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丹丹
摘要: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的成功感是推進學生鞏固已知,獲取新知的精神助燃劑,是他們不斷進取,勇攀高峰的動力之源。在作文教學中善于運用鼓勵性的評價,滿足學生的成功感,會有效的激發他們愛寫作文、寫好作文的興趣與動機,本文提出了運用鼓勵性評價的方法。
關鍵詞:作文教學;鼓勵;評價;運用方法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75-01現在,作文難教的片面認識已經成為阻礙作文改革的絆腳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傳統的作文評價方法不當是關鍵性因素之一。過去教師對學生的作文往往注重挑毛病,找問題,有的甚至對學生作文中的瑕疵冷嘲熱諷,使學生經常感到失敗而心灰意冷,滋生負面心理,喪失作文興趣。因此,改變評價方法,注重激發作文興趣是作文教學必須突破的課題,筆者僅結合教學實踐對此談兩點粗淺的認識。
1.要更新作文評價觀,重視鼓勵的正面導向作用
1.1樹立現代作文的評價觀,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長期以來,在作文評價中,存在著教師對學生尊重、理解不夠的傾向必須予以改進:一是對學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夠。我們喜歡用挑剔的眼光來審視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總認為學生抒寫的思想感情不夠成熟,不夠深刻;二是對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解、尊重不夠。學生真實地書寫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為幼稚、瑣碎、不典型。這樣一來,學生面對寫作常常懷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價值,不敢寫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只好撇開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而編造生活,裝腔作勢,故作高深。因此,教師首先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體驗,不求全責備。在作文評改時,我們喜歡用范文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文,把評改的著力點放在挑毛病上,有一點毛病就意味著作文的失敗。事實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經典之作。對于學生作文的評改,當然應該指出問題所在,并指出問題之后幫助他們找出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應是發現、發掘學生在作文中所表現的語言表達、思維發展的優勢和特長,并幫助其進一步發展;三是要學會欣賞。在以往的作文評價中,教師缺乏欣賞的意識和心情,即使學生寫出了在教師看來是"優秀"的作文,教師給予的往往是"表揚"而不是欣賞,更不是激賞。表揚是饋贈,是"我"與"他"的關系,而欣賞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們"的情感共鳴;表揚訴諸價值判斷,而欣賞訴諸審美價值。欣賞更易于通達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樂。
1.2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使其抒發真情實感,寫出自己滿意的文章。要多組織一些活動,如參觀、游覽、訪問、社會調查、社會勞動等,指導學生組成各類興趣小組,如科技制作、攝影、美術、音樂、民俗等,讓學生去觀察四季的變化,體驗世間的嬉笑怒罵,讓他們將筆觸面向家庭、學校,深入到社會。"一根魚刺"、"一盤棋局"、"一次改選"、"一場戰爭風云"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來源。用眼睛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生活。這樣,學生不再是游離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經營的編造者,而是體驗生活表現生活的能手,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利用寫作"干預生活"的能力。
1.3給學生鍛煉寫作的廣闊空間,讓他們精心選材,反復修改。應該讓學生寫一些應用性強的文字,如消息新聞、對聯謎語、知識小品、故事新編、文章賞析、打油詩順口溜等,一者使學生有話可寫,二者聯系了生活,就會興趣盎然。要及時尋找讓學生寫作的機會,如學校舉行文體活動,可組織學生創作開幕詞、閉幕詞、出簡報、寫新聞報道;充分利用板報、櫥窗等宣傳陣地,積極撰寫稿件,組織投稿等,要拓寬寫作的渠道,促進作為質量的提升。
2.給學生搭建展示成功的平臺,鼓舞作文的信心與勇氣
2.1欣賞鼓勵學生作文的優美句段。學生的作文如果不是"做"成的或"湊"成的,而是認真寫出來的,它都有習作者認為寫得滿意的句段,教師要認真分析,特別是起步作文或學困生的作文,教師更是要去找尋。在作文評講課上,讓學生朗讀這些滿意的句段,并闡述滿意的理由,讓全班同學欣賞。教師要對有創新、有個性的妙語,給予充分肯定,即使是有創新、有個性的妙語只有一兩句。這些妙語其價值往往會超出那些結構完整、內容充實的四平八穩的整篇作文,況且那些名篇名著之所以"名",有哪篇又少了妙語的功勞呢?
2.2在班級與學校展示優秀習作。班內的墻報可開辟優秀習作專欄,將學生的優秀習作及時張貼,以便本班的師生閱讀、欣賞。經常組織演講比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作文、鍛煉演講才能的機會;每期班級黑板報都要選用學生作文片段。最好每學期教師編印一至兩期班級作文專刊,專刊中,班上每位同學的作文至少有一篇,在班內、校內傳閱(如果舉辦報紙性的個人專集、班級專刊郵寄出去也很方便,既節省了眷抄作文的時間,又節省了郵費,增加作文發表的機會),有條件的話,可以每人印發一份,作長期保存。假期讓學生將自己在本期內的作文匯編成集,自編文集,自制封面,自取集名(如:"深思集""一葉集""草蟲集""鼓呼集""一得集""學海萍蹤集"),自寫序言,假期結束后在全班交流甚至學校展覽。對那些有一定水平、有較高欣賞價值的作文,教師要及時推薦給學校廣播站、校園板報、校園作文專刊,擴大習作者的社會影響,提高學生作文的興趣。
2.3鼓勵優秀作文參賽或向媒體投稿。要積極組織學生各種作文競賽活動,并且力爭獲獎,利用競賽主辦單位的權威性、競賽活動的高等級性、競賽輿論的社會性刺激學生寫作的熱情。由于網上發表作文比在報刊公開正式發表難度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達網絡發表自己的文章 ,達到奇文共欣賞的目的。如,通過電子郵件傳送給親朋好友,先睹為快;通過老師或學生的個人網站上傳作文,在學校或者一些大的語文網站發表作文,這就給更多的學生提供了發表文章的機會,使學生嘗到成功的歡樂。當發現學生中的作文有一定的品位,要迅速指導修改,在確認到達發表質量后推薦給有關報刊。由于報社的發行周期短,日報、周報的發稿量大,發表文章的速度和幾率也相應大和快些,因此最好先投遞給報社。
總之,鼓勵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刺激,是滋潤心靈的和風細雨;成功感是一種愉悅健康的內在情緒,是奮發向上的原動力。因此對鼓勵性評價我們應該重用、會用、善用,以改變目前的作文教學困境,開拓未來的光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