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
摘要:目前,農村中學生英語表達能力較差,學英語的積極性也在減弱。針對這種情況,加強口語訓練是很關鍵的,"啞巴英語"狀況在農村中學生當中相當普遍,一方面教師需提升自身口語能力,另一方也應從交際環境、教學內容、練習支架等方面采取辦法,努力改變這一現狀。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96-01
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注重語法知識和語言點的學習,而忽略了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從而使英語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不敢開口講,使英語成為了"啞巴英語"。隨著新課標的推行,素質教育的開展,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如果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那么閱讀和寫作等各方面的技能也應有所提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口頭表達能力必須提高。
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肩負著給學生打好英語口語基礎的責任,雖然教師在思想上注重了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差,怎樣有效地改善現狀,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
1.創設有趣的口語交際情境
情境的創設是至關重要的,恰到好處的情境創設應該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他們用英語表達的沖動與欲望。首先,教師要克服不自信的因素,課堂上大膽地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浸泡在英語課堂中。其次,利用周圍環境或道具創設情境。
每天上課之前,我都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口語訓練,給學生提供一個操練口語的機會,如談論天氣、講故事等,形式不拘一格,多種多樣。在進行此環節練習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從而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啟發學生思考相關話題,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已學過的語言知識。也可以2-4人組成小組進行練習,也可以編成對話、小品、戲劇等,形式不限,要求學生聲情并茂,給學生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以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也可以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輪流報告當天值日情況,談談自己的個人情況、興趣愛好或自己的一些感受,給他們一個講英語的機會。還可以每周安排一次演講,話題不限,現行的初中英語教材生動有趣,貼近現實生活,所以每單元就能形成一個話題。也可以介紹自己喜愛的動物,對于他們所喜愛的動物,能寫出幾句成功的話,他們會有一種成就感,對英語學習也會感興趣。
2.選擇恰當的口語教學內容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都會把英語教科書作為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我們應該看到,教科書并不是無所不包,完美無缺的。在實際的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除了以教科書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外,還應該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適當的口語教學內容,讓英語的教學更豐富、更多樣、更符合學生的實際。
模仿在語言學習中非常重要,隨著英語教改的深入,英語教師首先應更新觀念,堅持用英語教學,給學生做好榜樣,并不斷地熏陶學生,讓他們嘗試著用英語來思維、來創造,讓他們在學英語的過程中體會到學英語的快樂。如果學生說錯或表達不流暢,不要故意給學生提出來,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學生敢開口就已經有進步了,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地鼓勵學生,讓他們滿懷信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多使用課堂用語,長久堅持下去,他們在口語訓練中就能堅持使用,教師的責任就是反復地輸入信息,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3.培養興趣,做好課前預習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首先要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所學學科一旦產生濃厚的興趣,隨之就會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就會自主地學習。眾所周知:英語教學在初中各學科教學中有其特殊性,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但學習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師在精心設計一節好課時,應使之有趣味性,并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從初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做好課堂預習工作,要求學生每一單元都設計出一個簡單、有趣的英語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做游戲時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英語課堂之中,課堂預習也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本環節的活動,做到積極發言,朗讀時口齒伶俐、語音和語調準確,會話熟練,富于感情,課堂預習也可以讓學生寫出復述提綱,因為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是密切相關的。在復述過程中,也不要看著所寫的內容。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所板書的短語進行口頭復述課文,也可以根據本單元的重點單詞、詞組造句子,長期堅持下去,學生會受益匪淺,并能積極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
4.開設英語角,開擴視野
英語角的開展給學生提供了練習口語的平臺,其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讓學生充分展現個人才能,發揮潛在能力,發展說的能力。把學過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目的是讓學生在交際中學習英語。在英語角的活動中,要求學生用英語打電話、借東西、看病、購物等內容,使學生在真實語境中感受英語,從而提高了英語口語運用能力。
總之,提高農村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方式和方法多種多樣,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需要長期不斷地去實踐,更深入地去探索、研究和總結。只要教師愿意從自身做起,并大膽嘗試,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堅持持之以恒,并適當練習,做到課內外相結合,學好課本內容的同時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馮妮. "腳手架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新課程》. 2014年第10期
[2] 教育部.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年