這里產業項目一片空白。”
為探索出一條可行之路,國網湖南電力扶貧隊員扎根花山村,每次一住就是20多天,入戶調查,訪貧問苦,開會討論,求計問策;帶領村組干部和部分村民53人次赴長沙跳馬、山東泰安等地考察學習,激發全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的熱情。
每家貧困戶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痛處與難處,既需要量身定制扶貧方案,也要探索可復制的脫貧方式。
在走訪石盛光家時,看到這個被疾病、貧窮、危房籠罩的家庭,國網湖南電力扶貧隊深感震驚與同情,怎樣讓石盛光一家盡快走出貧困?他們為其量身定制了扶貧方案。
有一次,在石家拉家常時,謝歷冰偶然發現石家孫女在一本家庭記賬本上認認真真地記著家庭支出時,他覺得石家孫女的經濟和財務意識很強。謝歷冰當即與石盛光夫妻進行了交流溝通,打算把他孫女送到新邵職業學校學習會計。經過一年多的學習,石家孫女在學校成績較好,老師也認為她能勝任會計崗位,畢業后不難找到好工作。
石盛光身體弱,做不得重活,喂豬是家里主要的收入來源。2016年,豬肉行情不錯。到了冬天,嘗到甜頭的石盛光著手擴建自己的養殖場。“那時天氣很冷,眼看著搬遷日子一天天逼近,新養殖場沒有通電。如果就這樣將小豬仔趕進豬舍,非凍死不可!”說起這件事,石盛光仍心有余悸。
得知情況后,國網湖南電力扶貧隊立即安排國網邵陽供電公司,為石盛光的養殖場開辟了“綠色通道”,加快報裝流程,加班加點架線施工,最終在搬遷期限內讓養殖場通上了電。
如今,在扶貧專項資金支持下,石盛光養殖了8頭豬、5只羊、100只雞鴨,享受扶貧到戶資金補助5500余元。今年,他已賣出6頭生豬,毛利潤達6000元。第二批生豬預計今年4月出欄,毛利潤將達15050元。
看到石盛光發展生豬養殖的良好效益后,周圍村民也有了想法,在他的鼓勵和支持下,幾戶村民加入到生豬和家禽養殖隊伍中。
除了養殖,面對花山村的狀況,扶貧工作隊引導群眾“靠山吃山”,發展“庭院經濟”,投入40萬元,開發政府支持且具有市場前景的“平和紅肉蜜柚”5000株,實行貧困戶投勞,與村集體按照五五折股分成。現在,沿山路穿行,只見村民房前屋后、山林坡地,隨處都是青青的蜜柚樹苗。據測算,該項目三年后年產值將達到300萬元。
促進穩收增收的又一個“搖錢樹”,就是已經并網發電的60千瓦光伏電站,這是國網湖南電力投資60萬元的又一個重點產業扶貧項目。2016年11月28日,該光伏發電站成功并網發電,預計使用年限30年,國網湖南電力將全額收購光伏上網電量,實現“零棄光”,今后每年可為花山村集體經濟創收5萬元。
謝歷冰總結道,扶貧先扶志,扶貧是外力,脫貧要靠自己,關鍵要樹立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事實上,脫貧的村民在心態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劉光焰原來是村里修路時阻工人員最刁蠻的一個,經常帶頭阻工。”曾明華說,村組公路多年前就立項動工了,但部分村民借口占地、拆遷等原因阻工鬧事,導致修路的事一拖再拖。現在,劉光焰一家在扶貧隊的帶領下嘗到了致富的甜頭。去年11月份,扶貧隊重新啟動修路項目,劉光焰自愿拿出土地支持修路。在劉光焰的積極響應下,村里在修建通組公路的過程中,再沒有出現一起因占地發生的糾紛。
在駐村幫扶之外,國網湖南電力還全面吹響了湖南貧困地區農村電網改造的號角。據摸底統計,湖南全省8000個貧困村,由湖南省電力公司供電的有7571個村,已完成改造升級的貧困村3514個,需要實施改造的貧困村4057個。對此,國網湖南電力明確到2018年基本解決公司供電范圍內的貧困縣、貧困村的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及貧困村通動力電問題。
(劉元輝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