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波
前段時間,不少朋友都收到這樣一條微信:“低鈉鹽是‘送命鹽”。很快,專家辟謠稱:“只要是腎功能正常的普通人,幾乎不會發生高鉀血癥,除非你把低鈉鹽當飯吃;腎臟功能異常的患者、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不宜食用低鈉鹽。”帖子一發,不少高血壓患者緊張了,為什么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不宜食用低鈉鹽呢?
高血壓患者要限“鈉”
普通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和氯離子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鉀離子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中,正常情況下維持動態平衡。當細胞外液中鈉離子增多,細胞內外鈉離子濃度梯度加大時,細胞內鈉離子也增多,隨之出現細胞腫脹,小動脈壁平滑肌細胞腫脹后,一方面可使管腔狹窄,外周阻力加大;另一方面可使小動脈壁對血液中的縮血管物質反應性增加,引起小動脈痙攣,使全身各處細小動脈阻力增加,血壓升高。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限制鹽的攝入量。研究證明,在高血壓的早期或輕型高血壓患者中,單純限鹽即可能使血壓恢復正常。中、重度高血壓患者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不僅可提高降壓藥的療效,還可減少降壓藥的使用劑量。所以,不管是預防高血壓,還是治療高血壓,限鹽都是有益的。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食鹽不超過6克。
部分降壓藥增加高血鉀風險
普通食鹽99%以上為氯化鈉,而低鈉鹽主要成分之間的比例大概為氯化鈉65%、氯化鉀25%、硫酸鎂10%。在不改變咸味的前提下,低鈉鹽降低了30%左右的氯化鈉含量。鉀的作用主要是促進鈉的排除,從而降低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食用低鈉鹽是很好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降壓藥會增加高血鉀風險。服用這些降壓藥的患者不宜再食用低鈉鹽,尤其是腎功能減退者。已經有腎功能減退的患者,其腎臟對鉀已經存在排泄障礙,一旦攝入會增加高血鉀風險的降壓藥及低鈉鹽,過量鉀無法排出,就會造成高鉀血癥。
鑒于臨床上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很難判斷自己服用的降壓藥種類,而一些腎功能減退的患者并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如果不查腎功能,很難發現腎功能已經減退。為了避免這些患者發生高血鉀,作為食品出售的低鈉鹽就被貼上了籠統的“腎功能障礙者及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等不適宜高鉀攝入的人群應慎用”的標簽。
哪些降壓藥與升高血鉀有關
1.增加高血鉀風險藥物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培哚普利片等)、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如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奧美沙坦等)、保鉀利尿劑(螺內酯、阿米洛利、依普利酮)等降壓藥。這些藥物主要通過直接或間接抑制腎上腺鹽皮質激素醛固酮的排鉀作用,或抑制腎小管鈉鉀交換而升高血鉀。
對策:服用這類降壓藥的患者應限制食鹽攝入,謹慎使用低鈉鹽。若同時伴有腎功能減退,更應慎食低鈉鹽。
2.不增加高血鉀風險藥物
鈣離子拮抗劑(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排鉀利尿劑(呋塞米、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β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比索洛爾、阿羅洛爾等)。
對策:服用這類降壓藥的患者可以使用低鈉鹽。若同時伴有腎功能減退,應慎食低鈉鹽。
總之,減少食鹽攝入量是世界公認的高血壓預防優先策略。但服降壓藥期間是否適合使用低鈉鹽,患者應咨詢醫生,必要時做腎功能檢查。若腎功能已減退,則應慎食低鈉鹽。
高血鉀的危害
臨床上,血鉀高于5.5毫摩/升稱為高鉀血癥,大于7.0毫摩/升為嚴重高鉀血癥。高鉀血癥有急性與慢性兩類,急性高鉀血癥應及時搶救,否則可能導致心搏驟停。腎臟是人體最主要的排鉀器官,它通過排尿把多余鉀離子排出體外。腎功能不全者排尿、排鉀減少,可能增加高血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