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成
摘要:教育改革是當前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務之一,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改革進入到一定階段,,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改革課題成為了課改的重難點,要想提高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的效果,讓這一新生產物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習主動意識的提高,讓綜合性學習這一初中語文教學新的模式注入新的動力和血液。但要達到這一目標,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努力,發現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以便及時解決。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學習;問題對策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81-02語文是一門知識涵蓋豐富的學科,不僅有對文字和語言的學習,還包括了寫作和口語方面的表達。通過語文的學習,學生在獲得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邏輯表達能力,擴寬知識面,開拓視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國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視。為實現改革目標,語文教學也積極實施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的性質入手,探究綜合性學習在新課程改革中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突破性意義,分析針對綜合性學習實施的一系列措施,從而讓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更立體全方位的展現。
1.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分析
1.1課堂教學活動不夠豐富。在實施綜合性學習時,部分教師對語文教學的課程活動選擇過于單一,只是在語文課堂上增加了部分教學場景,并未添加實質性的教學內容,難以真正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部分語文教師在開展的語言學習時,沒有給學生創設巧妙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在進行資料收集時,采取應付的態度只是簡單的從網絡或書籍上進行摘錄,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業任務,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上,學生將更多的時間應用到素材的誦讀上,忽略對素材的研究和討論,并且一旦課程結束之后,學生往往不再重視收集的素材將其丟棄。
1.2教師不夠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師作為教學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對推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進程具有推動作用,此外,教師的綜合能力、課堂掌控能力、課堂教學引導能力和教學水平對課程教學的開展都是不可忽視的推進因素。通過對當前語文教師的調查發現,語文教師在綜合性教學方面存在以下問題:其一,忽視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綜合性學習強調多層次、多層面知識的融合,而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課程的開展時,只是象征性的開展幾個代表性活動,采取走形式的方式開展相關教研活動,通過表面工作應付上級的調查。還有部分語文教師根本沒有開展綜合性學習,只是對學生提出象征性的建議,讓學生自己進行研究探討;其二,缺乏綜合性學習的專業知識。語文教師在進行綜合學習的開展時,單純的認為綜合性學習是知識與能力的聯系,難以滿足學生對學習資源的需求,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語文教師綜合性學習的專業知識匱乏。主要表現在部分語文教師采用綜合性教學的方式進行傳統語文教學。
1.3學生不夠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其一,忽視語文綜合性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對初中生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初中生學生對綜合性學習持有無所謂的態度,認為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對自己的幫助不大。還有部分學生認為綜合性語文教學的開展具有功利性,不適合當前的語文學習,因為他們認為語文學習是幫助其升學的工具,不需要采用復雜的教學形式。正是學生沒有從意識上提高自身的認識,導致學生不夠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忽視其重要性;其二,在進行綜合性學習時不夠積極。在開展綜合性語文學習時對學生觀察發現,認為學生缺乏積極性和參與性。或許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過分依賴老師和教材,錯誤的認為綜合性學習是對課堂時間的浪費,從而在進行語文學習時,部分學生不注重語文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只是對其進行簡單的了解和掌握。
2.關于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相關問題的解決對策
2.1轉變教師的教材觀。針對于當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所存在的相關問題,必須從多方面共同入手予以解決。首先,就應當從轉變教師的教材觀著手。綜合性學習對于教師的要求就是,教師不應當過分局限于教材的知識要點上,綜合性學習這種新型的手段和方法需要新的教學理念和課程觀來予以指導。綜合性學習本質上就是一種開放性和相互性的學習,它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課堂學習的知識素材,教師們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利用好這些資源。教材僅僅是教師們進行教學的一種工具,并不是亙古不變的知識和道理。
2.2豐富課堂活動的形式。與此同時,豐富的課堂活動也是強化綜合性學習質量和成效的重要措施。對于教材中所存在的各類活動要素,教師并不一定要將所有活動程序都進行完畢,而是要立足于本校的具體條件結合以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來選取效果較好的活動方式。相關教師應當認識到布置繁重的作業任務對于綜合性學習來說并不是一種有效地方式。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并不僅僅是單純的作文寫作,更多的是尋求更大范圍內的成果學習,是一種對于學習方法的選擇。為此,教師應當更多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組織學生們進行朗誦比賽、作文比賽、識字競賽以及收集相關圖片和進行社會調查等相關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們的相關學習能力得以鍛煉,提升我國初中學生的素養和能力。
2.3端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最后,作為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體,學生們自身的學習態度對于綜合性學習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接受和發現是學生們進行知識汲取的兩種主要方式。但是兩種方式的特點和價值卻各有不同,相對于接受來說,發現更能夠提升學生們的知識素養。我國新課程中明確提出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應當是學生們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
3.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可以全方位地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將語文學科與其他領域的學科相融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合作意識。緊隨教育領域新課標改革的步伐,創設性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我國培養更多的綜合型人才做出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胡文偉.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探析[J].作文教學研究.2011(2).
[2]蔣仙.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開發與利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1).
[3]姚向紅.創造語文學習的嶄新天地——淺談綜合性學習[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