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明
摘要: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語文課堂要成功、高效,必須講究方法,根據教學規律、原則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既可是傳統的,也可是創新的,但不能模式化,下面結合我工作實際談點個人體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72-011.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語文在各門學科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通常是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學生缺乏主動性,在課堂上做了旁觀者、局外人,他們被動的接受著老師的理論,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的思維能力、個性發展被壓抑,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興趣日益淡薄,就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上,教師講得頭頭是道、眉飛色舞、口干舌燥、疲憊不堪;學生卻是一蹶不振、無精打采、懨懨欲睡,整個課堂氣氛沉悶、缺乏生機,效益非常低下。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越來越低,聽、說、讀、寫能力也越來越差。
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形勢的發展,新課程已明確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當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的思想轉入到怎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師生積極、有效和高質量的多向互動。也就是說,以"還"為基礎,向上跨了一個臺階,達到"多向互動";對這種互動的要求不僅是關注"積極",更要把握住有效和高質量,高效課堂目標呼之欲出。
2.加強理論學習,轉變陳舊教學觀
如今,在倡導樹立課程的主體意識,打造高效課堂的主導思想下,我們的教學思想應該由原來的由"以教定學"轉向"以學定教"。但是我們依然再走為了教而設計教的教學道路,強調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多以教師的"解讀"牽動甚至替代學生的"解讀",喊著課改的口號,但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沒有真正意義上起到課改的實效,形是而神非。所以我積極的參加學校組織的每一次課改學習,仔細領會課改的精髓,摒棄陳舊不適用的教學理念,在思想和行動上真正地脫胎換骨的去領會課改的理念。因此,解決這一難點我認為從主體性出發解讀教材,備好課,"教材是最為重要的教學資源,我們要通過精心備課,思考并研究編者的意圖,思考并研究教材的變化,思考并對教材精心的"加工"。從而有正對性的備好每一堂課,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同時有了解學生的接受理解情況,才能很好的"以學定教"打造高效課堂。
3.要重視聽說訓練,培養讀寫能力
教師要加強學生聽說的訓練,教會學生會聽和聽懂他人的陳述,強化口語交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要加強作文指導。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作文教學中應改變為考而教作文的觀念,平時著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個性化表達,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說生活是我們的追求,同時,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從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從生活,從各種語文學習環境中積極地積累語言,活用語言,切實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今后的教學中,還應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文教學,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課堂上要給學生留當堂練寫的時間,語文課往往是說得多寫得少,寫的訓練常被拖到課外,課堂書面作業變成課外作業,這也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4.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的語文學習能力。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有表達的欲望,當表達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時,他們才會真正去寫,才會覺得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針對些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轉變作文教學觀念,正確把握作文教學的階段目標,改進作文指導的方式,引領學生準確表達。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從閱讀的例子中學習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勤動筆,促進讀與寫的和諧發展。
5.教師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識
密切關注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新成果,使認識和實踐及時跟進。新的課改成果凝結著眾多課程專家和一線教師潛心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我們要及時了解、及時吸收,使我們在探索過程中少走彎路,而且如果能將我們自身的探索與他人的成果有機結合,還可望生成屬于我們自己的更為適用的教學策略、教學路徑等。我們關注的渠道主要有相關的專業期刊、專業網站、專家博客、有關專著、各層級的研討會、培訓班等。不僅要看、要聽、要學,還要深入思考,及時歸納梳理,弄清楚各路成果的來龍去脈,內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很快也能成為專家學者,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樹立團隊意識、攻堅意識,整體提高語文教育水平。試想如果沒有全國范圍的自上而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整體氛圍,靠一個個教師的個人努力在數年內要把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水平提高到現在的程度是多么困難。在一個相對關聯密切的單位區域內,比如一所學校或校內的一個年級組,能真誠地聯合起來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肯定比個人單槍匹馬奮斗其成效要顯著得多。在一個真誠合作的團隊中,不僅能使個人的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得到迅速提高,還能使個人的潛在能量得到充分的發揮,成員間優勢互補的效應得以充分的顯現。
總之,教學是一門科學,不是教師把書本知識講給學生那么簡單的,我們要按照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進行實踐,按照教學的規律來教育學生,這樣的教學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教學順利開展,達到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