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祥裕
摘要:低年級雖不設作文課,但要進行作文基本功的訓練。如果一、二年級不注意從這方面進行訓練,到三年級突然提出命題作文,學生就會不知所措。根據(jù)兒童的整體認識規(guī)律和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結合蘇教版教材特點,我嘗試著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寫話;實踐;咸悟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24-02出 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兒童作文能力應"從一年級起就注意培養(yǎng)"。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低年級雖不設作文課,但要進行作文基本功的訓練。
1.規(guī)范語言,指導說話
孩子在入學前就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聽說能力,小學階段應在此基礎上逐步規(guī)范其口頭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讓學生在與老師、家長及同學之間的日常交往中,正確運用文明用語,消除方言,規(guī)范口語,教師平時要留心觀察,搜集素材,留給學生課堂時間,規(guī)范其日常口語,低年級的語文書都會配有很多插圖,教師可以針對圖上的景物提出問題,讓學生看圖思考。圖上的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人物應該怎樣稱呼或起個什么名字,人物在干什么、想什么,表情如何、人與人之間會說什么話?圖上有沒有什么字樣和物品,與圖意有什么關系等。應讓其先看近處的,后看遠處的,先看大的,后看小的,先看地上的,后看天上的。這樣說知才能做到層次清楚,條理分明。這樣把難的說話分成多個小問題,學生就很容易回答,接著再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來說,先看近處的,后看遠處的,先看大的,后看小的,先看地上的,后看天上的。這樣說知才能做到層次清楚,條理分明。最后,讓學生連起來說,注意語言的完整和連貫,學生的說話水平就有了質(zhì)的提高。為作文起步訓練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
2.寫話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所以,寫話要因情而寫。
2.1情景寫話:留給學生的作文題目,要讓學生有話可說,親身經(jīng)歷過的。例如某天下午上語文課時,突然天黑了下來,緊接著電閃雷鳴,刮起了狂風,傾盆大雨順勢而下,借著大風,雞蛋大的雨點已經(jīng)砸到教室里來了,天氣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學生們有的忙著關窗戶,有的看著窗外,還有的捂起了耳朵。面對這樣的情景,課肯定上不下去了,我將計讓學生注意仔細觀察天氣變化,看看外面的花草樹木怎么樣了,學生很感興趣,在教室里看著窗外。一會工夫,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我讓學生站起來看看外面是什么樣的,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再聯(lián)系我們學過的關于夏天的一篇韻文,孩子們對雷雨有了深刻的印象。下課鈴響了,我布置了家庭作業(yè),寫一篇日記《雷雨》,可以寫一寫雨中和雨后的景色。結果全班同學都有話可寫,而且寫得很有條理。有時也可把學生帶到室外去。如帶他們到花園里去觀察,讓學生眼看、耳聽、鼻聞、手摸、腳踩,具體地感知花園里的植物,然后再啟發(fā)他們選擇恰當?shù)脑~語來描述。經(jīng)常指導兒童這樣練習,既培養(yǎng)兒童的說話能力,也為寫話打下很好的基礎。
2.2感受寫話:在孩子們每一天的生活中,總有喜怒哀樂充盈著他們小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手中的筆書寫他心中的情。例如:周五學校舉行拔河比賽,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二十個同學參加了比賽,其他同學在旁邊加油助威,我也給孩子們加油,第一場比賽順利拿下,他們開心得跳者喊著,下面要跟另一個班爭奪第一名,他們輸?shù)袅?,結果孩子們非常傷心,好幾個同學都哭了?;氐浇淌彝瑢W們開始找原因,有同學說是贏了一場有點驕傲了,有的同學說繩子沒拿好,還有的同學說已經(jīng)沒力氣了……最后,我說同學們都盡了最大努力了,老師不怪你們,你們都是最棒的!我給他們布置了家庭作業(yè),讓他們寫寫今天的比賽,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很多同學都寫出了自己的感受。
2.3看圖寫話:圖畫的展示,會令孩子們對圖畫內(nèi)容充滿好奇與猜測,滿足他們的心愿,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在這里盡情的飛翔。在低年級,應注意系統(tǒng)指導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圖,借以發(fā)展其語言能力。指導學生看圖說話,要抓圖畫的主題。畫面上表現(xiàn)主題的人或物往往畫得比較近,比較大。教師指導小學生看圖寫話時,讓其先寫近處的,后寫遠處的,先寫大的,后寫小的,先寫地上的,后寫天上的。這樣寫才能做到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經(jīng)常指導兒童這樣練習,不但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寫作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4續(xù)編故事:在我們正在學習的課文當中,有許多童話、寓言、故事,學完后會有續(xù)寫課文,如蘇教版語文第四冊教材《狐假虎威》里,第二天,狐貍和烏鴉在森林里又見面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我先布置家庭作業(yè)讓他們回去想,然后讓他們在課堂上說,這樣確保讓他們每個人都有話說,最后,再讓他們把故事寫下來,讓他們嘗到創(chuàng)作的滋味。
2.5想象寫話: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先導。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小學生要"能寫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小學低年級是想象的黃金時期,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尤其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孩子們不受約束、不受限制地想象:教學時,我更注重啟發(fā)孩子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如學習古詩《詠柳》時,我放FLASH讓學生觀察春天的柳樹,引導學生想象柳樹像什么。學生說柳樹像穿綠衣服的小姑娘,長長的柳枝就像小姑娘的辮子,柳枝隨風搖擺就像小姑娘在翩翩起舞,水中的倒影就像柳姑娘在洗頭……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想象力非常豐富,用這種方法教學,孩子們的學習激情非常高漲。孩子們在寫作過程中自然就充分發(fā)揮想象。如孩子們寫出了《未來的交通工具》,有既能在路上跑,遇到堵車也能飛,遇水還能在河里游的交通工具;有專門為孩子設計座位的公交車……學生寫出了一篇篇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作文。
3.有效評講,促進寫話
課程標準中提出第一學段重點放在培養(yǎng)寫話的興趣與自信上,讓學生喜歡寫、樂于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話更是如此,因為只有自己想寫,才會去留心觀察、仔細體會,才能寫出好文章。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是寫話教學成功的第一步。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興趣,評講的力量不可低估。在每周的日記評講時,我以激發(fā)寫作興趣為主,"鼓勵、鼓勵、再鼓勵"。好的作文或段落,我讓學生抄下來貼在教室的墻上,讓其他同學下課的時候去閱讀,這樣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寫作積極性,孩子們都想讓自己的作文貼在班上,都愿意去寫一寫,由于低年級的寫話沒有統(tǒng)一的要求,我采用自愿的原則,這樣有利于讓學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為了讓孩子們喜歡寫、樂于寫,因此,只要愿意寫,不管質(zhì)量如何,我都給予表揚。我對孩子們說,一個人不管他目前的寫作水平如何,只要他堅持不懈,他的寫作水平就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