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文化自信問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他還強調,“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校是文化創造和傳播的重鎮,是堅定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陣地,要將堅定文化自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教育引導大學生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堅定文化自信。從心理學角度講,自信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文化自信,就是對本國、本民族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本國、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我們之所以有文化自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我們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其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有著穿越時空的恒久魅力。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大學生深刻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讓大學生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得到滋養、獲得底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傳統文化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做到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化人育人。(作者:李博)
——節選自《人民日報》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